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十二因缘法

大安法师  2015/10/1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十二因缘法

作为修行人应当知道十二因缘法——缘起法的真理。我们生命的轮回,流转门是什么现象?烦恼是怎么产生的?这就必须要了解十二因缘法。

十二因缘法所展开的众生之烦恼、业力、苦果,通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它非常明晰地把三世两重的因果法则表达出来。大小乘法都会讲十二因缘法,并且它通藏、通、别、圆四教。

十二因缘法是: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忧悲、苦恼。这就是流转门所表达的缘起法。

“无明”缘“行”,“无明”,顾名思义即不明白,由于我们多生多劫的烦恼、愚痴,内心很暗冥,就是无明。

我们的本性是妙明本觉之性,本身是无量光。那怎么变成无明的呢?就是于分别执著,一念妄动生起了主客体,能、所的对待,把本具的光明给遮蔽住了。

无明又有业相、转相、现相。一念无明生三细相,境界为缘长六粗,就使我们越来越在迷惑颠倒当中打滚了。《楞严经》中说“销我亿劫颠倒想”,亿万劫来我们都是迷惑颠倒的,无量的颠倒见啊!所以轮回之根源就是我们烦恼愚痴所产生出来的“无明”。

“缘”是生起的意思;“行”是我们由于愚痴昏暗,宿世所造的业。这行蕴,如急流水。

“行”缘“识”,“识”就是阿赖耶识。我们阿赖耶识里是带有着欲望的——最初的妄念,当看到父母交合的情形就好像看到了一束光,神识马上过去,并产生一种排斥——同性相斥。如果它对男根感兴趣,就会自然地排斥它的母亲,自居为一个女人,产生一种快乐觉受。父母的精血一出来,神识马上就昏迷,坐胎了,成为女孩;反之,如果神识对女根感兴趣就会变成男孩。由此可见,生命就是由业力所生起的神识来投胎产生的。

“识”缘“名色”,“名”就是精神现象;“色”是色法。“名色”就是六根。意根是名,眼耳鼻舌身是色,这叫名色。神识过来以后,人的六根就成形了。

“名色”缘“六入”,“入”是一种本能地要向外奔驰的生命能量。是指出生之后“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必定会入到“色声香味触法”六尘里去,就叫“六入”。有很多人做不到在家安静地呆半天,非得要到街上去眼睛看看这个、耳朵听听那个,才会觉得充实。就是因为他的六根一定要入到六尘里,才觉得舒服,这就是“六入”。

所以一个人要修心养性、回光返照、关心自己当下的念头,是不容易的。因为我们与生俱来都是关心外在的东西,很少关心自己当下这一念,很少关心己灵。应该关心的不去关心,不应该关心的细枝末节却很关注。我们生命中就带着这种习气,是谓“名色”缘“六入”。

“六入”缘“触”,“触”是指名色对外界的接触。人在三岁四岁时,对于六尘没有很强的辨识能力,无知,只能是接触。接触得舒服就很高兴,接触得不舒服就哇哇哭,是一个直觉反应。

“触”缘“受”,“受”是人的感受系统,能知道一点冷热好歹了。人长至五六岁到十二三岁时的少年阶段,认识能力也在逐步提高了。对六尘所带来的苦受、乐受、不苦不乐之受的感觉,有一种领纳、接受、辨别的能力,就是“触缘受”。

“受”缘“爱”,“爱”,贪爱。当人到了十四五岁至十八九岁的青年时期,能够辨识一些事物时,贪爱之心就上来了。六根一接触六尘,马上就贪恋执著这些声色货利,生起了爱心。看到钱他觉得钱很有用,就想怎样能得到;看到漂亮女人,就想怎样去追求。这是“受”缘“爱”。

“爱”缘“取”,“取”,获取。人到了二十岁之后,既然贪爱之心起来了,他就想要得到。贪欲心越来越炽盛,不得到誓不罢休,千山万水都要去追求,驰求不息;做生意摔倒了爬起来,再去努力挣钱;追求女人,把自尊心放在口袋里,一定要得到。这就“爱”缘“取”。

“取”缘“有”,“有”就是欲界、色界、无色界之三界——三有。在恣意驰求获取外在事物的过程中,肯定会造业——善业、恶业、无记业。因为造做就会产生一种业力,自然就会感召来世在三界生死轮回的果报。这是“取”缘“有”。

“有”缘“生”,“生”就是随着业力,未来之世又要投生到六道里继续轮回。

“生”缘“老死”,有生就必然会有衰老、死亡。“老死”就是未来之世。死亡的过程很痛苦,如生龟脱壳。很不想死,却非得要死,使人充满了忧悲苦恼。

十二因缘就这样展示了由于过去世的无明、行、识,感招来今生的名色、六入、爱、取、有,又继续招感未来世的生和老死。这就是三世两重的因果。

通过三世两重因果的表达,十二因缘为我们展示了生命轮转的事实。而且这种轮转是不断地循环,无有休止。这就是生命轮回的真相——流转门。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佛号要念出一个味道来

我们往生极乐世界,蕅益大师说:没有平时的正念,绝无...

坐胎的过程宛如地狱非常痛苦

我们往昔的业力,由于一念阿赖耶识都有贪爱的种子,所...

常在燃烧中,何喜何可笑

我们在修学菩萨道的过程当中,我们第一个工作就是要发...

阎浮提众生举心动念都是罪

那谈死亡问题,生命的终结一定要从他的一生的过程去谈...

深心誓出爱欲海,念佛顿断生死流

人身难得而易失,三途时长而苦重。 深心誓出爱欲海,念...

看清内心的种种烦恼

人有种种烦恼,烦就是烦闷、烦扰;恼是恼乱、热恼。烦...

无论何等根性,均可了生脱死,以仗佛力故

原文: 若真知佛力,自力之优劣,则断不至犹执着于唯究...

佛弟子最大的事情是什么

在《法华经》里面佛陀告诉我们,释迦佛以一大事因缘出...

瑜伽师地论(100卷)

瑜伽师地论卷第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

【注音版】朝时课诵

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

悲华经

悲华经卷第一 转法轮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

【注音版】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普贤行愿品...

内心深处要厌离到彻骨彻髓

为什么净土法门讲信愿?这个愿就是厌离娑婆。这厌离娑...

念佛的感受及心路历程

问: 想听师父分享现今念佛时的感受,及师父念佛的心...

一心念佛的「一心」是什么含义

在无量劫的轮回当中,人身难得,佛法难闻,净土难信。...

大安法师:知道自己的念头-念佛

在东林寺我们常常会有百万佛号闭关出来谈体会,这一两...

【佛教词典】金刚峰日

(术语)依七曜与二十八宿配合而生之吉日名。例如月与...

【佛教词典】异部宗轮论

(书名)世友菩萨造,唐玄奘译,一卷。萨婆多宗之所传...

最轻松的方式还是诚实

鲁宗道是北宋大臣,在他住处旁有个著名的仁和酒店,店...

圣严法师:慈悲没有敌人

可怜人、同情人、原谅人、爱护人、关怀人等,都可以算...

做命运的屈服者还是创造者

第一种、命运的屈服者。 他的心跟外境接触时心随境转,...

你对「感受」还看得很重,你就不可能离开三界

我们开始不再随顺我们的感觉而走,我们一个修行者,你...

苦从何来

有一次,有人问隆波田禅师,怎么解释苦。隆波田禅师拿...

不计较与肯吃亏

受人羞辱、亲人离世、三餐不济,因而烦恼,这是合理的...

择正业而活命

第一是选择远离杀业的事业。 远离杀业,就是不杀生,不...

悲智等运 严土利生——惟贤法师谈「人间佛教」思想

3月2日,中国佛教协会在北京友谊宾馆召开了会长扩大会...

业果和定业能不能转?

在《地藏经》第一品里有一个问题,业果能转不能转?定...

「当处出生,随处灭尽」是什么意思

整部《楞严经》的修学重点,就在破妄显真。那么在整个...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修行就像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修行人每天都在与自己的...

圣严法师《办公室哲学》

通常,一个办公室里总是有不同部门的人在一起工作,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