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舍弃是一种智慧

2011/08/0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前几天见到了一个事业有成的亲戚。他很年轻,却拥有一份令一般人羡慕的工作,收入非常丰厚。别墅公寓与私人汽车早已拥有,银行的存款据说也足够下半生消费了。然而,不幸的是他最近身体总是不太好,医院检查的结果是他患有肺结核与糖尿病两种疾病。医生劝告他说,肺结核需要补充大量的营养,所以应该多吃一些有营养的食物;但是糖尿病却必须避免营养过剩,所以应该多吃一些清淡的食物。这种自相矛盾的劝告让他感到无所适从,每天吃药也没有效果,于是就问我应该怎么办。

看着他消瘦的脸庞,我平静的回答他说:“你的贪心和欲望太强盛了,有欲必有苦。你应该先学会舍弃。你的职位可以让给没有工作的人来做,那么大的别墅公寓也可以给没有房屋的穷人暂住一段时间。”他连忙回答我说:“不行不行,那么好的职位怎么可以让给别人?”看着他不解的样子,我只好说:“连这些东西都不肯放下,你的病就很难治好了。”

一位伟大的圣者曾经告诉我:放下更多自我的时候,许多大智慧就能自然而出。能舍才能得,这是这个宇宙中的真理。但是现代社会中却有很多人不想舍,只想得,结果就只能在生、老、病、死的苦海中随波逐流。因此,在现实生活中懂得舍弃就是一项非凡的智慧。

两千五百年前,一个世界上最幸运、近乎完美的人离开了他的宫殿、花园、亲人、美色、权势和国家。为了寻找解脱生、老、病、死之道,他舍弃了他所拥有的一切。那时,他不仅是一个辽阔国度的威仪万方的年轻君王,还是一个丈夫,他的妻子有着最美丽的容貌和品德;也是一个父亲,他的孩子聪明可爱、尚在幼年。他的生活,在世人看来,圆满得像中秋的明月,又像童话中的珍珠。可是,他的心却无法在这些胜景、甜蜜中满足。

这个人就是释迦牟尼佛,他踏上了一条寻求真理之路。他愿意以自己的血肉之躯,来冲破这黑漆、阴冷的茫茫长夜。他想点一盏智慧的长明灯,照亮那些在尘世中盲目挣扎的人群,温暖他们虚妄而悲凄的灵魂。他下定决心完全抛弃自我,舍弃一切。在一个宁静的月夜,他离开了天堂般辉煌的王宫,一个车夫和一辆马车在门外无奈的奉命等候着他。从此,他就踏上了一条超越生死、普渡众生之路。他没有再回过头来看一看他的皇宫。

那一年,他二十九岁。随后的六年,他受尽一切磨难,但他的信念从未动摇过。终于有一天,他来到一棵郁郁苍苍的菩提树下,结跏趺坐,他发誓:不悟得道,绝不离此座!他在树下坐了七七四十九天,苦思冥想,进入禅定。终于在一个曙光初透的黎明,他的仁德、智慧、勇气,经受了无数的考验、诱惑,像太阳一样进射出万丈光芒,源源不断,生生不息——他参悟真相,获得正觉,得道成佛。  

就在历史的今天,也有许多洞悉了宇宙真理的修炼人,为了坚守崇高的信仰、拯救被谎言欺骗了的世人,义无反顾的舍弃了他们原来拥有的金钱财富、工作、学业、甚至他们宝贵的生命。高尚的人格与一般世俗的人情世故是相反的,世人无不追求荣华富贵,可是他们舍弃了;世人无不贪恋欲望温情,他们舍弃了;世人无不执著自我利欲,他们舍弃了。他们从此无牵挂、无执著、无畏惧、无欲无求、无往不胜。

其实,所有的奥秘就是舍弃自我,懂得舍弃就是一项大智慧。世人都想抓住已经到手的物质财富,但是他们抓住的只是欲望而已。欲望空虚如火,时时都在燃烧,那欲望的结局就是一堆冰冷的灰烬。舍弃才是扑灭虚火、脱离苦海、走向自由自在的唯一道路。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堪忍世界需放下

常有人问命运以及如何解除如此痛苦的人生的问题。在日...

观身无常、苦、空、非我,是名为慧

修智 又复观身无常、苦、空、非我,是名为慧; 前边的...

【推荐】佛教智慧与幸福人生

为什么生活中很多人总是有怨气,有委屈,满腹牢骚? 快...

圣严法师《智慧100》

第一篇 智慧之眼 ■.智者多闻 多闻令志明,已明智慧增...

放下身心才能养身

近几年来,时常有人登门或来信,来电要我谈谈养身之道...

我们曾经发誓永不原谅的那些人和事

小时候,有一年过年,王小三说他有一个新玩具,叫粑粑...

没有一无是处的人,只有自暴自弃的心

王阳明简介: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

心中有挂碍,要变第一也难

我曾经在电视上看奥运转播,在一场游泳比赛里,有位俄...

文殊菩萨心咒

文殊菩萨心咒: 嗡ong 阿a 喇la 巴ba 札zha 那na 谛d...

永嘉证道歌

君不见。绝学无为閒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 无明实性...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卷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与大比...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序 朝议大夫直龙图阁权江淮荆淛等路...

【佛学漫画】《法华经》故事之化城宝处的譬喻

不管前途有任何考验与危险,都要信心坚定地向前迈进。...

把仇恨写在沙上

阿拉伯传说中有两个朋友在沙漠中旅行,在旅途中的某点...

忆念众生如子想

往昔,无畏王如来灭度之后,在正法时代有一位聪明慧黠...

地下入定七八年,但生死还未了

明朝有一位皇帝要到紫京山的寺院上香,当时是一个下大...

【佛教词典】一化

(一)指佛陀一代之教化或一时之教化。观经妙宗钞有“一...

【佛教词典】三教

将佛一代之圣教判别为三类。此种判教盛行于南北朝以后...

紫磨金盘

有一少年和舅父二人以贸易为生,常常到异国采购。这一...

【推荐】念佛时的妄念怎么越控制反而越有

问: 我在念佛号时,总是有妄念进来。怎么都控制不了...

「五福临门」的因是什么

有一句话这样说:各有因缘莫羡人。一个人得到福报,都...

圣严法师《日日是好日》

一、日日是好日 日日是好日,你们看过这句话吧。日日...

触目惊心的「百亿元杀生」

面对死不瞑目的尸体,怎能依旧大口的吞啖? 佛学院放...

总观极乐世界依报庄严

(一)举所观境 众宝国土,一一界上,有五百亿宝楼。 ...

至心信乐,欲生我国

这个净土法门的特色,印光大师说是「他力门、果地教」...

转念念佛,直到妄想消灭,佛号独存

这个佛号的操作,是在一个什么情况之下操作? 我们在两...

常念时不待人,一蹉便成百蹉

在修道当中应如蕅益大师所说:应以猛切心治姑待心,常...

伤害菩提心的六增上戒

蕅益大师提出这个嗔恚,我慢跟懈怠,它的出处是从《菩...

下品三生分别要住胎多久才见佛

问: 九品往生中,下品分别要住胎多久才见佛? 大安法...

弘扬净土法门的一个重要原则

净土法门唯佛与佛方能究尽,九法界众生靠自己的能力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