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都是归于你

2010/01/1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有一天,佛陀在竹林精舍的时候,忽有一个婆罗门愤怒恶言的冲进精舍来。因为他同族的人,都出家到佛陀这里来,故使他大发嗔火。

佛陀默默地听他的无理胡骂之后,等他稍为安静时,向他说道:

“婆罗门呀!你的家偶尔也有访客吧!”

“当然有,瞿昙呀,何必问此!”

“婆罗门呀,那个时候,偶尔你也会款待客人吧?”

“瞿昙呀!那是当然的啊。”

“婆罗门呀,假如那个时候,访客不接受你的款待,那么,那些菜肴应该归于谁呢?”

“要是他不吃的话,那些菜肴只好再归于我!”

佛陀以慈眼看了他一会儿,然后说道:“婆罗门呀,你今天在我的面前说很 多坏话,但是我并不接受它,所以你的无理胡骂,那是归于你的!婆罗门呀,如 果我被漫骂,而再以恶语相向时,就有如主客一起用餐一样,因此我不接受这个菜肴!”

然后佛陀为他说了以下的偈:

“对忿怒的人,以忿怒还牙,是一件不应该的事。对忿怒的人,不以忿怒还牙的人,将可得到两个胜利:

知道他人的忿怒,而以正念镇静自己的人,不但能胜于自己,也能胜于他人。”

这个婆罗门,就在佛陀门下出家,不久,成为阿罗汉。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吉凶祸福的根源揭秘

一、吉凶祸福的根源心念 为什么会有吉凶祸福的现象呢?...

五百沙门出家证果之宿缘

昔时,佛与常随诸大比丘众,游化至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昌臻法师:学佛从做人下手

为什么学佛要先从做人下手?太虚大师说,学佛先学做人...

诽谤弘扬正法之僧有何果报

问: 请问师父,如果有人恶意诽谤弘扬正法之僧,这有...

同样一句话,就有着不同的结果

每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有时候因为父母、师长、朋友...

悭贪的苦果

人生没有真正的所有权,因、缘、果、报的道理要切记啊...

过失与功德能否相抵呢

功过是不能抵销的,我们用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来做比喻...

伽尸比丘尼身披袈裟缘

当佛陀在波罗奈国鹿野苑弘法教化时,梵摩达王的妻子怀...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香赞: 炉香乍(zh) 爇(ru) 法界蒙熏 诸佛海会悉遥闻...

【注音版】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佛说八大人觉经

为佛弟子,常于昼夜,至心诵念,八大人觉: 第一觉悟...

【注音版】佛说雨宝陀罗尼经

佛说雨宝陀罗尼经...

文殊师利菩萨降伏魔王波旬

一日,阿难尊者告诉舍利弗尊者,说自己曾见过文殊师利...

面上无嗔供养具,口里无嗔吐妙香

无著文喜禅师是唐代著名禅师,他七岁出家,参访善知识...

【推荐】一位煤老板的因果报应

我们有一期《净土》杂志刊登了一则因果故事,是真人真...

行善易命,邪淫丢官,都是如此迅速

有位福寿双全的老先生,少年时极其贫困,常常几天无米...

【佛教词典】善御家长

【善御家长】 p1140 瑜伽九十五卷二十一页云:又无贪堕...

【佛教词典】二无我

(名数)一、人无我,自主自在之我为我。凡夫不了五蕴...

犯根本重戒后,透过忏悔能恢复清净吗

问: 请问师父,如果一个人已经受了五戒,而又毁破根...

【推荐】慧律法师《净土圣贤录易解》

《净土圣贤录易解》序 净土法门 三根普被 佛不诳语 祖...

尽心布施必解贫困

《法苑珠林》上记载:隋朝的时候,终南山有一位高僧,...

人生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果,只有过程

空性的智慧,它是一心三观的前方便。一个人没有经过空...

【推荐】《法华经》的殊胜功德利益

01、《法华经如来神力品》云∶诸佛神力,如是无量无边...

何以念佛人多,真能了生死者少

佛所说一切法门,虽高深玄妙,圆顿直捷,皆须断尽烦惑...

出家人持金钱戒会障碍财布施吗

《解深密经》中,观音菩萨请问佛:菩萨修行时,有几种...

七佛以来,犹为蚁子

七佛以来,犹为蚁子,蚁子就是蚂蚁。这是一个典故,在...

每一项快乐都含带着日后的痛苦

日常生活里让人不如意、不开心、痛苦、烦恼的因缘那样...

盲人除蚊

佛陀从舍卫国至摩竭陀国行脚,到了一个村落,村中住着...

午餐吃素不犯困

午饭后人特别容易犯困,往往无精打采。新加坡《联合早...

原来不打妄想是非常快乐的

未到地定跟初禅相貌的差别,这以下讲的很清楚:谓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