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中国佛教僧人的称谓

月悟法师  2013/10/2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中国佛教僧人的称谓

为了随顺中国传统文化的名讳、礼仪,中国佛教僧人的称谓也很复杂。

法名:从出家那天开始,剃度师父就给你取法名,法名是出家人的第一个称谓。从古至今,高僧的法名往往不为人所知,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名讳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名讳,直称他人姓名是很不礼貌的。直称他人姓名大致有三种情况:

(1)自称姓名或名。如“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

(2)用于介绍或作传。如“遂与鲁肃俱诣孙权”,“柳敬亭者,扬之泰州人”。

(3)称所厌恶、所轻视的人。如“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出家人统一姓释(释迦牟尼佛的释),法名是出家人的第一个称谓,一般也只能用于自称、介绍或作传。作传时,还得在法名前加“讳”。现在,不讲究了。

称字:出家受大戒,仅有法名不够,剃度师父再给你取字。对他人,称字不称名,是有礼貌的称谓。如,天台宗第四十三祖谛闲大师,名古虚,号卓三。谛闲是大师的字。

名、字并称:作传时,可以将高僧的名与字并称,字放在法名的前面,以谛闲大师为例,称“谛闲古虚大师”。或在“字”的后面,加上“法名”的下字,称“谛闲虚大师”。中国佛教僧人的法名,与传法世系、剃度字派有关。上字表师徒辈分,佛教徒对他人敬称自己的依止师父为上某下某法师。笔者的法名“月悟”,上字“月”。上字“月”的剃度恩师,是上字“式”。上字“式”的剃度恩师是上字“静”。下字较比上字不重要,主要为区别师兄弟法名。

尊称:也叫敬称,是对对方表示尊敬的称呼。高僧的出生地、居住地、居住寺院,其名称都可以作为对高僧的尊称。如,天台宗实际创始人智者大师,尊称为天台大师,因为大师长期隐修于浙江省天台县天台山。天台宗第五祖灌顶大师,尊称为章安大师,因为大师出生于临海章安(今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章安街道陈宅村)。天台宗第九祖湛然大师,曾住常州妙乐寺,讲法华,尊称为妙乐大师,大师之《法华文句记》称为妙乐记。《观心略要集冠注》曰:“吾山先哲皆指湛然尊者云妙乐大师。相传云:妙乐,寺号也。” 大师是常州晋陵荆溪(今江苏宜兴县)人,也尊称为荆溪大师。

尊称、字并称:尊称放在字的前面。如,天台宗第九祖荆溪湛然大师,荆溪是尊称,也是大师出生地。湛然是大师的字。

称“号”:僧人的号,大致有三种情况:1、接受法卷时,法师父依照宗派传承字派顺序取号。2、依止师父取号。3、自取法号、别号,如,弘一大师的别号很多,晚晴、二一老人等等。

名、号并称:作传时,可以将高僧的名与号并称,“号”放在法名的前面,以明末禅宗高僧密云禅师为例,称“密云圆悟禅师”。或在“号”的后面,加上“法名”的下字,称“密云悟禅师”。圆悟是禅师的法名,密云是禅师的自号。

敕号:帝王颁赐称号。如,天台宗实际创始人智者大师,法号“智顗”,字“德安”。世称“智者”,乃隋炀帝(当时为晋王)敕封之尊号。

谥号:古代帝王或大官死后评给的称号。有的高僧圆寂后,也有谥号。如,天台宗第九祖湛然大师,吴越王追谥“兴道尊者”。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知识文章列表

佛教如何解释各种梦境

我们做了各种梦以后,心里就会牵肠挂肚,想要找人来解...

法名太多用哪个合适

问: 弟子在寺院大皈依时起了个法名,依止师父又起了...

初学佛者应先从什么书开始学习

问: 初学佛者看什么书?请教尊敬的法师,初学佛者应...

「施主」有何含义

施主,即檀越。佛教对布施者的敬称。指施舍财物给佛寺...

印光大师法语菁华

第一集 1、世之变乱之由奚在乎?一言以蔽之,众生贪...

做人不痛苦?那是火宅啊

问: 西方极乐世界固然很好,但我也很珍惜现在。虽然遇...

佛教是逃避现实的避世宗教吗

曾经有一个去过非洲的人问我,佛教是否是逃避现实的避...

放下屠刀就真的能立地成佛了吗

在日常生活和影视剧作品中,我们经常会听到一句话放下...

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大慈大悲悯(mǐn)众生,大喜大舍...

十小咒注音版

1、如意宝轮王陀罗尼 南(nan)无(mo)佛(fo)驮(tuo)耶(...

佛说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阿难说:「闻如是。」 阿难白佛言:「有人事佛得富贵...

【注音版】梵网经菩萨戒本(诵戒专用)

梵网经菩萨戒本(诵戒专用)...

五浊是哪五个

《桃花源记》中有这样的描述: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

五逆十恶

五逆 所谓五逆罪,是指杀父、杀母、杀阿罗汉、破和合僧...

佛陀座下的七众弟子

(1)优婆塞: 汉译为清信士、近事男、近善男等,即是...

天台八教丨三藏教

智者依据《涅槃经》将佛说的一切经典在内容分为四个部...

【佛教词典】感应

感是感召,应是应现,意谓众生有感,佛就有应。...

【佛教词典】黑山

(一)禅林用语。原为俱舍论卷十一所载,南赡部洲之北,...

大小乘在思考上有何不同

我们如果读《阿含经》,或者你去读大乘的经典,比如说...

念佛对治恶业障道

恶业障道发相,亦有三种:一沉昏闇蔽障、二恶念思惟障...

比丘供塔得佛授记

有一次,释迦牟尼佛告诉阿难:过去有佛出现于世,名为...

百食一味的故事

今天开始我们要讲一些,既然是道场嘛,就是讲一些入道...

兜率净土与极乐净土优劣之差异

求生弥勒兜率净土与求生阿弥陀佛的极乐净土却大有优劣...

略述禅者悟后是何光景

悟前与悟后,从事相看并无甚区别。人人鼻直眼横,个个...

听闻正法的功德利益

龙树菩萨在其《听闻集》中写道:多闻能知法,多闻能远...

因为不知道,所以勇敢

一个下雪的晚上。农村有户人家,半夜里有人敲门。主人...

一根既返元,六根成解脱

圆破色阴超劫浊 在整个五阴的对治当中,第一个所要对治...

食肉是人类既残忍又自残的贪欲

美国素食者协会调查显示:粗饭素食在美国渐成风尚,全...

无意义的悬想是一种自我损耗

立志用功,如种树然。方其根芽,犹未有干;及其有干,...

圣严法师《缘的种类》

缘又可分为四种:因缘、次第缘、缘缘、增上缘。因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