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安住佛号之人,命运由自己掌握

2025/03/0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安住佛号之人,命运由自己掌握1

佛度。安徽歙(she)县人。平日居住在苏州的南禅寺,持过午不食,每日静坐而不躺卧床席休息,专修净土法门。清仁宗嘉庆二十三年,也就是西元一八一八年的春天,患疾病,于是向道友们辞行,端坐而往生。

安住佛号之人,命运由自己掌握2

当时有一位出家众名号绝相,福建嘉禾人,同住在南禅寺,与佛度在道业上颇为契合融洽。因其面貌极为丑陋,人们大多轻视他。

绝相法师整天沉默不语,持过午不食戒。早晨礼拜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及大悲忏,其余的时间,一心诵念佛号不绝于口,夜里则面向西方端坐,如此用功修行达二十年之久。

佛度法师往生后,绝相说:“他去了,我也将随之而往。”于是沐浴焚香,面向西方合掌而往生。

安住佛号之人,命运由自己掌握3

编者按:近日,《哪吒闹海》之电影大火,哪吒那句“我命由我不由天!”更成为经典。而我们今生得遇佛法,得遇念佛法门,可以比哪吒更自信地说出这句“我命由我不由天”!何以故?

因为遇到了念佛法门,就是获得了最直捷的掌握命运的金钥匙。

印祖告诉我们:念佛法门,其来尚矣。以吾人一念心性,犹如虚空,常恒不变,虽常不变,而复念念随缘,不随佛界之缘,便随九界之缘。如来以是义故,普令众生缘念于佛。

安住佛号之人,命运由自己掌握4

佛在《观无量寿佛经》中也告诉我们:“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汝等心想佛时,此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诸佛正遍知海,从心想生。”念佛众生能改变命运的关键即是这句“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只要我们行住坐卧念念安住在这句佛号上,久久则能转我们众生境界为佛的境界。

本故事中无论是患病的佛度法师,还是因面貌丑陋被人轻视的绝相法师,都是掌握了念佛法门的金钥匙而彻底地改变了自身的命运,临终已经来去自在,横超三界,永脱轮回!

相由心生,境由心转,心恒常安住在佛号上的众生,命运开始由我们自己掌握!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净土学人的起信之路

净宗起信,类分有二,即顿信与渐信。顿信者乃是宿世净...

如何为自己卜得一只上上签

明朝憨山德清禅师说:抛却身心见法王,前程不必问行藏...

修学净土难相应的原因何在

我们想求生极乐世界,前行也是数数闻思净土经论。比如...

净宗八祖-莲池大师

1.生平 莲池大师(公元1535一1615年),讳祩宏,字佛慧...

修净业当知的八件事

净土念佛法门,虽说是上中下三根普被,什么人都能修,...

一向专志庄严妙土

一向专志庄严妙土。这是一桩大事,那完成它要有精进勇...

居士以在家老实念佛为本

凡修行人,当在自己家中修,不必定到林中修。若皆到林...

极乐世界的四种国土

(一)凡圣同居土: 娑婆世界虽属秽土,亦有佛菩萨二乘...

佛说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阿难说:「闻如是。」 阿难白佛言:「有人事佛得富贵...

【注音版】梵网经菩萨戒本(诵戒专用)

梵网经菩萨戒本(诵戒专用)...

佛说罪福报应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迦维罗卫国释氏精舍,与千二百五十比...

【注音版】晚课蒙山施食仪

晚课蒙山施食仪...

不要用情绪来解决事情

不能控制自己情绪,便会被情绪控制自己。情商不高的人...

心灵的坚守

▲作家洪晃曾在一篇文章中讲述了她在巴黎卡地亚高级珠...

赞美是暗室中的一只蜡烛

一、无声的教育:老禅师的育人技巧 相传古代有位老禅...

为何这位比丘能示现化生

三千多年前,世尊为报亲恩,于结夏三个月期间,至忉利...

【佛教词典】慧目

(术语)智慧之眼目也。圆觉经曰:幻翳朗照,慧目清净...

【佛教词典】白饭王

白饭,梵名 ?uklodana,巴利名 Sukkodana,音译为输拘...

能够远离财色,就超脱了世间种种苦果

经文:若有断者,名菩萨行,名真持戒,名为贤士,名佛...

修行不是苦的

释迦牟尼佛的教法告诉我们,修行不是苦的。在《未曾有...

从点状的佛号,提升到片状的佛号

在净土宗,当我们提起佛号的时候,我们生命当中会出现...

念佛控制不住念头该怎么办

问: 怎样才算真信切愿?是不是不必身劳形苦的念佛,也...

持诵礼观音,无不随感而应

今年春节过后,家中不知从何处来了一位不速之客一只老...

圣严法师《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安心?》

曾经有一位居士问我:现代人的生活节奏都很快,在日常...

如何用善巧劝导别人修习净土法门

问: 我朋友有这样一个问题,她说她经常遇到有缘人就...

星云大师:六和敬

僧众是住持正法的使者,正法的久住,要依靠和乐清净的...

不为物转,则能转物,即同如来

关于修学位次,我们今天要注意一个观念,就是转字。《...

微小的供养,便能获得巨大的果报

僧如大地,能长养一切善法功德。 《杂譬喻经》中记载:...

净业行人的戒律观

戒定慧是大乘通途教法的这种三无漏学,戒又叫毗尼,波...

老子论企业家的三宝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