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真心求净土者,勿忧临终之退悔也

莲池大师  2019/02/1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真心求净土者,勿忧临终之退悔也

【原文】

一人问:“释迦如来以足指按地,即成金色世界。佛具如是神力,何不即变此娑婆土石诸山秽恶充满之处,便成七宝庄严之极乐国,乃必令众生驰驱于十万亿佛土之迢迢也?”噫!佛不能度无缘,子知之乎?净缘感净土,众生心不净,虽有净土,何由得生?喻如十善生天,即变地狱为天堂,而彼十恶众生,如来垂金色臂牵之,彼终不能一登其阈也。是故刹那金色世界,佛摄神力而依然娑婆矣!

又一人问:“经言至心念阿弥陀佛一声,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斯言论事乎?论理乎?”噫!经云:“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又云:“礼佛一拜,从其足跟至金刚际,一尘一转轮王位。”今正不必论其事之与理,但于“至心”二字上着倒,惟患心之不至,勿患罪之不灭。事如是,理亦如是,理如是,事亦如是,何足疑也。

又一人问:“有人一生精勤念佛,临终一念退悔,遂不得生。有人一生积恶,临终发心念佛,遂得往生。则善者何为反受亏,而恶者何为反得利也?”噫!积恶而临终正念者,千万人中之一人耳。苟非宿世善根,临终痛苦逼迫,昏迷瞀乱,何由而能发起正念乎?善人临终退悔,亦千万人中之一人耳。即有之,必其一生念佛悠悠之徒,非所谓精勤者。精则心无杂乱,勤则心无间歇,何由而生退悔乎?是则为恶者急宜修省,毋妄想临终有此侥幸。真心求净土者,但益自精勤,勿忧临终之退悔也。(莲池大师 竹窗随笔

【演莲法师译文】

有一人问:“据佛经上说,释迦如来用足指按地,即时三千大千世界皆成金色世界。佛既具有这么大的神力,为什么不把这娑婆世界土石诸山、充满秽恶的环境,当下变成七宝庄严的极乐国,何必令众生奔赴于远隔十万亿佛土以外的极乐国呢?”我答:佛不能度无缘,你知道吗?必须要有净缘,才能感生净土;众生心不净,即使有净土,凭什么理由得生?譬如修十善,能感生天的果报,自然可以变地狱为天堂;但那些造十恶的众生,即使如来垂金色臂牵引他们,他们照样还是不能登上天堂的门坎。是以佛当时虽以神力化此土为金色世界,但因众生心不净,刹那之后,依然还是娑婆。

又有一人问:“据《观无量寿经》上说‘至心念阿弥陀佛一声,能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这句话是论事呢?还是论理?”我答:《法华经》谓:“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又《万善同归集》言:“礼佛一拜,从其足跟至金刚际,一尘一转轮王位。”你今大可不必去探讨它是论事或是论理,只要于“至心”二字上着力,只愁念佛不至心,不愁罪业不除灭。事是如此,理也是如此。理如此,事也是如此,没有什么可疑虑的。

又有一人问:“有人一生精勤念佛,到了临终,只因一念退悔,便不能往生。有人一生积恶,到了临终,才发心念佛,就能往生。这样看来,行善的人为什么反而受亏,积恶的人为什么反得便宜?”我答:一生积恶,到临终能够提起正念的,大概千万人中不过一人而已。如果不是宿世善根深厚,临终时痛苦逼迫,神智昏迷错乱,如何还能提起正念呢?一生积善念佛的人,到临终而生退悔,这也是千万人中极个别的。假如有这样的人,必定是一生念佛悠悠之徒,决不是所谓精勤念佛的人。因为精则心中没有杂乱,勤则心中没有间歇,怎么会生退悔呢?因此我劝那些平生作恶的人应该及早修省,不要妄想到临终能有这种侥幸。真心求生净土的人,只要自己更加精勤念佛,不用担心临终会生退悔。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莲池大师文章列表

【推荐】临命终时永远记住一句话:往事不堪回首

诸位!我们一定要知道,你平常不管怎么用功,临命终永...

印祖举往生事例示人死六验

张福泉婶母刘氏,生性淳笃,是其宿根。及病而信福泉宗...

彼方殊胜事无穷,依正由来总不同

彼方殊胜事无穷,依正由来总不同 彼方就是指阿弥陀佛的...

理一心不乱 西方即在目前

既得一心不乱,始知莲华行树,种种庄严,并非心外。何...

你不是来哭的,你是来念佛的

我们看受阴的魔境。就这个人,彼善男子,当于此中得大...

天天听佛号,也有大功德

无锡念佛的人逐渐增多。有个人烧得一手好素斋,凡是有...

阿弥陀佛时时刻刻都在护念着我们

今天和太太(指奶奶的母亲,系我们当地的习惯称谓)通...

浊乱恶世成就易往却非易

宜各勤精进,努力自求之。必得超绝去,往生安乐国。横...

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时称...

【注音版】华严经净行品

(印光大师校印本)...

佛说十善业道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

【注音版】暮时课诵--单日

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

执我与离我

修法从身求者,犹如泥里淘金,煮黄沙求浆粥,无一法可...

脱离不了过去,就失掉了未来

大乘佛法成就清净之后,他要产生愿力,这个就是修假观...

【推荐】人生迷茫时,向圣贤借一点智慧

一、向孔子学习谦虚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 过于自...

整个《法华经》譬喻品就讲这两件事

这个地方是第一个,火宅喻。其实火宅喻是包括了两个部...

【佛教词典】发愿

(术语)发起誓愿也。阿弥陀经曰:应当发愿生彼国土。...

【佛教词典】生差别

生差别者,谓于如来大集会中生故。...

在名利的海上航行

清朝的乾隆皇帝下江南,到了镇江的金山禅寺,由住持法...

胡松年居士往生公案

信愿行三资粮中,愿是一个中间环节。当这种强烈的愿望...

买枸杞子别贪「色」

很多人觉得这个枸杞子颜色暗红不鲜亮,没卖相。其实不...

本玄法师传奇:五个女人都想诱他失身但都失败

本玄法师,号妙圆,俗名李善忠,甘肃省武山县杨河乡西...

分别名相不知休,入海算沙徒自困

《大报恩经》里面,善友太子到海中取如意宝,要满众生...

莲宗故事

(一) 这次我要讲的专题是《莲宗故事》。首先讲清朝...

「心与佛合」才是真正的善人

念佛之人,必须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

星云大师《夫妇相处之道》

随着佛教徒人口的增加,近年来有一些年轻的男女,到寺庙...

【推荐】千般装点,只为半寸之眼;百种音乐,只为一豆之耳

【原文】 千般装点,只为半寸之眼。百种音乐,只为一豆...

不吃肉能获得足够的营养吗

许多人在考虑要吃素时总会担心:如果不吃肉,能获得足...

只有大慧根者才可熏习禅宗求得明心见性吗

问: 是不是只有大慧根者才可熏习禅宗求得明心见性?...

相信六道轮回会给我们什么样的观念呢

六道轮回确实是我们业力凡夫的真实的生命现象,但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