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毗舍阇鬼喻

2012/06/2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毗舍阇鬼喻

从前,有两个毗舍阇鬼共同拥有一个竹篓、一根木杖和一只木屐,他们为了独自占有这三样东西,始终争来夺去。

此时,有一路人看到这个情况,便询问说:‘这三样东西有什么稀奇的地方吗?看你们争夺得如此严重,互不相让,难道是什么奇异之物吗?’二鬼回答:‘这个竹篓可以变现出一切衣服、饮食、床铺、被褥等生活用具。拿了这根木杖,能够降伏所有怨敌,使其不敢争辩。穿了这只木屐,能够自在飞行而无挂碍。’路人听完这三样物品的功用后,便对二鬼说道:‘你们向后退,离我远一些,我帮你们平分这三样东西吧!’二鬼遵照路人所说,即退到远处。此时,路人马上一手抱起竹篓,一手握住木杖,并穿上木屐快速飞离,二鬼愣在当下,来不及作出任何反应,只听到路人的声音在空中回荡:‘我已将你们的争斗平息,今后你们不用再争了。’二鬼愕然,没想到到头来竟一无所得。

这个公案中,毗舍阇鬼比喻诸魔外道;竹篓比喻布施,人天五道资用之具皆从中出;木杖比喻禅定,能够降服诸魔障及烦脑贼;木屐比喻持戒,持之必定得生人天善道。诸魔外道争竹篓,比喻于世间有漏法中强求果报,毕竟空无所得。若能修善行及行布施、持戒、禅定等波罗蜜,便能离苦得乐,获得出世道果。

典故摘自《百喻经·卷二》

省思:

世间人不知烦恼、纷争皆由自心贪着而来,往往追求生灭事相上的快乐。然而学了佛,才了知因果的道理,唯有从因上努力修善断恶、降伏自心,才能从生灭的世间法中出离,朝不生不灭、无漏清净的佛果迈进。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自己就是苦难的众生

「心里若是烦恼纠缠,自己就是苦难众生。」上人表示,...

证严法师《堕落多因贪心重》

六道是因自我心中的善恶而上下流转不停:心若为善,便...

星云大师:烦恼的原因

佛经讲烦恼即菩提,又说不怕念头起,只怕觉照迟;有了...

面对无理的流言与诽谤应该如何应对

世间上的事,没有一件是容易的。想成功一件事,不知经...

五欲犹如大贼,急当远离

在佛法中主张人们要在生活中对名利、物质上的追求要时...

求生净土的心念是否也属贪念

问: 求生净土的心念是否也属贪念,请法师慈悲开示。 ...

无钱的为衣食忙,有钱的贪婪色欲不得出离

有种人一生在世,昼夜奔忙,痴想丰衣足食,贪图歌台舞...

地藏菩萨能让你一切烦恼皆得消灭

【 随所在处,若诸有情,贪瞋痴等皆猛利故,造作杀生,...

最上乘论

凡趣圣道悟解真宗。修心要论若其不护净者。一切行无由...

佛说疗痔病咒

(可治癌症跟痔疮、青春痘等等) 佛说疗痔病咒: 怛(dan...

般舟三昧经

般舟三昧经卷上 问事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祇...

未来星宿劫千佛名经

未来星宿劫千佛名经(亦名集诸佛大功德山) 阙译人名今...

伐树取果

人是万物之灵,有智识,有才能,有远见,有良心,有道...

战象自拔淤泥

过去,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法时,当时的国王波...

宝盖覆舍利,功德不思议

有一段时间,佛与大比丘众五百人住在罗阅城迦兰陀竹园...

善说法要的毗舍佉比丘

过去,佛陀于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弘法度众。当时,毗舍...

【佛教词典】五识缘境

【五识缘境】 五识缘境,各不相同,眼识所缘者为色境,...

【佛教词典】正法

1、真正的道法。   2、正法时期。...

世界名人谈素食

1、物理学家爱因斯坦 我认为素食者的人生态度,乃是出...

只要证得了空的义理,看一切就无挂碍

当知一切法凡是有形有相的、能用言语表达出来的都叫法...

宏海法师:观无量寿佛经

(第一讲)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无上甚深微妙...

用微笑将世界传染

一个人的情绪,不仅会影响自己,还会影响到身边的人,...

圣严法师《脚跟下》

问:禅语中常提到脚跟下或看脚下,它是否叫人要步步踏...

以一句佛号念诵听与本愿相应

印光大师根据《楞严经》以及〈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转定业与因果律的悖论

我曾经讲过,定业要是可转,没有因果了;定业不可转,...

善良的美丽

有一种美丽,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它需要我们用心来感...

隆莲法师《心经浅释》

今天大家要求讲《心经》,因为大家天天都在念,如果不...

把心用灵就神了

其实这个《净行品》最注重的就是善用其心四个字,它是...

六波罗蜜成就了菩萨十种自在

诸佛菩萨,他一方面想办法调伏自己内心的烦恼,一方面...

修行是要修正自己

观察他人过失本身就是一种过失。不要以为自己微不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