佛弟子文库

理观智慧所带动的六个阶段

净界法师  2021/10/0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理观智慧所带动的六个阶段

这个理观的智慧所带动的有六个阶段。

一、理即佛。一切众生但有“性德佛乘”。

二、名字即佛。闻此佛乘,能生信解。

三、观行即佛。念念观心,无间无杂。

四、相似即佛。粗垢先落,六根清净。

五、分证即佛。开示悟入,游于四方。

六、究竟即佛。直至道场,众行都息。运他不休,利乐无尽。

这段是蕅益大师把大白牛车分成六种:

一种是理即大白牛车,就是一切众生带有性德的大白牛车。就是说,你一天到晚打妄想,你也没学《楞严经》,也没学《法华经》,你也不知道你真如本性有无量的大白牛车,有广大的大白牛车。那么,你以前没有学佛之前,用攀缘心起烦恼、造业,学佛以后你还是用攀缘心修福德,其实你就是理即大白牛车,有等于没有,就是日用而不知。其实大白牛车在仓库,但是你没有去启动它,就可惜了。就是有具足,但是你不知道怎么启动它。这第一个。

第二个,名字即的大白牛车。“闻此佛乘,能生信解。”你开始学《法华经》了,你相信你的打妄想的心中有一台大白牛车停在那里,而且你相信你可以启动它。这个信解,智者大师叫做“随顺”,有随顺的意思。就是说,我可能不能马上去开得很快,但是我已经开始念念随顺。就是随喜,随顺、欢喜叫随喜。

一般来说,到了名字即的大白牛车,一般人听完《法华经》得到信解以后,闻经达理、断疑生信,他会做一件事:他一定会去受菩萨戒,一定会的,没有例外。他肯定他的一念心性跟诸佛菩萨的本性相同的时候,就像一个贫穷人知道地里面有很多珍宝,一定会把它挖出来,不可能还是过着贫穷生活。开显的方式,除了理观就是受戒,受菩萨戒、发愿。

第三个,观行即大白牛车,“念念观心,无间无杂”。这个就不容易了。观行即,那叫做五品观行位,那是天台智者大师所证的阶位。开始怎么样?圆伏五住,五品观行位。这个是在十信之前,“念念照常理,心心息幻尘”,观照一念心性本自清净,然后烦恼完全调伏不动,这是观行位。

第四个,相似即的大白牛车,“粗垢先落,六根清净”。这个粗垢就是三界的见思,那么这一定要有禅定的帮助了,就是六根清净位。阿罗汉听了《法华经》以后,他不管是从〈方便品〉成就信解,还是从〈譬喻品〉成就信解,他转过来就直接入相似位,因为他见思脱落了。这是相似即的大白牛车。

第五个是分证即的大白牛车。就是破无明、证法身,“开示悟入”佛的知见,“游于四方”,他能够在身、受、心、法通达无碍。我们现在大白牛车只是在一念的心中,而他能够把一念心落实到身、受、心、法,都是大白牛车。这个是从初地到十地到等觉。

第六个是最尊贵最殊胜的大白牛车,究竟即大白牛车。它能够直至无上菩提的道场而“众行都息”。这个众行就是指的自利的修行,在因地叫做观照,空假中三观的观照,在果地叫做智慧。这不是观照了,他不用观照了,他任运就生起智慧。

那么,大白牛车把你载到了无上菩提,你干嘛呢?你开始只做一件事:度化众生,你开始“运他不休,利乐无尽”,用你的大白牛车从空出假,来到凡夫的世界,开始净佛国土,成熟众生。你可能开始做众生的母亲、做他的父亲、做他的儿子跟他结缘,然后慢慢从成熟众生当中发愿,你未来要成就什么国土。那么你生生世世广结众生因缘以后,这些跟你有缘的众生,经过你的度化,差不多了,善根成熟了,你的国土也差不多了,就把这些有缘的众生接到你的国土去。等到你这些众生法缘已尽,该度的都已度了,没有度的也种下得度的因缘了,你这个应化身就结束了。那从今以后你就不能现佛身了,因为你这一期的应化结束了。然后你大白牛车又变成凡夫的相状,又开始跟众生结缘。

所以,成佛之前的大白牛车是把自己带到无上菩提,成佛以后是从无上菩提再回入娑婆度有情,又回到凡夫世界。所以那个大白牛车有两个方向:自利是上去,利他是下来。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从本来面目来发动佛号,每一句佛号都是不可思议

春秋战国时代,鲁国有一口祖先留下来的古钟,这个钟特...

【推荐】慧律法师《入佛正见》

大众一起至诚恳切,向师父拜年。向师父顶礼三拜,一拜...

佛陀开显出哪些自性的功德

佛陀回光返照,用清净的智慧来观照如来藏妙真如性的时...

知道「没有声音」的是谁呢

我们看就闻性示因常,就着听闻的体性(注意,不是就着...

我们心中的真如跟佛陀的真如差在哪里呢

空性的智慧跟净土事修的佛号,应该怎么融通呢?这就要...

法华譬珠喻

佛陀于《妙法莲华经》举髻珠为喻,为大众开示佛法,有...

迷时师度,悟了自度

六祖慧能在接了五祖弘忍衣钵之后,一路南下被恶人追寻...

为什么打妄想的就是真如

倓虚老和尚讲过一个偈颂,值得大家深思。倓虚老和尚有...

【注音版】佛说无量寿经

(印光大师校印本)...

佛说食施获五福报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

大智度论

大智度论卷第一 大智度论卷第二 大智度论卷第三 大智...

【注音版】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推荐】做人的四项原则

怎么做人呢?做人有四项原则: 第一个原则是赚钱很重要...

心念是吉凶祸福的根源

为什么会有吉凶祸福的现象呢?原来只要我们一动念,我...

透视爱情的无常

佛陀早就讲过,世间所有的一切都是无常无常才是这个世...

赤裸裸地来到这世间,亦两手空空的离开

《四十二章经》中,佛说:饭千亿三世诸佛,不如饭一无...

【佛教词典】观察义禅

(术语)观人法之无我,诸法之无性,渐进而见其他之义...

【佛教词典】弗婆势罗

(杂名)Pūrva?aila,伽蓝名。译曰东山。见西域记十。...

任性娇养孩子,则与杀其身过无量倍多

来书所说,皆从自己身心习气上究竟,不胜欣慰。然在凡...

真修实干的青萱老和尚

现在要真正找到一个像彻悟大师讲的,真为生死发菩提心...

首愚法师关于修行的开示

一、持咒 修行路上要找到跟自己相应的法门很不容易,...

在家居士如何看破放下

问∶ 在家居士如何看破、放下? 慧律法师答∶ 看破,...

生死苦海六道轮回

众生由于妄想执著,起惑造业,岂但障蔽了本有的佛性,...

杀盗淫三恶果在人道里的体现

首先杀业,你有杀业的话,直接就是多病、短命,这是杀...

如果利益不到众生,也要尽可能不伤害他们

昨晚,我住进深圳一家海边的酒店,享受着怡人的风景,...

善有善报

有一位非常富有的老人家,与妻子、儿子、儿媳以及孙子...

【打禅七】与【打佛七】的异同

打七是佛教主要修行方式之一。七指时间,以七天为一周...

起心动念是善,那你所感的果一切吉祥

无论我们做做任何事,都要这样发心不论你织布,还是做...

唐太宗与390名死囚的死亡之约

贞观八年(公元634年)九月初四这一天,长安城宽达150...

如何调整常想换工作的心态

在一些职场中,工作人员不断增加,但同时也有许多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