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善良的美丽

2012/11/1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有一种美丽,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它需要我们用心来感受,这种美丽就是善良;有一种气质,是至尊的,高贵的,它需要我们用心来品位,这种气质源自于善良。

一个人的外表可以平凡,但内在的东西却可以使这个人不平凡。善良是一种高贵的气质,它可以令你在人群中发出非凡的光芒。

在竞争激烈的当今社会,善良同忠厚一样,不知不觉地变成了无用的别名,今天,再提善良,似乎显得有些过时或老土了,特别是现今的青年一代,更是对“善良”这个词熟悉而又陌生。

心与心的沟通,爱与爱的传递,本来是生活中稀松平常的举动。可是,为何有时爱心变成了奢望,善良也只能可望而不可及呢?反倒是那些看似毫不相干的人,在危难时伸出一双手,在渴望慰籍时掏出了一颗心。其实,爱是没有界限的,给善良设防的是冷漠的心。

人与人之间充满善意与亲和,是激励人们奉献爱心,忘我奋斗的动力,是消除内耗,造成一个和平,安定,幸福社会的重要原因。为了未来,我们不但与自己,更需要用善良和情爱来涤荡和净化我们的心灵。

善良的人是不糊涂的,他们是有所为有所不为的。他们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有的时候,善良的人不是不会自卫和抗争,只是不滥用这种“正当防卫”的权力罢了。因为善良的人深信,善良是幸福之源,善良才能和平愉快地彼此相处,善良才能把精力集中在建设性的有意义的事业上,善良才能摆脱没完没了的恶斗与自我消耗,善良才能实现健康的起码是正常的局面,善良才能天下太平。

善良的人的单纯的。他们拥有一颗广博的心。对于他们来说哪里都会是天堂,他们没有私心杂念,头脑“简单”,他们从不知道要去设防别人,在他们看来别人都和他一样的有善心,往往被自认为聪明的人,不一般的人所嘲弄。

善良的人是低调的。他们不会炫耀,不会卖弄,不随意抬高自己的人生的价值,不会不遗余力地“推销”自己,他们会正确地估量自己的人生价值。善良的人总是把自己当成一个平常人,与别人没有什么两样。有一则谚语说得好:“口袋里装着麝香的人不会在街上大吵大嚷,因为他身后飘出的香味已经说明了一切。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推荐】善念不但救了生命,还救了人的心念

有一次,一位患血癌的囚犯被送来我们医院,医院发现他...

佛陀度化玉耶女

过去,佛陀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弘法。当时,给孤独长...

改命不是靠捷径,而是修善因

他是善心,修的善业,才感得这个善的境界。如果生到非...

善良的种子终会开花

哈恩皮尔是德国柏林一家豪华餐厅的小厨师,他工作兢兢...

存心与择法

一、存心 即普通一般人所谓存心好坏的存心。明显的说,...

善良的人容易和观音菩萨感应

今天一师兄过来,聊起了观音菩萨,说她去普陀山之前,...

「善男子善女人」和「男子女人」有何差别

问: 善男子善女人和男子女人有何差别? 大安法师答:...

时时存着一颗善良与慈悲的心

早斋时,僧值师表堂说:最近一段时间,有一男子在寺院...

佛说佛顶尊胜陀罗尼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城逝多林给孤独园。与...

【注音版】准提咒持诵仪轨

准提咒持诵仪轨...

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

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

【注音版】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嘉兴藏流通本)...

【推荐】正确的临终关怀,应该要提前做

凡修净业者,当成全人之正念,及预为眷属,示其利害。...

千念万念为了临终正念

前面的阿赖耶叫摄藏;这个地方就是执持,有执取义跟执...

口念弥陀心散乱,这样能不能往生

问: 请问法师,龙华三会的第三会得度的都是释迦牟尼佛...

心灵的解放

一、 在你说任何话之前,先问问你自己,是否必要;若...

【佛教词典】随眠转相有十八种

【随眠转相有十八种】 p1371 瑜伽五十九卷一页云:复次...

【佛教词典】无住涅槃

【无住涅槃】 p1062 摄论三卷十二页云:断谓菩萨无住涅...

消除人生不幸福的因素

幸福美好的人生,是众人梦寐以求的愿望。古往今来,我...

佛经中为我们开示了吃素的三个理由

作为一名佛教徒,吃素最正确的动机应该是大乘菩提心。...

净宗二祖-善导大师

1.生平 善导大师(公元613---681年)诞生于隋大业九年...

老板学佛记:从土豪老总到文明绅士的进阶

最近十多年来,喜欢佛教、学习佛法、信仰佛教的人越来...

邪淫给家庭社会带来的惨痛教训

根据百科全书对婚姻的定义,是一男一女彼此相爱,并愿...

以平静的心去处理

有一位富家小姐,据说她也是名企业家之一。她对现实有...

憨山大师:净土法门法要

示优婆塞结念佛社 惟吾佛出世,说法利生,四众人等,各...

求福报的因与缘

求福报的因与缘 其实我们怎样求福报,大家要知道。 有...

少年念佛正精神,莫待衰迟始问津

少年念佛正精神,莫待衰迟始问津。 青草半埋红粉骨,黄...

出家人没有悠闲的资格

古人多以务农为业,生活的主体是耕种,所以日出而作,...

忏悔的必要性——因缘果报有三大理论

我们看甲二的忏悔方法。前面讲到忏悔的善根,这个是灭...

行住坐卧二六时中,一切无心不被物转

佛所说法,千经万论,总是要众生明自己的心。若人识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