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佛家上香的仪轨

2012/02/0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供香及礼诵持念等种种法门,其妙要在于诚敬二字。供佛、供香虽有仪轨种种,而究其实,都是旨在唤起、培扶修持者的诚敬心,并使之坚固光明。若无诚敬在内,则一切外在的举止言行无论如何严整,也是刻板无光,难增智慧功德。正如《金刚经》所言: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诚敬至极,“纵在凡夫地不能圆得佛经所说之功德,而其所得亦已难以思议。” 其中道理奥妙,正如“能礼所礼性空寂,感应道交难思议,我此道场如帝珠,一切如来影现中”:这能礼敬诸佛的我,以及受我礼敬的诸佛,其实都是由于自性真空,所以才能产生佛入于我、我入于佛这样难以思议的感应道交。心的道场,就象帝释天的智慧宝珠,外部的事物皆能映显其中,所以一切如来也都能映显在我们的自性之中。

佛教中的不同派别和修行法门,其供香仪轨有所不同,以下是参照各种资料综合整理出的焚香供佛的方法,供大家参考。(焚香,又称烧香、拈香、捻香、告香、插香等。)

(一)清净身心

在供香之前,要洗手、漱口,衣冠整洁,仪容端正,身心安泰正定。

(二)发起礼敬之心

在所供养的佛菩萨、本尊、圣像之前,恭敬合掌,目光凝神圣像,心中思惟观想佛陀及一切圣众功德巍巍,如现在眼前,发起诚敬供养之心。也可颂念或默念一些敬语,如:一切恭敬,一心敬礼十方常住三宝。

(三)诵持赞偈 / 真言

捻起所供养之香,双手持于胸前,跪颂烧香偈语或真言,声音宜庄重迟缓(也可默念),祈愿所供之香,化为无量香云,普熏法界,上令十方诸佛欢喜,下能觉悟一切有情。常用的赞偈有《炉香赞》、《宝鼎赞》、《戒定真香赞》等。

《炉香赞》

炉香乍热,法界蒙熏,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身。

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

《宝鼎赞》

宝鼎热名香,普遍十方,虔诚奉献法中王。

端为人民祝安乐,地久天长;端为人民祝安乐,地久天长。

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

《戒定真香赞》

戒定真香,焚起冲天上,弟子虔诚,爇(ruò)在金炉上,

顷刻氤氲(yīnyūn),即遍满十方,众生祈求免难消灾障。

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

(四)皈依诸佛

供香者诚心尽力观想,所皈依敬奉的诸佛放出广大光明,现于面前。可持念特别供养的佛菩萨名号,如: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药师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观世音菩萨,南无大势至菩萨,南无地藏王菩萨,南无十方三世一切诸佛。

我今发心,不为自求,人天福报,声闻缘觉,乃至权乘,诸位菩萨,惟依最上乘发菩提心,愿与法界众生一时同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南无”读音:“namo”;译自梵语Namas,其意义接近又涵盖了“皈依”、“礼敬”等词汇,故采用音译。因古今读音之异,当时译为“南无”或 “南模”。

(五)供香

以恭敬轻安的动作燃香(燃香时若出明火,可用手轻轻扇灭,勿吹);使香正对所礼敬之佛像,双手持香举到额头,停留片刻,再插入香炉;

每次上一炷香。一般三炷香即可表达对佛法僧三宝的礼敬。

(六)诵念《供养偈》

观想诸佛菩萨,十方圣众,欢喜接受供养,一切有情亦皆安住于究竟安乐;观想祈愿以此香供养诸佛贤圣,在无边世界中,都能普熏一切众生,共同证得无上圆满智慧。 

《供养偈》:

愿此香花云,遍满十方界,

供养一切佛,尊法诸贤圣,

无边佛土中,受用作佛事,

普熏诸众生,皆共证菩提。

或 :

愿此香花云,遍满十方界,

一一诸佛土,无量香庄严,

具足菩萨道,成就如来香。

(七)叩拜 / 诵经 / 礼佛

礼敬之时,须恭敬至诚,缓缓拜起,不要匆忙。宁可少拜,不要草率。

观想佛菩萨感应如在眼前,并且可以默念:

“能礼所礼性空寂,感应道交难思议,我此道场如帝珠,一切如来影现中。”

(八)回向 / 祈愿 / 忏悔 / 发愿

双手合十,回向、祈愿(诵念或默念),如:

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愿以此功德,回向弟子历代先祖、冤亲债主,离苦得乐。(或为:回向弟子眷属合家吉祥安康;某某人疾病早日康复;某某人往生净土,离苦得乐;某某人世间、出世间事业悉皆成就;某某人早开智慧,学业进步;某某地方灾障平息,吉祥平安,有情安乐,入于佛道;等等)

发愿,忏悔,如:

弟子某某与累世父母、师长、历劫冤亲债主及法界一切众生,从过去世乃至尽未来际:众生无边誓愿度 烦恼无边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弟子某某与累世父母、师长、历劫冤亲债主及法界一切众生,从过去世乃至尽未来际: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今对佛前求忏悔 / 一切罪障皆忏悔 / 一切罪根皆忏悔。

(八)供香完毕

最后礼佛三拜。可念“供养完毕,一切恭敬。”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知识文章列表

修学佛法以什么为基础和根本

问: 请法师开示,我们修学佛法以什么为基础和根本?是...

慧律法师《2004年新春专访》

世间人在过农历年的时候,都会说一些吉祥的话,比如新...

信仰不能被消费

一些生活在类似状态中,但对宗教信仰又心存好感的人士...

贪心和嗔心的对治方法

在佛法中,对于贪心和嗔心都有具体对治方法。其中,关...

【推荐】外道相善,乱菩萨法

我们这一生一句南无阿弥陀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想要...

放生的三个程序

中国汉传佛教寺院在长期的放生法会中形成了独特的《放...

你跟哪部经有缘,对你机就是好的

我们好多过去的父母等我们救度。一子得道,九族升天。...

不思议业力,虽远必相牵,果报成熟时,求避终难脱

过去,在一座佛寺前的市集上,有一些做生意的摊子,其...

【注音版】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佛遗教经

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亦名遗教经) 释迦牟尼佛初转法...

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

断际心要 河东裴休集并序 有大禅师。法讳希运。住洪州...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香赞: 炉香乍(zh) 爇(ru) 法界蒙熏 诸佛海会悉遥闻...

佛菩萨圣诞的纪念日

诸佛菩萨圣诞纪念日(农历) 弥勒菩萨圣诞 正月初一日...

苏东坡与水陆法会的因缘

苏轼与水陆法会缘分甚深,水陆仪文中许多辞藻和韵律俱...

文殊菩萨的身世及其表法之功能

文殊全称文殊师利,梵文是manjusri,音译作曼殊尸利、...

佛经读诵安置须知

读诵须知: 1、经典乃三世诸佛之师,如来法身舍利,亦...

【佛教词典】梵网经

《梵网经》,上下两卷,唐代《开元录》以后写本题梵网...

【佛教词典】金人

(杂名)黄金色之人,指佛而言。又以金属造之佛像也。...

菜里面有蒜,把蒜挑出来,这个菜还能吃吗

问: 在外面吃饭,菜里面有蒜,不吃蒜,把蒜挑出来,这...

佛经中的六成就

佛经的第一段经常有一个很相似的开篇,如《佛说阿弥陀...

还重吗

韩国的镜虚禅师带着出家不久的弟子满空出外行脚布教,...

长夏须养脾胃,如何调理有秘方

中国人以农立国,讲究吃饭。其实一个人身体真正需要做...

不要以貌取人

回想起我年轻时,从台东要到花莲期间,曾在玉里的一间...

修学佛法,绝不可离开净土法门

释迦牟尼佛(公元前565公元前486年),示生人间,说种...

与泥对话

一切美好都要付出代价。你的梦想越美丽,你需要承担和...

慧律法师:你为什么只看黑点?

师父已经讲过了,十万亿佛国土,心是最大的距离,烦恼...

天将降祸于人,必先厚其福而报之

老子曰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宇宙的法则天之道,如拉弓...

怎么才能六根互用,把自性光明显现出来

缘见因明,暗成无见;不明自发,则诸暗相永不能昏。根...

法会中为何有红黄两种牌位

佛教法会中经常会见红色、黄色两种牌位,它们是做什么...

星云大师《化敌为友》

吾人在社会上,有朋友,也有敌人。敌人不一定是战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