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世多谓参禅便为有禅,念佛便为有净土

大安法师  2025/03/0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世多谓参禅便为有禅,念佛便为有净土

世多谓参禅便为有禅,念佛便为有净土。非但不知禅净,兼亦不知文义。辜负永明古佛一番大慈悲心,截断后世行人一条出苦捷径。自误误人,害岂有极。所谓错认定盘星,毫厘有差,天地悬隔也。

这是最后的一个总结。阐明不明了禅净有无的这种界别的危害。

就像上座师的这种见地,是世间人大多数都是这么认为的。所以世间人大多认为参禅就说是有禅,念念佛号就说有净土,哪有这么简单的事情哪?刚才讲有禅是什么?大彻大悟啊。有净土是什么?深信切愿哪。而恰好这个信是很难的,一切世间极难信之法,就能够随便就能承担哪?所以说参参话头,坐坐禅堂就算有禅,泛泛悠悠念念佛就算有净土,你这样的一种流俗的知见,非但不知道禅与净的本质内涵,兼带也不知道永明大师《四料简》的文句的法义。这样确实是辜负了永明古佛呀。

那又进一步强化永明延寿大师是古佛再来,他悲悯我等众生才到这里来示现,观机逗教。他是生活在唐五代和北宋前期,当时北宋赵匡胤在北方统一之后,当时杭州钱王还拥有着江浙一带,赵匡胤雄才大略,当时把分裂的地方,割据的地方全都要统一。

所以永明延寿大师当时给钱王一个建议:纳土归宋,这样就避免了战争。现在看来真的是非常英明了,要么赵匡胤一定会发动战争的。所以这位永明延寿大师一生的德业,无论是世间还是出世间都是大不可思议,是他的大慈悲心的流露。

唐五代禅宗已经见出它的衰相了,要为参禅的人指出一条出离生死的康庄大道,预先把救助的方法准备好了。所以后来很多参禅的受永明延寿大师的影响很大,彻悟大师为什么要辍禅念佛,也是受永明延寿大师的影响,像莲池大师、蕅益大师无不是这样。

所以这个《四料简》,是大慈悲心的流露,也是大智慧、大方便善巧的结晶。如果你把它错解了,甚至是否定了,认为《四料简》语涉支离,不足为法,那你这样的否定,就截断了后世修行人一条念佛求生净土,出离分段生死之苦的一条捷径。你自己这样否定,自己肯定不念佛求生净土,你再就传播这样错误的知见,也让别人也不去念佛求生净土,这就是自误误人,这种危害就极大,无有边际。

大安法师《净土决疑论》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念佛的七大误区

一、坚决不许打饿七 民国二十五年(一九三六年),有一...

只有打破一切成见 才有可能见性成佛

禅修,重在这个修字。修有两个方面,一是行为上的修,...

不求生净土,会产生两种过失

假设我们今天不考虑求生净土,菩萨会产生两种过失: 第...

遇到任何是非,首先想到这是自己的错

作为具有正见的修行人,凡遇到任何是非,首先想到这是...

不怕错,只怕不改过

佛说:「有二健儿:一者自不作罪;二者做已能悔。」意...

修行想快速、超近、想超过别人,这一念魔障就来了

一个人从幼儿园小班大班、小学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

五种外道的错误邪见

【于阿赖耶识中,若愚第一缘起,或有分别自性为因,或...

境界、知见、正命

一、境界 佛教中有言:净化身心,转染成净,转迷为悟。...

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

【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弘化社32分本)...

【注音版】佛说盂兰盆经

佛说盂兰盆经...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卷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与大比...

大安法师:用念佛来耕耘菩提心

我们发的菩提心,就是一颗种子,要播种在我们的心田里...

一切恐惧,为作大安

每个众生都有他不同内涵的恐惧的理解与表达。对于一个...

如何修忍辱效果最好

问: 许多居士认为,修忍辱最难。请开示,如何修效果...

大安法师:学佛后患病对佛法失去信心,要怎么解决

问: 我有一兄长,在患精神分裂症之前修学过佛法,但...

【佛教词典】俱利窟

(地名)长阿含经十八曰: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俱利...

【佛教词典】父母十恩

父母恩重经说父母十恩:   一、怀胎守护恩     ...

天下大恩莫过父母,父母而在,堂前活佛也

天下大恩,莫过父母。父母而在,堂前活佛也。父母而没...

改命永远从孝顺供养父母开始

改命,永远是从孝顺供养父母开始的。佛说:什么是戒,...

身陷惑网者,必囚生死狱——不思维无常的过患

云何犹不知,身陷惑网者,必囚生死狱,正入死神口。 此...

猎人闻法得道

昔日,佛陀在摩竭国甘黎园中城北石室窟中说法。当时有...

佛诞节的纪念意义

今天四月初八,是释迦牟尼佛诞期的纪念日,并且是他的...

去掉我执,使自己的心软化

我们修行的前提,是一定要去掉我执,使自己的心软化,...

《地藏经》二种回向文

每次诵经前和回向前应称念三声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名号...

中国高僧列传故事

摩腾法兰 精通经典 摄摩腾原本是中天竺(中印度)人,...

在语言上要尽量忍耐,不要骂人

佛在世的时候,我们的本师释迦牟佛,昼三时、夜三时,...

戒律在修行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

《业疏》云:戒是警意之缘也。以凡夫无始随妄兴业,动...

念佛人如何才能坦然面对死亡

问: 人要想往生,首先得要不怕死,请开示如何才能坦然...

中国古代的生活雅语

请人原谅说包涵,求人帮忙说劳驾,向人提问说请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