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净宗文化理念有利世界和平

大安法师  2013/08/0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净宗文化理念有利世界和平

和平是人类幸福生存的前提,然自有人类以来,地球人却一直生活在战争的阴影与恐惧中,自上世纪短短的一百余年间,世界各地就发生了大大小小数百次战争。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武器的杀伤力也越来越大。目前全世界核弹头的数量剧增,其总爆炸能量相当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所使用炸弹能量总和的数千倍。

据有关实验测定,只要投放1000枚核弹,就可产生1亿当量的爆炸威力,造成可怕的核冬天,并最终毁灭这个地球上的人类。加之现代的生物、化学、激光等武器,其破坏性与杀伤力,较之于核弹头有过之而无不及。如果爆发第三次世界大战的话,地球人类或面临灭绝的危险。

要化解核子战争的灾难,就得改变人类的思维方式,将人类的思维方式从贪欲、掠夺、仇怨、自我中心的泥潭中拔出来,对此,净宗文化不失为一剂苦口良药。

释尊洞悉娑婆众生在贪瞋痴的驱迫下,会造作种种罪恶,“强者伏弱,转相克贼。残害杀戮,迭相吞噬。不知修善,恶逆无道。后受殃罚,自然趣向。神明记识,犯者不赦。”(《佛说无量寿经》)

这个世间的众生欺软怕硬,弱肉强食,冤对相克,凶残伤害,蛇能吞蛙,蛙食蚯蚓,伤生害命,广作不善。愚痴众生种下恶因,自然难逃苦报。生前感得怨怨相报的华报,命终堕入三恶趣(畜生、饿鬼、地狱)中,辗转其中,世世累劫,无有出期。世尊见此,以无尽悲心宣示佛法,欲令众生离苦得乐,教令吾人以慈悲心、平等心、公正心待人接物,以谦逊忍辱心来化解这个世界的厄难。众生一体,自他不二,利人正是利己,杀彼适成自杀。故应明因慎果,断恶修善,如是必得善果,天下太平。

诚如释尊所示:“佛所游履国邑丘聚,靡不蒙化。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佛说无量寿经》)

可见,净宗文化理念,大有利于世界和平之缔造,并与我国儒家“和为贵”的思想,有异曲同唱之妙。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一句弥陀最方便

一句弥陀最方便 不费工夫不费钱 但求一念无间断 何愁...

高贤已随佛西去,佳话留以励后学

莲池大师《西方发愿文》中的手摩我头,衣覆我体这句话...

四十八大愿——(第3愿)各得真金色身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悉真金色者,不取正觉。 意谓:...

黄豆替佛珠,念佛供养两不误

【原文】 僧有募化施主黄豆,每念佛一声,过豆一粒,一...

临终助念遭亲属反对,应该如何应对

问: 作为佛弟子,父母去世应以佛教方式助念送往生,...

持戒念佛,万缘放下

今天讲:持戒念佛。 因为《观无量寿佛经》讲过,若人...

净土得遇之难

佛化众生,随机所感,唯众生善根深厚,方能感动佛陀诞...

心出家的圆融法师以礼佛念佛为终身的修持

圆融法师的往生故事...

【注音版】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地藏十轮经...

早课(朝时课诵)

●大佛顶首楞严神咒 南无楞严会上佛菩萨(三称) 妙湛...

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

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三十三天...

【注音版】地藏菩萨本愿经

根据弘化社《地藏菩萨本愿经》流通本印本校对注音。...

大安法师:如何恒顺众生

我们为什么要恒顺众生?是由于众生跟我们同体,我们要...

为什么佛要示现涅槃

《法华经》讲,为什么佛要示现涅槃?佛可以长久住世,...

大安法师:西方净土的成立原理

净土宗经典对西方净土成立的原理与相状,有着虽简约但...

往生西方,如出粪坑监牢,何可怕死

我们在世间,犹如蛆在粪坑里,囚在监牢里,苦得了不得...

【佛教词典】次第

次第者,谓于因果一一流转,假立次第因,果一一流转者...

【佛教词典】六祖

(一)禅宗六代祖师之统称,即达摩、慧可、僧璨、道信、...

佛为我们揭开了这个惊天秘密

一、揭秘之说 佛在本经中告诉我们法界中还有一个极乐世...

事持和理持的差别在哪里

所谓的事持和理持的差别在哪里呢?并不是在念与不念,...

转五浊而成清泰

【疏文】 上言灵明湛寂之体,本无清浊向背,毕竟平等,...

【推荐】因地时有菩提心的摄持,所以每个法都坚固

我们以前没有发菩提心,是活在个人的欲望中。我们为什...

你就是佛啊!

《六祖坛经行由品》中,讲述了六祖大师得法的过程,靠...

证严法师:孝的真谛

做人要饮水思源:生命从何而来?人生如何成就?能知恩报...

把「六和敬」精神落实到企业管理

六和是佛教的管理学 据经典记载:两千多年前,佛陀身旁...

【推荐】人生只有一个结果,就是没有结果

我们一定要视之为身世无常,幻缘虚假,这是一种无常败...

从厌离心启发菩提心

发菩提心我们天天谈,那怎么下手去发呢?善导大师给我...

中国佛教僧人的称谓

为了随顺中国传统文化的名讳、礼仪,中国佛教僧人的称...

空观脱离过去,假观创造未来

龙树菩萨《中观论》有一个偈颂: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

念佛的七大误区

一、坚决不许打饿七 民国二十五年(一九三六年),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