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千念万念为了临终正念

净界法师  2013/06/0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千念万念为了临终正念

前面的阿赖耶叫摄藏;这个地方就是执持,有执取义跟执受义。不过这个地方阿陀那有一个地方值得我们注意。我们净土宗很重视临命终,你平常千念万念,就是求得临终正念。所以这个临命终对净土宗来说,可以说是判定一个人成功失败的标准。所以我平常跟烦恼很多次的作战,有时候成功、有时候失败,但这都还不算成功失败。真正的成功失败,是临终那一个最后的大决战──真妄交攻的大决战。成功了,永做闲汉,拚个今生,永做闲汉,从此以后解脱这些苦恼的三界;失败的话,你再来一次,就这样子。

这个地方的成功失败,我们净土宗很习惯说:临终有随业往生,有随念往生,是不是。你这个人如果正念没有现前,就随业往生。其实这个随业往生,跟心念也是有关系的。

在《瑜伽师地论》上说:临终的时候,是由成熟的业力来主导你的心识(阿陀那识)去投胎。什么样的业力叫成熟呢?这个地方是个问题。在《瑜伽师地论》上说:你要是临终的时候,不断地去忆念某一个事情,这件事情的业力就容易成熟。就是说:你平常在用功的时候,你稍微检查一下你这个阿陀那识的功能。

当然检查是第六意识,就是说你第六意识当中:有些事情是挥之不去,它经常会出现,哪些事情你总是放不下?这件事情好像你一定要把它做了以后,你才满意了。这样子,这个念头对你就有一种非常重要的危机了。就是说临终的时候,它就会对你的生命产生主导。你不断地去忆念某一件事情,你就很容易碰触到这一部分的业力,使令它成熟。

当然你要是临终的时候不断地忆念弥陀,这个时候阿陀那识就不是跟父母遗体结合,而是跟阿弥陀佛的功德结合。所以说我在这个地方,我们必须要跟所有修净土宗的人互相勉励:

我们修净土宗的人,往往是偏重修善,不重视断恶,就是你只要念佛就好。其实你念佛是培养往生净土的一个正面力量;但是我们内心当中,有很多负面的力量,你要尽量排除。如果你只是栽培正面的力量,你也栽培负面的力量,而负面的力量是熟境界,往生的力量是生疏的境界,临终可能你就跳不过去了。

所以你不能够说很多事情,临终再请人家来开导我。其实一个修行人,你平常检查你就知道──足以引导你内心业力的是哪些心念?当它出现的时候,你不能够说:啊!转念念佛,把它转掉。因为即使你把它转掉,那个功能还是在啊!只是它变成潜伏!你要能够很彻底地放下,就一定要修观,说服你自己这个东西是虚妄相、是苦恼相,这个念头就永远不再生起了,这个负面的力量就会消失掉了。

所以这个地方,我们要跟净土宗的学者,互相勉励!念佛是培养正面的力量;但是你也要尽量消除一些负面的力量,就是这个阿陀那的势力。它今天会引导我们在三界里面执取,这种力量要尽量把它破坏掉。你说临终无障碍,其实你自己占百分之九十;外境的刺激,其实那只是增上缘。所以这个地方阿陀那就讲得很清楚了,我们今天从业力会变成果报,就是又于相续正结生时,取彼生故,执受自体,就是我们自己要去投胎的,不是别人强迫我们去投胎的。这个地方的所知依体,讲到阿陀那的执持义,把业力变成果报的过程,讲得更加的清楚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修净土的重点,就是要对极乐生起真实的信心

修习净土第一个重点,就是你要对极乐世界生起真实、而...

不用三祇修福慧,但将六字出乾坤

不用三祇修福慧,但将六字出乾坤。如来金口无虚语,历...

念佛经常头疼,是过于用力的原因吗

问: 弟子几年来一直用十念计数法念佛。最近把计数放下...

观念念即住,觉妄妄皆真

观宗寺,除平常在讲课的时候,修一小时的止观外,每到...

弥陀的名号能治病靠的是什么

阿弥陀佛名号确实是阿伽陀药。阿伽陀药就是万病总治:...

在活物上做活计,不要在死物上做活计

我们的屋宅、田园、牛羊、轿车、甚至桌椅、器皿、衣服...

把心真正放在佛上面

念佛是靠我们的信心和愿力,心清清净净地念,是要把心...

善导大师因机施教的故事

一、度化屠户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这句话妇孺皆知,但多...

【注音版】十小咒

十小咒...

信心铭

至道无难  唯嫌拣择  但莫憎爱  洞然明白  毫...

【注音版】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往生咒)

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往生咒)...

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

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三十三天...

业障深重要念什么佛

问: 业障深的人应该念什么佛? 宽见法师答: 不管念...

无心的阿赖耶识「犹隔一重关」

修学佛法跟修学世间法这当中的差别,蕅益大师有一段的...

净土法门不可不修

【原文】 人初未尝死。而死之名,乃自此身体上得之。何...

为官无功便有过,为僧无德便有罪

清朝才子纪晓岚在《阅微草堂笔记》中记载:古时有一官...

【佛教词典】世间檀

(术语)于所施之人与施物及自身起执念,以为布施也。...

【佛教词典】解虎锡

(故事)高齐僧稠禅师,以锡杖解两虎之斗。续高僧传十...

十善业道之法,也是成佛之法

从大乘佛教的业果学说来看,对业果最重要的认识在于:...

应不应该教育孩子向善

有位居士和我诉苦:她从小教育孩子要善良,要心存善念...

外在的世界究竟从何而来

简单地讲就是我们一念心性的随缘不变之体当中,个人的...

天台八教丨三藏教

智者依据《涅槃经》将佛说的一切经典在内容分为四个部...

堕胎杀生,障碍往生

堕胎是用药品或其他方法,以侵害胎儿生命为目的,而故...

金刚经的40句名言

1.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 2.若菩萨有我相、人相...

华严大士赞叹净土法门

宋代长芦宗赜禅师,他是禅宗的大德,这个长芦宗赜禅师...

证严法师:三好合一调伏法

人要先从自己的身、口、意三业调整好,才会快乐自在。...

厌离娑婆和厌世嫉俗是一回事吗

问: 顶礼法师。厌离娑婆的厌和厌世嫉俗的厌是一回事吗...

伏瞋除障,受忏有智

佛陀往昔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法时。这一天,世尊着...

佛陀遭诽谤的因果故事

释迦牟尼佛在世时,有一天正坐在法座上给弟子们说法,...

大乘佛法的之宗要

大乘佛法,为超脱世间而又适应世间的。则其宗要:在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