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贪、嗔、痴

2012/06/2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贪、嗔、痴:又名三毒;指毒害出世善心的三种烦恼──贪、嗔、痴。又作三火、三垢、三缚。

贪:是一种染著的心理。所谓染著,就是对自己喜爱的对象产生贪念。贪的表现形式很多,吝啬就是其中之一,贪财的人,不但舍不得将钱财与人分享,甚至舍不得自己享用。骄慢也是其中之一,自恋的人,往往特别贪执自己的长处,觉得高人一等。谄曲还是其中之一,因为贪著别人的财富地位,就去溜须拍马,阿谀奉承。

嗔:是对自己讨厌的对象排斥抗拒,也有很多表现形式。有因厌恶产生的嗔恨,有因嫉妒产生的嗔恨,也有因得不到产生的嗔恨。

痴:是愚痴,如不明事理,不知因果法则,不了解无常、苦空及解脱之道,都属于愚痴的表现。

据《大智度论》卷三十一载,有利益我者生贪欲,违逆我者生嗔恚,此结使不从智生,从狂惑生,故称为痴。此三者为一切烦恼之根本,荼毒众生身心甚剧,能坏出世之善心,故称为三毒。三毒有正、邪之分,如诸佛净土仅有正三毒,无邪三毒。又大藏法数卷十五区分二乘及菩萨各有三毒,二乘者欣求涅槃为贪欲,厌离生死为嗔恚,迷于中道为愚痴;菩萨广求佛法为贪欲,呵恶二乘为嗔恚,未了佛性为愚痴。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知识文章列表

解脱名利束缚,唤起心中阳光

有一则故事说:从前有一位酷爱音乐的国王,派人去请一...

【推荐】佛法智慧与身心健康

据统计显示,近年随着社会节奏加快、生活及各种压力的...

端心正念,这是最要紧的

当自端心,正念求度。 要自己端正自己的心,要保持正念...

资源有限而欲望无穷

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 佛...

恭敬称念观音圣号即能远离淫嗔痴

【若有众生,多于淫欲,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欲...

愚人与智者的差别

有一天,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为比丘们开示愚人...

贪嗔痴哪一个最重

问: 贪嗔痴哪一个最重? 净界法师答: 杀盗淫妄每一...

十善业道之除贪嗔痴三毒

不贪欲 经云:诸苦所因,贪欲为本,与无明共为起三界轮...

【注音版】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注音版】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

(龙藏本)...

大般涅槃经

大般涅槃经序 后秦释道朗撰 大般涅槃经者,盖是法身之...

梵网经

梵网经序 夫宗本湛然,理不可易,是以妙穷于玄原之境...

各宗要略——华严宗

宗义及学统 华严宗是依《华严经》而成立。释尊初成道,...

天台止观二十五前方便

天台宗将止观(定慧)的修行分为方便与正修两种。方便...

赵朴初老居士《佛教常识答问》

第一章 佛陀和佛教的创立 1. 问: 什么是佛教? 答:...

【推荐】佛法初识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

【佛教词典】四门

(一)指四门游观。即释尊为太子时,曾分别由王城之四方...

【佛教词典】八大龙

【八大龙】 p0070 瑜伽二卷十一页云:有八大龙,并经劫...

不住空寂的智慧

佛陀净住于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一大梵天王起大邪...

【佛学漫画】八正道

能在日常的生活中真正践行善法,才是为自己铺设的最佳...

星云大师《佛教的主观与客观》

第一篇 十八界--心物结合的世间 壹前言 佛陀将宇宙万...

真行善不可为名,有发心才有功德

行善不以名,而名从之; 名不与利期,而利归之; 利不...

只要种子还在,希望就在

人生从来没有真正的绝境。无论受多少艰,无论经历多少...

教授写给新入大学女儿的9条忠告

开学季,大一新生们满怀憧憬地步入大学校门。然而大学...

百年后到地狱去

有几个世俗人到寺院里参访,他们不信佛,态度傲慢,东...

施灯的功德利益

《施灯功德经》云:如是少灯奉施福因,所得果报福德之...

佛的八十种好

据大般若经卷三八一载,八十种好指: (1) 指爪狭长,...

没有真正的慧根定根,谈了生死都是空话

近几十年,建了好多大庙。建庙的宗旨是什么?有的是为...

念六字大明咒之功德

《莲花藏经》云:若持圣观音之明咒,能获得财富、粮食...

旷劫以来,无一时一刻不在梦中

【原文】 古云:处世若大梦。经云:却来观世间,犹如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