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慧律法师《增进快乐的三个要件》

慧律法师  2010/07/2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释迦牟尼佛说“人造十恶”。身体有三种恶业:杀,杀人、杀众生。盗,偷拿人家东西。淫,邪淫,不正常的关系,夫妻以外的性关系。身之外,口呢?口有四种恶业,妄语、两舌、恶口、绮语。再来意呢?有贪、嗔、痴。

这十种恶业最重要的是嘴巴:口业。我们的嘴巴每天都在造业,都在散播是非,散播谣言。为了维护自己的名誉、自己的权利,不惜虚妄地编造不实的话来伤害众生。

诸位佛友,你摸摸良心,从小到大是不是曾经为了报复、贪小便宜,或是为了一点名利而讲谎话,去抹黑一个人,伤害另外一个人。所以,第二点要告诉诸位的是,你要怎样去过日子,你才会活得快乐。

第一,不听是非。我们的耳朵是要听佛法,而不是要听是非的。因为是与非是对立的,是相对的,你听一面之辞是不准确的。当这个人受到委屈,就会透过主观的意识去丑化别人,去扭曲别人,什么恶言恶语都讲得出来。所以,我们如果没有智慧,只听片面之辞,那你就会被蒙蔽,得不到事实真相,不但听到的不正确,而且会把错误传给别人。

其次是:不说是非、不传是非。听是非对我们没有好处,讲是非对我们没有利益,传播人家的恶事,对我们也没有什么好处。世间人尚且都要隐恶扬善,何况一个学佛的人。一个学佛的人要了生死、要成佛、要成圣成贤,如果每天还在传别人的是非,你说,他能成佛吗?他会成魔。佛跟魔的发音很像,成佛、成魔都差不多,听起来只差一点点而已。

所以说三个修行的根本,不听是非、不说是非、不传是非,希望你们一定要记住。总之,是非对我们修行没帮忙,你不要去管人家怎么烂、怎么坏,只要管自己有没有烂、有没有坏,这个才是最重要的。

你要把自己管好,让自己好过一点,让自己快乐一点过日子。为什么整天管别人呢?真是愚痴。像我就不会管别人,我用感化的,我度得了你就度,度不了你,我就先度自己。

要记住喔!不要因为别人的缺点而影响到你的心情。我们本来可以活得很自在、很洒脱,生命可以很快乐、很享受。可是我们却太过于关心别人的好坏、善恶、是非、高下。

禅宗大德说:“红尘堆里学山居,风尘何能染人,人挠风尘耳!”我们总是去执取外在的客尘烦恼,染污了自己安详喜悦的清净自性。人们总是不关怀自己的内心,总是让外境、让别人的是非来扰乱自己的心情。

因此保持一个充满喜悦、充满慈悲,无所挂碍、如如不动的心情,是一个学佛者最重要的课程,就像是“青山原不动,浮云任去来”。一切因缘事相现前时,都能观照诸法如幻如化。如过眼云烟,不起心不动念,保持一颗如如不动而带着喜悦的心情。

记得对自己慈悲一点,让自己愉快一点,没事不要胡思乱想,不要寻烦恼,这是很重要的。生活中时时充满清净喜悦的心,那么生命就是一种享受,自然可以乐在其中矣!

所以,我要告诉诸位一句哲学名言,你们一定要记住:“对生命不了解的人,生命对他就是一种惩罚。”再讲一遍:“不了解真正生命的人,生命对他是一种惩罚。”因为他每天都过得很痛苦的日子,每天都在折磨自己。所以,千万不要以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不要跟自己过意不去。你要过快乐的日子,你就要听师父的话。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慧律法师文章列表

何事最快乐

有四位新出家的比丘,相偕到一棵柰树下坐禅修定,这棵...

人间也有强过诸天的地方

声闻法和辟支佛这两种佛法都是有出离心,对于世间生死...

什么样的素质才容易感受到幸福喜悦

要获得幸福人生,首先你要有获得幸福的能力和素质。获...

圣严法师:调整观念让苦变为乐

苦与乐,往往不是来自于物质条件的富不富足,也不一定...

心灵的财富

宗教导师们总认为人类的幸福,并不在于感官上的满足与...

圣严法师:最快乐的人

禅定能让我们的身心暂时放下负担,享受完全的舒畅和放...

身心愉悦的秘诀在于能够放得下

一定要从现在开始,就要用佛法的般若妙慧,把我们对这...

圣严法师:不贪着禅定之乐

修习禅定的人,他们的眼睛、耳朵、鼻子等五官,甚至于...

【注音版】大佛顶首楞严经五十阴魔章

楞严经五十阴魔章...

佛说九横经

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便告比丘:「有九辈九因缘...

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

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三十三天...

大宝积经

大宝积经卷第一 大宝积经卷第二 大宝积经卷第三 大宝...

应具备何种参访心态才能受用

问: 佛弟子应该具备何种参访心态,才能真正受用? 慧...

慧律法师《幸福与安详》

安详,是真正的生命。心里面没有祥和之气的人,永远得...

要经过很大的折磨,才能超越痛苦的错觉

每次坐计程车,司机就问:师父,你看起来没有几岁,为...

两种力量会让正法毁灭

两种力量会让正法消灭,会消灭正法,两种力量: 一、恶...

【佛教词典】俱兰吒

(杂语)译曰色。质碍之义。见名义集三。...

【佛教词典】四种道

【四种道】 p0403 杂集论十卷十一页云:又依奢摩他、毗...

烧香拜佛不是行善事

记得五年前,我讲法让提问题的时候,有一位居士不停地...

高登极乐,方为最上脱苦之道

原文: 然在凡夫地,未断惑业,纵生人天,终非究竟安隐...

善业一停止,恶业就要当头了

我记得那时候我们家那里有个木匠,他讲你们这站的笔直...

如何建立美满婚姻

(一)前言 很多人以为,佛教是出世的,不主张有家庭...

三世因果,有时候我们看不出来

「约佛法论,从凡夫地,乃至佛果,所有诸法,皆不出因...

药王菩萨——施予众生良药,救治身心病

农历四月廿八是药王菩萨的圣诞。药王菩萨是极乐世界阿...

北宋高僧元照律师

人世间常有一句俗话:叫有多少钱,过什么样的日子。其...

守三关与破三关

在有限的人生旅程,如何才能生存的更鲜活、更富内涵、...

不知者受害最大

释迦牟尼说法的时候总是显得和蔼可亲,经常说些弟子熟...

「七情」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于七情,医家、佛家都有自己不同的介绍,对于中医学来...

尸毗王剜眼施鹫缘

蝉声唧唧穿梭在蓊蓊郁郁的只树给孤独园中,传递着解夏...

以空性的心态来操作善业

我们一个净土宗的修行者,当然我们希望能够解决生死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