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如何快速对阿弥陀佛产生坚定不移的信心

大安法师  2015/07/0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问:如何快速地对阿弥陀佛产生坚固的信心,内心深处潜意识对阿弥陀佛不再有一丝一毫的怀疑?在凡夫位,能够完全断除疑根吗?

大安法师答:没有多生多劫的净土的善根,你想对念佛法门产生坚定的信心,还是不容易的。我们仔细地拷问自己,其实我们念阿弥陀佛的时候,有意识和无意识里面都会产生怀疑。这个怀疑不是你故意出来的,就是这个念头会冒出来。念阿弥陀佛,忽然冒一个:真有阿弥陀佛吗?真有西方极乐世界吗?极乐世界真有那么庄严吗?因为我们与生俱来的根本烦恼当中,怀疑是其中一种。在世间法当中我们都充满怀疑,那对于这个出世间不可思议的景象——根本不是凡夫的知识、经验、常识范围的里面的东西,全体是佛的境界的东西,产生怀疑应该是大部分人都有的,只不过是程度浅深的问题。

那么我们现在或半信半疑,或多疑少信,比较好的是多信少疑。哪怕你是多疑少信,但是你能够听话,去念,那念佛的过程当中——这些怀疑都不是靠逻辑思维去想“我要断”就断的,得阿弥陀佛的光明智慧的注照。这个断疑生信也得要靠阿弥陀佛的力量,名号当中的智慧光就是来帮我们来断。因为你的怀疑说明没有般若智慧嘛,那般若智慧的光明呈现出来,这个疑根才能断的,才能深知心佛众生等无差别,阿弥陀佛跟我们同体,法界存在极乐净土、阿弥陀佛,那是不会有丝毫的问题。这些是你的般若智慧的光明现前,怀疑的黑暗才没有。

所以,现在你不要去想我有没有坚固的信心,我的坚固信心多少,它的指数有多少,它有时候很难量化的。你说怎么能够不再有一丝一毫的怀疑,一般来说做不到。但是,也没有关系。在上品下生当中,你看《观经》所表达的,那个念佛人在那个时候看到阿弥陀佛现前了,他还有点怀疑——这是真的还是假的?是不是梦中的?佛这时候还要亲自说一句话:“我来迎汝”。

一听我来迎汝,这下他踏实了。那为什么佛会说这句话?佛就知道他内心深处还有点不相信,才说我来接你。所以,这就会有所谓的边地疑城。但我们尽量断除疑根,但你有多信少疑,还能够积极地念,还能求往生,你只要往生,哪怕往生在边地疑城,也是横超三界了。因为疑城里面也最多五百年,他就能出来。

所以你也不要去谈什么快速不快速,多对“净土五经”、祖师的著作长期熏修,对厌离娑婆、欣求极乐要加深它的观照,再就是要多执持名号。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精进修为何更容易出业障呢

问: 为什么精进修时,反而比平淡修时易出业障呢? 宏...

慧律法师《净土心要》

现在翻开一百一十一页,往生居士第三,清朝甘露寺,江...

星云大师《从佛教各宗各派说到各种修持的方法》

各位法师、各位护法居士: 今天各位到这里来听佛法,...

四十八大愿——(第7愿)皆得天耳彻听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得天耳,下至闻百千亿那由他诸...

往生到极乐后的正报身心相貌

我们看第十七,乐如漏尽愿。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所受...

为亡者助念的功德利益

一、一个人之寿命长短及其价值,并非以活了多少岁月来...

不信净土的人有这四种特点

那怎么样才能信净土法门呢?前面的偈颂谈到多生多劫以...

星云大师《如何在大众中相处》

常听人说:做人难!人难做!难做人!在社会上和大众相...

佛说八关斋经

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

佛说食施获五福报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

【注音版】佛说四十二章经

(龙藏本)...

【注音版】僧伽吒经

僧伽吒经...

以折摄二门令起厌欣

原文: 激扬生死凡夫令起欣厌者:以诸众生沉迷自性,甘...

念佛不妨碍我们日常的工作

念佛一法可以渗透到我们的行、住、坐、卧里面,你走路...

持戒对念佛往生的意义

若人无善心,不得闻此经,清净有戒者,乃获闻正法。 曾...

神通为何不能保人平安

有一信众问我:听说佛陀的弟子大目犍连是被外道杀害的...

【佛教词典】证

(术语)无漏之正智,能契合于所缘之真理,谓之证。胜...

【佛教词典】象牙华

(譬喻)谚言象闻雷则牙上生华。涅槃经八曰:譬如虚空...

吉凶谁来定

人到了迷惘的时候,就会想要算命卜卦,求神问路。签条...

梵天问道

有一天,佛陀在只园精舍说法,大梵天主从天而降,来到...

依他净土与诸方净土

我要告诉大家,《莫到老来方修道》系列,你一定要连续...

持戒念佛,万缘放下

今天讲:持戒念佛。 因为《观无量寿佛经》讲过,若人...

微缕供佛,得成佛道

佛告舍利弗,菩萨摩诃萨为求无上佛菩提,精勤修学布施...

轮回真相与处理方法

众生有两种缘起。佛陀在大乘经典中,把我们生命的缘起...

佛说不敬论说师长长短的果报

阿难问佛陀:世尊,若是有比丘,对他们的老师或和尚,...

昙鸾大师的往生故事

昙鸾大师,是魏朝时代雁门人。在他年轻的时候,曾上五...

出家后的四种修行法

出家中就有三种分别,一种是出世俗的家,我们现在的辞...

慧律法师《往内在寻找自性》

开悟不是从外在找寻,而是不断观照内心才有可能获得的...

怎样得到观音菩萨的感应,使事情能够如愿呢

端坐普陀常入禅,众生有叩遍垂怜; 欲知感应玄妙义,试...

谦卑的力量

谦卑的力量,不在于形体的大小、气势的强弱,而是用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