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降伏内心的悭贪

2011/09/2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舍卫城中,有一位长者名叫最胜。家中非常富裕,但是为人悭贪。不管任何人,只要前来乞讨,他一定不由分说地将其赶走。为了防止盗贼宵小,他设计了七重坚固的大铜门来维护安全。同时,又用小石块混泥作墙,用铁笼覆盖屋顶,来防止鼠类或飞鸟的入侵。

这一天,佛陀观察最胜长者得度的因缘已经成熟,嘱咐阿难前往度化。阿难立刻至长者家中托钵,并为其说法:“如果我们布施给贫穷困乏的人,就会得到五种功德。第一寿命延长,第二相貌端严,第三身强力壮,第四身心悦乐,第五辩才无碍”。长者听了后心想:“我听说瞿昙沙门的弟子阿难是多闻第一,所能诵持的教理超过八万四千亿头象所能背负的经典。然而今天,却只对我说布施的功德,这只能算是乞士之法,不过贪著我的财货而已,并不是真正贤明智慧的人所说的。”由于长者悭吝的习气十分坚固,就很狡诈的说:“不知道今天您已经有斋主供养,还是要继续乞食?”阿难回答:“正要去乞食。”长者说:“既然如此,太阳已经快到正午了,希望您别错过了时间。”此时阿难摇摇头,苦笑了一下,只得回去秉告佛陀:“这位悭贪长者的习气实在太坚固了,并不是弟子的德行所能度化的。”

接著,佛陀又分别派阿那律、大迦叶、目犍连、舍利弗等尊者前往。然而,所得到的回应都相同。于是舍利弗只得向佛建议:“这位长者的悭执太牢固,只怕堆出像天一般高的柴火来燃烧,也没有办法消熔他的心念。希望世尊能亲自至长者家中,以佛陀的智慧来度化他。”

此时佛陀以神通力,顷刻出现于长者家的中庭,全身大放光明。最胜长者看到佛陀稀有的相好庄严,心生欢喜,顶礼佛足后在旁坐下。此时佛陀以梵音声对长者说:“最胜长者,如果有人能发心布施,那他立刻获得五种不可思议的功德。”长者好奇的问:“请问是哪五种功德?”佛陀说:“第一种布施就是不杀生。若能持此不杀戒,则对于一切众生都会慈悲护念,自然心无恐惧。”长者心想:“人们会杀生,都是由于贫贱所造成。现在我家中财宝丰饶,当然可以不杀。这道理真好,我应该信顺。”便说:“我最胜,愿尽形寿不犯杀生的过失。”此时,佛陀又陆续为他开示以慈悲心持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的功德,可以心无恐惧。长者听了十分欢喜,发愿遵从世尊的开示,永不违犯。此时,长者满心欢喜的想:“佛陀开示这么精妙的道理,我应该要表示一点心意,来报答他的恩惠。”

于是长者亲自到藏宝库房选择要供养佛陀的财宝。由于无始劫来的悭吝习气,他想挑一些次级品来供养。说也奇怪,拿了十几次,每次伸手都拿到最珍贵的上妙宝物。这时,长者感到心烦意乱,不知该如何是好。原来长者的布施念头和悭贪念头同时竞涌,心中的正念与邪念正激烈地拉锯争战。佛陀观察到这个现象,便以梵音说偈来提醒他:“施与斗共集,此业智不处,施时非斗时,速施何为疑。”

最胜长者听到如来所说的偈语。内心十分惭愧,咬牙下定决心取得上好的珍宝,拿至佛前,长跪忏悔,仰望佛陀慈悲目光的注视,长者不禁失声痛哭。这时佛陀开始为长者开示更微妙的布施、持戒、修福的道理,及如何超脱欲界种种有漏、不净的方法。长者听了,双腿盘坐,细心思惟,起一念相应慧,内心立刻远离诸烦恼尘垢,证得法眼净。能于如来所说种种妙法,无畏受持。他立刻起身至诚顶礼,并发愿成为优婆塞,尽形寿受持五戒。于是,佛陀慈悲为他授三皈依,然后离去。

就在佛陀离开不久,魔王波旬变化成具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的佛陀形象,来到长者家中,身上放出七尺的紫磨金色圆光。长者心中不禁纳闷,不知佛陀为何才刚回去又折返?但他仍恭敬地顶礼佛足。此时假佛陀说:“我原以为长者的智慧渊博,能明辨真理。所以刚才说了一些似是而非的理论,想考考你。现在要向你更正,之前所说的四谛并非是真理,只是外道所修习的错误知见,你可不要放在心上喔!”长者一听,立刻发现此时站在眼前的并不是佛陀,便不假思索地回答:“住口!我已经从佛陀的开示中得到正知见,你这个邪魔,即使你再变化成任何的形象,要想让我从正道中退转,也是不可能的。以你小小的神通要和佛陀相比,只是以萤火之光想敌太阳的光明,以田间的小土丘要和须弥山竞高,那是妄想。不管你是幻师还是波旬,都请快离开吧!我最胜不欢迎你。”魔王听了,发现无计可施,只得无奈地离开。

典故摘自:《出曜经·卷十二》

省思

典故中,最胜长者因为佛陀的威德,降服了自己的慢心,也藉著一念真诚地忏悔心,化除了悭垢,而开启了信心之门,能承接佛陀涓涓的甘露法水。因为对正知见坚定的信心与忍可,对于外来的魔考,心中毫不动摇。什么是魔?无论是顺己意的一念贪心,还是违逆己意的一念嗔心,都考验着我们对佛法的信顺度。然而,只要心念时时安住在佛法上,自能信念坚如磐石,再大的境界风,也能不动不摇。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凡夫自作多情,把它弄假成真

从我们一念心性来看人生,人生没有开始,就是无生。为...

【推荐】不在烦恼摄受范围的执着是贪吗

问: 我们做事情,如果所执着的事情,不在烦恼的摄受...

一饮一啄莫非前定

我们古人都很相信这个道理一饮一啄莫非前定。 有个公案...

一双筷子,断送了江山

话说商纣刚继王位的时候,并无荒淫之象,大家都认为他...

为提婆达多申诉的比丘

昔日,佛陀住在王舍城的竹林精舍时,五百位大比丘跟随...

得到不一定就是享受

这天早上,小和尚发现师父得到了6个馒头,大师兄也得...

贪心失金鹅

一位妇人在先生往生后,带着三个女儿到富有人家里当奴...

知足不是没有追求

01、知足不是没有追求,而是追求之后要知足,而是在追...

撰集百缘经

撰集百缘经卷第一 菩萨授记品第一 (一)满贤婆罗门遥...

【注音版】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地藏十轮经...

早课(朝时课诵)

●大佛顶首楞严神咒 南无楞严会上佛菩萨(三称) 妙湛...

【注音版】暮时课诵--单日

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

艰难的回归路

我是农村长大的孩子,小时候日子过得比较艰难,这个经...

善良成就的世界名曲

1814年的一个夜晚,一个酷爱音乐的年轻人走过维也纳街...

堂上二老是活佛

明朝的时候,有个安徽人叫杨黼(fǔ),是一个非常虔诚...

【佛学漫画】般若·心经

般若心经...

【佛教词典】多宝如来

(菩萨)东方宝净世界之佛,入灭后以本愿为全身舍利。...

【佛教词典】四无畏

(名数)一、一切智无所畏,佛于大众中明言我为一切智...

但除其病,不除其法

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无论你学佛不学佛,踏入社会都...

山鼠与狸猫

佛陀住世时,带领为数众多的比丘共同学法修行。某天早...

我们不爱过去未来,只爱现在

我们出生以后,心中就有一个知见,坚定的想法。什么想...

一位开火锅店女老板的忏悔

我开火锅店开了十几年,没学习传统文化之前,不知道珍...

从点状的佛号,提升到片状的佛号

在净土宗,当我们提起佛号的时候,我们生命当中会出现...

让肝脏远离「五怕」

现代都市人群的生活节奏比较快,有些人平时除了要处理...

「一实相印」在《无量寿经》里的表达

辨体一实相印(十如是) 下面看辨体,辨释这部经典的体...

知因达果

梁武帝很相信志公禅师,而其他一般人也很相信他,不论...

生死的大病一定要医

良医之门病者多。世间人有了病,都要到医生那里去,你...

妙观察 善分别

佛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弘法时,波斯匿王前往顶礼佛陀...

你对阿弥陀佛的信心是「借」来的吗

蕅益大师他在念佛的时候讲三资粮信、愿、行。 他说我们...

修净土人的三种力量

第一个弥陀大愿力,就是佛力不可思议,你对弥陀本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