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活出生命真正的价值与意义

传喜法师  2016/02/1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活出生命真正的价值与意义

正月初五拜财神,是中国传统的汉族民俗。大家既然来拜财神,那财神爷给你了,你也要心存感恩。

其实我们人最缺的是智慧。一个人若有智慧,无论怎样的生命境界都能成为生命的财富。没有智慧、福德,拥有得越多有时反成一种祸害。

智慧,生命的财富

一个人拥有大福报,必然要有与其相对称的高贵品格。法会所讲的你若听进去了,即便没有直接给你银子,却长养了你的尊贵人品,你品格提高了,戒恶修善了,那你的福报就增加了;反之,社会上的不择手段,一旦做人的品格违背了这个人的福报,到手的所获反成祸患。与你的福德不相称的,显现出来的福报是有祸的。

一个人心要平下来,即便贫穷也心安,享受贫穷的时候也是你生命中的一份财富。即使有钱也要慎重使用,没花对地方也会有罪。

大家都来向天神求福报,天神却说:天欲祸之,必先福之;天欲福之,必先祸之。即我如果想害你的话,先给你福;反过来,真的想让这个人出息,长点智慧、多点品格,反给你多些磨难,因为这短暂的几十年里,“磨难”会给予你更深的生命感悟。

试想: 给你钱重要还是给你生命的经验重要?

经历磨难,你才会有坚强的机会;高高在上的享受,是浪费你的生命,有时肩挑一些艰难,生命反而得到真正的成长。

为什么大家护持三宝有福呢?

因为我们选择的是一条充满艰难与风险的道路,也是世间性价比最高的一条路,只要把我们小小的生命精力投入进去,就能产生非常大的功德力。

“空”,是积极的人生智慧

佛陀,辞亲割爱,为了我们,选择出家。

现在你在家就可学到佛,毕竟这条路已不需要你再去探索,依教奉行就可以了。若真觉得佛法好,那就整肃身心,浸润其间,你的身心世界就会发生改变,命运当下改变。

请问:若你戴着手铐脚镣,我说你手铐脚镣是不存在的,你手铐脚镣“嘭”没了;被癌症病痛折磨着,我说那是“假的”,然后你病没有了;你肚子很饿,我说: 饥饿的感觉是虚妄,现在肚子饱了没有?饱了。

这就是“空性”的道理。

“空”,是大智慧,是很神圣的;“空”并非“没有”,不是消极的,而是了知事物间的联系是一种因缘,不是固定不变的,因缘是有窍门的,“空”是一种可能,绝路逢生叫空,走到山前好像路没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空”还是“有”的 —— 你以为你是“人”,今天那些超度的以为是“鬼”,哪里是“鬼”,只是业力而已;我们人、天堂也是业力的“果”,你造天堂的“业”就会升入天堂。

“空”只是看到事物的本质“没有”,而固定不变的自性是可以改变的。所以,“空”是积极的人生智慧。

佛教是智慧的,是非常不可思议的;佛是慈悲的,你只要好好学佛自然会逢凶化吉、遇难呈祥。

人要追求高境界,不要自我狭隘,不给自己空间,生命压抑,那是最残忍的事情。狭隘的唯物世界观就是精神空间被极度压缩,沦为了赚钱的机器。我们所受的就是这样的教育。

抽烟、喝酒、吸毒都是被压抑出来的,那些明明是很痛苦的,因为你没有更高级的依靠;当你获得了精神境界时,自然就不会依赖这些。

学佛的人皈依三宝,有更高级的精神依靠,自然就从低级趣味里解脱出来,可我们还要寻求真正的解脱,即六道轮回的解脱,这是很重要的。

天下最“痴”的人,就是菩萨

我们看到的这尊“金刚萨埵“,手持“金刚”代表宇宙的真理,“持在胸间”意即一直安住于真理的状态,“铃”就代表“弥勒菩萨的布袋”,把所有众生兜在里面,不舍弃一个众生。

“金刚萨埵”,是印度话,“萨埵”意即“菩萨”,“菩萨”汉语叫“觉有情”即不仅自己“觉了”还充满了“情感”,“有情”是指了解一切众生,过去都曾做过我的爸爸妈妈、兄弟姐妹,我不能自己觉悟了一个人去享受,我应帮助所有人都觉悟,不舍得我们还在这里迷惑、颠倒、轮回,菩萨又叫“倒驾慈航”,再“返”回到这个世界。

明明可以去享受,却不住极乐世界,反跑到我们这苦难的娑婆世界来,他的所言所行,我们一般也不理解。

从头至脚,帽子、项链、臂钏、脚镯等每样饰物都有含义,代表无量劫修来的功德、品德,功德力庄严着他的身体——这不是爸妈肉体里生出来的,而是功德身,是功德宝聚,每个关节、肢节都代表着无量劫来的功德汇聚而成。

当你试着去了解时,你的每根汗毛都会震动,因为金刚萨埵的功德藏门也同时随之打开了。

由此方知,原来我们接触到佛了才触及到生命的真相、真正的生命,才触摸到真理! 只有佛菩萨才是功德、纯善,没有一丝垢染的真正的生命。学佛之前的那些全是假的、虚伪的,乃至很多都是罪恶的化身。

地震发生了,震区的人拼命往外跑,逃命;尽管余震还在持续,有生命危险,可别人有难,“我”现在带着粮食、钱冲进去救命,这就是“菩萨精神”,即“倒驾慈航”。

这样我们就会了解佛菩萨,原来还有比黄金、白银更尊贵的生命财富。

佛菩萨就是我们的典范,那你做佛菩萨的弟子就对了,你这个干瘪的生命就开始充电了,超越生老病死,人格亦将日趋完善。

当一个人积累了广大资粮,生命越来越圆满时,“生老病死”只是你生命中的一道风景,丝毫不会障碍你。当他人望洋兴叹时,对你来说不仅自己还能带他人超越,你没拉到的若扯到你的裤角,“临时抱佛脚”也照样能带走。

活出生命真正的价值与意义

惟贤长老94岁圆寂,12岁出家,做出家人80多年,监狱里关了二三十年,到世间来示现的种种就是跟我们结缘,圆寂时就跟佛一模一样。

表面看来,众生虽健康却是病态,所谓师父生病了,那不是病,师父功德力最大的时候就是他圆寂的时候,圆寂表示已完全进入了佛光状态。像我们师父现在就跟佛一模一样。我祈求“师父,您回来吧!”师父说:“时间未到,我现在不回来。你们好好的,我加持你们就行了,等人类灾难更大的时候我再来。”

释迦佛陀自兜率天降来人间,迦毗罗卫国连一个乞丐也是菩萨所化现的,都是来为佛捧场的。

一位菩萨“死”的时候,佛教里叫“往生”,那不是“死”恰是“生”。他是从低级的生命境界,即从六道“人”的状态里脱壳而出叫凤凰涅槃 —— 那低级的生命境界就结束了,要进入高级的生命状态。

这是对我们已有死亡认知的彻底颠覆。

有位居士的妈妈80多岁,一头白发,一辈子学佛,临终跟家人交待:“别把我送医院,我就在家里。”家里放了三天,结果她头发全变成黑发,皱纹也消失了。他们一看吓坏了:“这是我妈妈吗?”

这哪是死亡?这是生命伟大的境界。

这就活出了生命真正的价值与意义。

庄子有言: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你吐个水泡给我,我吐个水泡给你,还不如相忘于大海。

现在讲经说法也像吐水泡,你若能沾到一点还觉得味道蛮好,那是正能量。不止于此,真正希望的是大家觉悟后能相忘于法性的大海。

我们迷失于六根、六尘的境界中,培养出一个“我执”还要找到傲慢的理由。其实就来自于一种“内心的恐惧”、“无明”,不知道实相。

《心经》讲“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 。

我们则是反过来的,“颠倒梦想”是因“恐怖”,“恐怖”因为有“挂碍”,“挂碍”因为有“无明”。你若开智慧了,就没挂碍也没恐怖,没有恐怖也不会颠倒梦想了。

在短暂的人生里,要把这个工程给解决掉,这是很重要的。

往日诵的《金光明最胜王经》“空品”部分讲得很好,那才是我们生命中最大的财富。

我们生命中最大的财富是什么?

我们遇到佛了,佛的智慧还在世间,或说这世界的种种幻相最后都像泡沫,而佛的智慧坚固如金刚,佛慈悲到这个世界来拯救、唤醒我们,否则,轮回路上独来独往是很痛苦的。

一个修行开了智慧的人,“六道”悉知悉见同时又不为其所系缚,可任意去一道也可哪都不去,这就叫超出六道。

过去有些大德,临走时跟大家聊聊天,最后赋诗留偈一首,何其优雅!有的还请大家吃顿饭再走,我师父以前就亲近过一位这样的大德高僧,把同参道友请到他的寺院供了一顿斋,自己还到大殿里去主法,上完供后说“你们请用斋”,就把大殿门反关了;等饭后再来看,长老已走了。

生命何其自在!

真正的智慧就是脱离轮回

佛是三界的导师,是“胎卵湿化”四生的慈父。

你求财神,而财神是求佛的。佛来救我们这么大的生命课题若没看到,仅想在三界牢狱里去选择戴黄金、白银、铜铁的手铐,那有根本区别吗?

脱离轮回,才是真正有智慧的人该求的事情。

佛法是人类的整体智慧。在任何时代,人类都需要佛法的滋润、佛法的教育,你享受着人类智慧的整体成果,你生命的个体成长,从肉体到精神、心理的成熟,是绕不开的必经之路,是生命的终极意义。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传喜法师文章列表

人生的四尽与四不可尽

一、人生需谨记的四尽 一尽:尽孝 对父母要尽孝;人无...

《易经》智慧:人的命运,藏在这三个字里

时因时乘变,待时而飞 虎落平阳被犬欺,龙困浅滩被虾戏...

1元钱面前的人生态度

一天,在书上看到一道选择题,觉得很有意思,便把它带...

为什么要以「和」为贵

中国古代以和为最高的价值。孔子弟子有若说:礼之用,...

人生的祸福来自于因果

人在一生中往往有各种不同的遭遇,是祸是福、是苦或是...

能改变命运的是你自己

命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命运。 喜庆时,说很多好话,就...

一生中不必计较的20件事

1、吃亏:吃亏是福。 并非所有的便宜都值得庆幸,并非...

人之一生——六入缘触

缘触这是谈到他入到外面去,他就有一个接触,但是六尘...

【注音版】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普贤行愿品...

【注音版】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浴佛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城鹫峯山顶,与大苾刍众千...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

把自己变成黄金

慧日寺也是像梦一样,如梦的慧日寺,编织出一个我们精...

已闻佛法善思维 真心召请愿解脱

没有佛教,我们都轮回、轮回、无尽的轮回,活着就等于...

传喜法师:幻相非真,假名莫执

你看得见的摸得到的这恰恰是不真实的,你眼睛现在看到...

「施食」就像家里关着门做慈善

你提到的这个问题,许多人都有问到,其实施食的前提就...

【佛教词典】频申

【频申】 p1389 瑜伽八十九卷九页云:粗重刚强,心不调...

【佛教词典】迦当七论

即阿提沙七部论著之合称。包括:菩提道灯论、大乘庄严...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是一条发家的规律

杨荣,福建建宁人(现在福建建瓯),官职为少师。少师...

让目标看得见

这是一个流传很久的故事。几十年前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

道尚难办,何能污情染爱

参禅人,立志孤高,迥绝人世,只身孤诣;以道为侣者,...

【推荐】佛号要如何念

首先谈修行要有一个正确的心态,这心态就是四个字至诚...

圣严法师《放下的幸福》情绪管理智慧

简体版序:放下自己也放下别人 当恼人的情绪来袭时,...

回归本来面目的生活

在日常生活中,有的人为了自己的利益,卑躬屈膝地去讨...

释迦牟尼佛为何要教我们念阿弥陀佛呢

有人问:为什么释迦牟尼佛一代时教不说念释迦牟尼佛,...

有病痛的时候,如何身苦心不苦

问: 有病痛的时候,如何身苦,心不苦? 妙境法师答:...

大安法师:皈依十多年了怎么事事不如意

问: 我皈依佛法已经十多年了,事事不如意,倒霉透了...

《观无量寿佛经》图文解说

灵山嘉会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

平等、无求、无贪

在佛教讲平等,看一切众生平等,一切众生也都是佛,一...

将挑剔转为善用

在一个小小的同学聚会上,有个漂亮女孩在喋喋不休地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