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深信切愿即无上菩提

大安法师  2014/01/0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深信切愿即无上菩提

“菩提”,是“觉”、佛果的意思,即“无上正等正觉”或“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之谓。“心”是能发之愿心。“菩提心”即是众生在生死轮转当中发起的一念要成佛的心。通俗来说,就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但是,把这一念菩提心真诚恳切的发出来,是非常不容易的。因为无量劫以来,我们都是发求名、求利、求五欲、争强好胜等等五欲六尘之心。所以,要在我们凡夫染污的心里面发一念求佛果的心,很不容易。正因为不容易,它才非常珍贵、功德甚深。

通途的菩提心,具体体现在菩萨四弘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四弘誓愿是从“苦集灭道”四圣谛升华出的菩萨精神。首先,依苦谛发“众生无边誓愿度”的大愿。我们观照到众生在八苦交煎里挣扎,在苦海中沉沦,而自己也是苦难众生的一员,所以就誓度无边众生。其次,观察众生在苦海里受八苦交煎的原因是在于他的烦恼。贪瞋痴慢疑乃至无量的烦恼,是导致我们苦难的原因,所以依集谛发出“烦恼无尽誓愿断”的大愿。

第三,观照在我们的烦恼生灭相中有常住真心,具常乐我净之妙德,乃吾人自性本具的涅槃。是故依灭谛发“佛道无上誓愿成”的誓愿。最后,要成就这灭谛的佛道,要有方法。这个方法不仅是为了度自己,也为度一切众生入涅槃城。所以要依道谛发“法门无量誓愿学”的愿。证知菩萨四弘誓愿,是从世间的因果——“苦集”,和出世间的因果——“灭道”升华出来的。

对净土宗而言,“深信切愿即无上菩提”(蕅益大师语)。“厌离娑婆,欣求极乐”就是菩提愿。由于观照到众生八苦交煎以及烦恼是苦难的原因,由此生起“厌离娑婆”之心。为了学无量法门,成就无上佛道而“欣求极乐”。可见净土宗“厌离娑婆,欣求极乐”的愿,完整地包含着通途教法的四弘誓愿。体现了净土法门竖与一切法门浑同,都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但横又与一切法门迥异,净土宗的菩提心更为单刀直入,具足信愿就是菩提心。诚如善导大师所开示:“唯发一念厌苦,乐生诸佛境界,速满菩萨大悲愿行,还入生死普度众生,故名发菩提心也。”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净土不摄非人

非人不是指鬼神咯,是指这个非人行没有人的道德行为!...

「做事不一定要发心,发心一定要做事」对吗

问: 有老师父开示说:做事不一定要发心,发心一定要...

一门心思先看净土经典

一般的人,特别是对于有文化程度的人,一接触佛教,就...

「专修」和「杂修」的划分

善导大师讲的这个专修和杂修的情况,确实善导大师讲专...

念佛人断气后遭遇违缘能往生吗

问: 末法众生若命终、未命终,家中眷属即为其穿衣,...

真心求净土者,勿忧临终之退悔也

【原文】 一人问:释迦如来以足指按地,即成金色世界。...

病来哪得心无苦,梦里焉知身在床

病来哪得心无苦,梦里焉知身在床 进一步用生病来看,病...

关于念佛助念法器的开示

第一个环节,叩磬人员的岗位责任和注意事项,引磬是佛...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夫满教难思,窥一尘而顿现;圆宗叵测,覩纤毫以齐彰。...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

【注音版】大佛顶首楞严经五十阴魔章

楞严经五十阴魔章...

妙法莲华经

妙法莲华经弘传序(唐终南山释道宣述) 妙法莲华经者...

真有极乐世界吗?没有见过无法相信怎么办

世间上没有见过而真实存在的东西太多了。你见过孔子吗...

心佛众生一体之圆顿法义

疏文: 心、佛、众生者,经云: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

如何快速对阿弥陀佛产生坚定不移的信心

问: 如何快速地对阿弥陀佛产生坚固的信心,内心深处...

如何理解《金刚经》的「无」与《无量寿经》的「有」

问: 我修净土宗念佛,但一日初闻《金刚经》后,虽然...

【佛教词典】信心(二)

信心者,信受所闻所解之法无疑心也。能深信乐诸法实体...

【佛教词典】猕猴池

(地名)又作猕猴江。在毗舍离国庵罗园之侧。佛在此处...

十六个方法缓解你的压力

面对目前的工作与生活,你是否感觉到快要被逼疯了,来...

恩爱别离怨憎合会,此皆为苦无有欢乐

往昔,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时,城里有一位长...

能克制自己,过于胜他人

能克制自己,过于胜他人;若有克己者,常行自节制。─...

素食之妙

当今素食话题越来越热门。或为健康,或为环保,或为保...

四十八大愿——(第25愿)菩萨演一切智愿

设我得佛,国中菩萨,不能演说一切智者,不取正觉。 我...

「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的涵义

问: 请解说《观经》中佛告阿难,汝好持是语。持是语...

为什么要给心灵背负重担

曾经看过一幅漫画,名字叫《新进化论》,漫画分两部分...

能够远离财色,就超脱了世间种种苦果

经文:若有断者,名菩萨行,名真持戒,名为贤士,名佛...

修行人每天有几件事不能忘记

做为一个修行人,每天有几件事不能忘记,就是佛教讲的...

付出善良总会有回报的

每当我们在电视屏幕上看到那活泼可爱,栩栩如生,趣味...

【推荐】机深祸深,量大福大

古人说机深祸深,量大福大,劝诫世人要有一颗宽容之心...

圣严法师《如何去烦恼,得心安》

现代人的寿命比古代人长,一天走的路,看的书、写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