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念六字大明咒之功德

2011/11/2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莲花藏经》云:“若持圣观音之明咒,能获得财富、粮食等受用,能免遇怨敌、传染病、毒、兵器、监狱以及非时横死,并能从中获得解脱。”

《千手千眼经》云:“食物饮料若被下毒,至心持诵大悲观音咒,则食此物反成胜妙天食。”

《十一面经》云:“若诵此咒,则被千眼垂视,千手救护。若以此咒加持水,则凡喝此水者,业障定得清净。凡听闻此咒者或被咒声随风所触之人,亦能清净业障。”

《六字大明咒经》云:“何人若诵若作意‘嗡嘛呢叭咪吽’之明咒,能避免一切疾病之损害,并能从中获得解脱,清净一切业障,获得长寿,且受用财富增上。”

《宝箧经》云:“若持诵六字大明咒,能使福德具足。诵此咒时,九十一恒河沙数佛陀亲临,微尘数菩萨亦亲临,且天、龙、鸠槃荼、四大天王等亲临而守护之。其人身内之一切有情能获不退转菩萨位。若身上佩带此明咒,则成金刚身,并成舍利塔,当知此理。若诵此明咒,则能具足清净之无量慈心、悲心与智慧聚。若每日诵此明咒,则圆满六度......

“嗡嘛呢巴美吽”观音心咒,成就了五方佛的秘密,关闭了六道再生之门。《宝箧经》云:“凡听闻六字真言‘嗡嘛呢巴美吽’者,命终时由十二佛陀、八大菩萨所引路而往生极乐世界。”麦彭仁波切在《百咒功德》中说:“仅仅讽诵就不被业惑所染,与七地菩萨具有同缘分,被誉为见解脱、闻解脱、忆解脱、触解脱。”

《佛说大乘庄严宝王经》云:此六字大明陀罗尼,是观自在菩萨摩诃萨微妙本心,若有知是微妙本心即知解脱...善哉!善哉!善男子,汝能得是如意摩尼之宝,汝七代种族首当得其解脱...善男子!彼时是(持)明人,于其腹中所有诸虫,当得不退转菩萨之位...若复有人以此六字大明陀罗尼,身中项上戴持者,善男子若有得见是戴持之人,则同见于金刚之身。又如见于舍利萃堵波,又如见于如来,又如见于具一俱胝智慧者。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四种布施时的想法,果报各不相同

世尊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时,有一位名为四姓的居...

末法时代地藏法门的殊胜

问: 文殊菩萨跟地藏菩萨给您不同的启示。 梦参老和尚...

法会上写牌位是不是真的能消灾免难

问: 关于挂牌位子,在开法会的时候挂往生牌位是不是真...

天台宗对观音信仰的历史贡献

中国佛教天台宗对观音信仰在中国汉传佛教领域的普及与...

如何免费得福报?

佛陀说:睹人施道,助之欢喜,得福甚大,这是讲随喜功...

持戒的意义与功德

1、《遗教经》:汝等比丘,于我灭后,当尊重珍敬波罗...

以能护持正法因缘,故得成就金刚身

迦叶菩萨白佛言:世尊!如来成就如是功德,其身云何?...

一句佛号,超越供养布施

一个人烦闷纠结的时候,你为他开解,那是最好的礼物。...

【注音版】梵网经菩萨戒本(诵戒专用)

梵网经菩萨戒本(诵戒专用)...

【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品

(根据印光大师校定本校对)...

佛说玉耶女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长者给...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

慎勿于此十种对境犯淫

【原文】 闺秀岂容玷辱。一生名节攸关。六亲体面没遮栏...

执著于苦的「有」,而看不到苦的「无」

佛教不是宿命论,它告诉人们人生是苦,是困难,是要人...

阿弥陀佛四十八种德相

兹据净土三经及祖师之释,略明阿弥陀佛四十八种德相。...

从任劳任怨当中修忍辱

我过去读佛学院的时候,我们教务主任慧天长老,他上课...

【佛教词典】冥途鳥

俗稱杜鵑。啼聲淒厲,能動羈旅者之歸思。 p4056...

【佛教词典】宿忌

(术语)对正忌之当日而谓其前日云宿忌。...

世多谓参禅便为有禅,念佛便为有净土

世多谓参禅便为有禅,念佛便为有净土。非但不知禅净,...

生活禅开题

在生活中修行 经常有信徒向我提问:我们应该怎样把学佛...

十里山坟,就是阎王的催命信

看了(祭奠亡人)这一幕情景,我们净土行人就得要想到...

何为「三净肉」

这是对于一般学佛弟子,一时无法马上改过吃素的人,个...

想伤害人家,最终也伤害了自己

有人说了,好有好报,恶有恶报,任何事情都是有因有果...

只要发坚固心和长远心,就可成功

修行一法,易则容易,难则实难。易者,只要你放得下,...

把这两个放进去,这个佛号就不可思议

你不修空观,除非你保证:我临终的时候,没有太多相状...

佛经千万不能随便乱放

像我们凡夫,没受菩萨戒的,只受比丘戒了,造罪非得造...

修四如意足断除爱欲

昔日佛住在俱睒弥国的瞿师罗园时,阿难尊者也住在这里...

马祖道一勘验大梅法常禅师的故事

不经一番寒彻骨,焉得梅花扑鼻香。古人有成就啊,就是...

略说四谛--苦集灭道

苦谛 即三界六道之苦报。此苦报包括有情及有情所依处,...

对佛所说的净土一法,要深信不疑

净土一法,它的事理、性相全体是佛的果觉境界。也正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