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八关斋戒的含义是什么

2024/11/0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八关斋戒的含义是什么

初名云戒、云斋、云关者,众名乃异,莫不摄净归心也。言八戒者,八即所防之境,戒则能治之业。言八斋者,斋谓齐也,齐一其心。或言清也,静摄其虑,如世闲室,亦号斋也。言关斋者,即禁闭非逸,静定身心也。

有人言:寻名定义,容有别也。斋者,过中不食为体;戒者,防非止恶为义。此得其语,未详其趣。过中不食,乃就缘防,何关斋体?据从《多论》,前八为戒,第九是斋,即离非时以为斋体者,约义用故,便得名也。故《论》说言:劫初之时,此之六日,诸恶鬼神大有势力,吸人精气。故有智人教令不食,因静节故,精气得全。至佛出世,犹行此法,故于不食,重加八戒。

《多》云:经说作阎浮王,于人中宝一切自在,不如八戒十六分一。《善生》云:除五逆罪,余罪皆灭。《智论》云:譬如软将将兵,终竟无勋;健将破敌,一日之中,功盖天下。五戒、八戒,其相同此。良由五但离邪,未能清绝。八行全净,相同无漏,约期乃少,取行则多,故功益彼。《成实》云:天王福报,亦所不及。帝释说偈,佛止之曰:若漏尽人,应说此偈,六斋神之日,奉持于八戒,此人获福德,则为与我等。

〖大意〗

“八关斋戒”的名称是何意?八:指需要去警惕、防护,不得违犯的八种情境;戒:指心去作意,要离开种种过患,使身心变得清净,有防非止恶的功能;斋:指齐心,专注,清净的意思,如同世间把一个安静,没有喧杂的处所称作“斋”;关:指关口,如世间的人去守护关口一样,不让敌人攻入,比喻堵住八种非法的情形侵入,让我们的身心保持清净。

这三个名或单称(“八戒”“八斋”“八关”)、或连称(“八斋戒”“八戒斋”“八关斋”“八关斋戒”),在不同的经律中有不一样的称谓,但讲的意思都是相同的,无非是息缘离过,防护这八种非法的情况不要发生,使内心增长清净的善法功德,所以叫“摄净皈心”。有人在解释八关斋戒的名称时,讲“斋”和“戒”的意思不一样。

说“斋”是八关斋戒的体,就是指非时食那条戒,即过午不食;“戒”指的前面八条,是防非止恶的意思。祖师给予了指正:虽然经论中确实有这样的表述,但是并没有真正理解其中的义趣,因有所执取而出现了偏差,其过失有两点:

1.不了解“斋”和“戒”的名称是相通的,两者都有清净的意思。前面已讲了“斋”有清净的意思,“戒”因为有防非止恶的功能,故能令身心清净。

2.过中不食仅仅是“缘防”,与八关斋体并没有关系。在《大智度论》中,讲到“非时食戒”的缘起。在劫初,当时佛还没出世,每月有六天,凶神恶鬼便会出来吸人精气。有智慧的人教大家在六天里完全不吃东西,故大家能安定于这个时节,因而精气得以保全,所以叫“缘防”。佛出世后,仍旧实施此法(但佛制定只有过午才不吃东西),另外又增加了八条,便是现在的“八关斋戒”。

假若顺着“有人言”这个解释,“非时食”是八戒的“体”,那么其余八条必然是八戒的“用”,事实上每条戒的当下,各自都具足体和用,“非时食”不过是其中的一条,“非时食”戒的体为遮戒。由于六天不吃东西是为了节食清身,恶缘才可以远离,因此属“缘防”,多论只是从义用的角度来讲,怎么能够妄判为八关斋戒的体呢?另外受八关斋戒的功德利益诸经都有赞叹。

《多论》云:经中说到转轮圣王,国中所有的人民和宝物都属于他,可以随便受用,既是这样也不如受八戒的十六分之一。转轮圣王虽然富足自在,毕竟没有脱离生死轮回,而受了八戒能够清净身心,增上善法,能趣向解脱。

《善生》云:受了八关斋戒,除了五逆罪,其余罪业全部能灭除;五逆罪是定业,灭不了,所以肯定会感果;余罪皆灭是因为受八戒所引发的那一念清净之心(即最初求戒的那颗心和佛是齐等的)。

《智论》云:软弱的将领带兵打仗是打不赢的,也不能获得功勋;勇猛有智慧的健将去破敌,一日就能够功盖天下。那么五戒跟八戒就比喻成软将和健将,由于五戒只是离了邪淫,故称软将,未能清绝;八戒是完全断淫,比喻健将,相同无漏。八戒受的时间短是一日一夜,从行持来讲,比五戒还多了三条,所以功德超过五戒。《成实》云:佛在说法时,帝释天先说了一偈:六斋神之日,奉持于八戒,此人获福德,则为与我等。说完后,佛就制止他,你还没解脱生死,不该说此偈,此偈应该是漏尽人才可以说的,受八戒的功德与你不相等,已经超过了你。

〖注〗

《多论》:“ 问曰:“夫以斋法过中不食,乃有九法,何故八事得名?”答曰:“斋法以过中不食为体,以八事助成斋体共相支持,名八支斋法。是故言八斋,不云九也。”引自《萨婆多毗尼毗婆沙》。

《论》说:“ 《四天王经》中佛说:月六斋日,使者太子及四天王,自下观察众生,布施、持戒、孝顺父母少者,便上忉利,以启帝释;帝释、诸天心皆不悦,言:“阿修罗种多,诸天种少。”若布施、持戒、孝顺父母多者,诸天、帝释心皆欢喜,说言:“增益天众,减损阿修罗。””引自《大智度论》。

《多》云:“有经说:若作阎浮提王,于阎浮提中一切人民、金银财宝于中自在。虽有如是功德,以八斋功德分作十六分,阎浮提王功德于十六分中不及一分,所谓最后清净八斋也。”引自《萨婆多毗尼毗婆沙》。

《善生》云:“善男子!若能如是清净归依受八戒者,除五逆罪,余一切罪悉皆消灭。”引自《优婆塞戒经》。

《智论》云:“如有大心人一日持戒也。譬如软夫为将,虽复将兵终身,智勇不足,卒无功名;若如英雄奋发,祸乱立定,一日之勋,功盖天下。”引自《大智度论》。

《成实》云:“宝藏不及其一分,天王福亦所不及,帝释说偈。佛诃之。若漏尽人应说此偈。偈言。六斋神足月,奉行于八戒,此人获福德,则为与我等。受此斋法应泥洹果。故漏尽人应说此偈……”引自《成实论》。

南山嘉言录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教知识文章列表

世间三种最胜香

过去,佛陀居住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一天,阿难...

《梵网经》和《优婆塞戒经》的菩萨戒有区别吗

问: 请问师父,《梵网经》菩萨戒和《优婆塞戒经》菩...

受菩萨戒没有过午不食,是不是犯戒

问: 弟子受了菩萨戒,但上班后,没持过午不食,持斋...

印光大师对《梵网经》的开示

《梵网经》者,如来陶炼一切若圣若凡,俾其究竟断除三...

受戒没学戒,犯了戒算「真犯戒」吗

问: 在多年前我受过菩萨戒,可戒场对戒条只字不提,从...

破了戒的僧宝你没有资格去说,除非破见

你知道这个菩萨犯了重罪,你跟他交情不错,就私下去找...

戒律衰落之原因

近处来,比丘尼学律、弘律不乏其人,但比丘弘律者却寥...

持戒对治烦恼

持戒是佛教也是一切宗教给予我们的重大启迪。佛陀为什...

佛说十善业道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

【注音版】僧伽吒经

僧伽吒经...

撰集百缘经

撰集百缘经卷第一 菩萨授记品第一 (一)满贤婆罗门遥...

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

僧人的晚餐为何称为「药石」

饮食,是生物维系色身的要件之一。一般人每日尘劳奔忙...

什么是水陆法会

一、什么是水陆法会? 水陆法会是佛教所有法会中最大,...

佛学常见辞汇(二画)

【二入】 理入和行入。理入是由理性著手,觅求真本,...

五欲六尘

一般将夺取生命的恶鬼神称为魔,佛教将魔的意义延伸,...

【佛教词典】露

(一)佛经中以朝露之易逝,比喻万物之变迁无常。金刚经...

【佛教词典】信藏

(杂语)信心含藏一切之功德,故云信藏。华严经一曰:...

笃信佛法渡苦轮

佛陀时代,在舍卫国的东南方,有一条大江,这条江水又...

让你一生吉祥的10个秘方

吉祥第一方:远离愚痴人,应与智者交,尊敬有德者,是...

无论何等根性,均可了生脱死,以仗佛力故

原文: 若真知佛力,自力之优劣,则断不至犹执着于唯究...

带业往生这个「业」指的是什么

问: 如果我们在没有达到顿悟,那一刹那间的时候,突然...

佛经中圣者的精进境界

以下引经中圣者的精进境界,作为学人发愿的目标。阅后...

何谓「等觉」、「妙觉」

我们看等觉菩萨。 等觉亦名一生补处。谓所证觉体与佛相...

牛为求生流泪下跪 屠夫绝情惨遭恶报

原籍山东临清的李名儒,说了这么一件事。 在他的家乡有...

莲池大师《弥陀疏钞》念佛法语

1最先根本文: 求生净土,信为最先。从始至终,信为根...

困境即是赐予

一个障碍,就是一个新的已知条件,只要愿意,任何一个...

昌臻法师《净宗祖师有关临终的恳切开示》

一、临终四事 唐善导大师:《临终正念文》,指出临终...

若菩萨欲得净土当净其心

在《维摩诘经》中,佛说了一句非常有名的话,若菩萨欲...

人要学会放弃昨日的烦恼

人要学会放弃,放弃昨日的烦恼,在落泪以前转身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