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佛用什么态度来对待众生呢

大安法师  2016/01/1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佛用什么态度来对待众生呢

针对我们这些背性、遭苦的众生,佛是用什么态度来对待的呢?佛在同体的心性当中,跟一切众生,无论是有情和无情都是同体的。

当佛在成佛的那一刻,他现量见证的一切都是佛。所以佛在跟一切众生同体的心性当中,圆成了他的佛果的时候,虽然是在享受涅槃法乐,但他并没有在那里独享他的法乐。

由于他现量亲证跟一切众生同体,所以众生在遭苦、遭受六道轮回的剧苦之时,佛就生起大悲心。有同体他就有悲心,悲是拔苦,拔苦为悲。

就好像父母看到子女在生病的时候,甚至得绝症的时候,父母是不是很悲伤啊?他还能够去卡拉OK吗?他还能够自己一个人去旅游吗?他一定会念念想着如何让自己的子女病好啊!

子女生病就好像自己生病,恨不得把这病移到自己身上来,这是感同身受的天性相关,这是同体的悲心所致。

无缘大慈,由于佛是证到空性产生的大慈心,慈就是给一切众生安乐,慈以予乐。

为什么叫无缘呢?由于在这种空性当中,大平等的胸怀出来了,就不会区别对待:这是跟我有缘的,这是跟我无缘的。有缘的,跟我有亲属关系的,我对他好一点;冤家对头我对他坏一点。佛没有这些,他对一切众生都是大平等的胸怀,这就是无缘大慈。

我们要了解,为什么诸佛如来要不断地示现到这个世间,八相成道救度我们?就是出于这两句话,就是由于佛有“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他不得不来,一定要来。也唯有把这两句话把握住了,我们才了解什么叫宗教精神。

在世间一般的价值观当中,认为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他对我好一定会有目的。但是佛法的精神告诉我们,就是有无条件的爱,就是有超越交换条件的慈悲、奉献。

为什么呢?同体!只有从同体的角度,我们才了解宗教的精神就是无条件的仁爱,不讲交换的慈悲,完全自我牺牲的奉献,这就是菩萨道精神。

诸佛在常寂光的状态当中,以他同体无缘的大慈悲心,每个念头都在忆念我这个苦恼的众生。

我们众生都心有分别,为什么很难理解佛的大慈悲心,总认为“你成佛了,跟我有什么关系啊?我受苦,你还会想到我?”可是,佛就能想到我们啊!

他念念都在忆念于我,念念都在观察我们的时节因缘。什么时候时机成熟了,就不失时机地来摄受教化于我们。

就在当下,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观音、势至,就在那里观察十方世界众生,讨论哪个世间众生机缘成熟了,怎么去救度,马上观音、势至就会以种种身份过来。二六时中都在关照着我们。

而且佛菩萨都有六种神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都能把我们看得一清二楚。所以我们要想到:哦,原来真的有一种超越于父母恩德的,佛菩萨的恩德,是这样的关照着我们。

如母忆子,佛看一切众生就像自己的儿子,像罗睺罗一样。所以我们对佛要有绝对的信心。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读诵大乘,劝进行者

读诵大乘。 对净业行人来说,主要是读诵净土五经。此外...

把一切事物看成假的,你就得到真实了

我们若学菩萨,想离苦得乐,在你供养三宝的时候,下施...

五百盲人往返逐佛缘

久远前,佛陀居住于舍卫国中的给孤独园,当时附近有一...

莲池大师劝素文七不杀

世间人把杀生吃肉的行为,都看作是理所当然。于是放心...

面对很多的众生,你用什么心态来面对

身为一个菩萨,我们要处理两件事情:第一个处理自己内...

阿弥陀佛也是古佛应化

在《大佛顶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中,大势至菩萨谈自己...

勿言一念轻微,勿谓虚愿无益

勿言一念轻微,勿谓虚愿无益;心真则事实,愿广则行深...

宁肯老僧堕地狱,不把佛法作人情

而菩萨为利养故。应答不答。倒说经律。文字无前无后。...

维摩诘所说经

维摩诘所说经(一名不可思议解脱上卷) 佛国品第一 如是...

【注音版】晚课蒙山施食仪

晚课蒙山施食仪...

【注音版】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注音版】优婆塞戒经

优婆塞戒经...

临终时怎么知道来的是阿弥陀佛

问: 请问法师,临终时阿弥陀佛来接引,但我没见过佛...

【推荐】阿弥陀佛十二光如来名号的意义

十二光如来,首先看无量光。这个佛证到了心性的无尽的...

传印长老的临终开示是慈悲之极的话

去年我们上传下印长老往生,你说他出家七十多年,临终...

大安法师:往生后恶业不必受,一切由阿弥陀佛承担,是不是违背因果

问: 师父曾说往生后,往昔一切恶业不必受,一切由阿...

【佛教词典】石虎

(295~349)五胡十六国后赵第三世皇帝。石勒之从子。...

【佛教词典】食堂

(堂塔)又云斋堂。象器笺二曰:禅林僧堂本食堂也,食...

星云大师独白:有苦不能说 我就这样忍了一辈子

一九八五年,我从佛光山住持之位退居下来,将寺务交给...

夫人学道莫贪求

学道(唐龙牙居遁禅师) 夫人学道莫贪求,万事无心道合...

不论老少美丑,心都要平等对待

从前印度的阿育王信佛非常虔诚。有一年,他要举办供僧...

魔作沙门的十个征兆

一、虽名出家,但舍弃出家法。到俗家中住,不依出家法...

去极乐世界的方法是什么

问: 去极乐世界的方法是什么? 大安法师答: 要成就...

八种后悔

过去有一位云居大师,曾经说过人事上的八种后悔,劝告...

开悟并不等同于成佛

开悟并不是修成,更不是成道。开悟只是明理而已;而断...

净土不是自了汉法,更不是小乘佛教

问: 请问法师,修行以自利为主,容易被人误解为是自了...

素食救地球,是牵强还是科学真相

减缓全球变暖,素食拯救地球 北极的冰盖在加速融化,...

圣严法师《积极的人生》

一个人如果没有努力的目标,的确很容易就丧失生命的原...

读了很多经,还不知道怎么修行

大家都读诵大乘经典,或者是忏悔,或者是礼拜,或者是...

星云大师《为历代宗亲祈愿文》

慈悲伟大的佛陀! 我要向您诉说我对历代宗亲的感恩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