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读了很多经,还不知道怎么修行

梦参老和尚  2017/05/1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读了很多经,还不知道怎么修行

大家都读诵大乘经典,或者是忏悔,或者是礼拜,或者是供养。我们读大乘经的时候要供养,不是你供养很多了,一支香也可以;说我连一支香都没有,用心香供养吧,念个偈赞,用偈赞供养,燃一支香也可以。

观想用法供养,普贤菩萨教我们用法供养,用意念观想供养,你观想这一支香遍满法界,使你愿力加大。大乘经典都是佛所教授的说,你把它的意思总持到,不要忘失了。

凡是佛所教导我们,都是教我们怎么样去做,怎么样去修,那你顺佛所教导,把佛所教导经上那个道理,不要把它忘失。总持它的道理,总一切法,持无量义。只是让它聚集它的道理,把佛所说的道理,那个义理不要忘,不是文字。

有位道友曾经跟我这样说,他念金刚经,念了二三十年。那我问他说:“金刚经说什么呢?教我们干什么呢?”他说我念的是金刚经嘛,金刚经就是念金刚经嘛。

你跟他讲不清楚了,他就认为他是对的,经上是告诉你怎么样去做了,不是让你念那个字,你光把字背会了,你背了二三十年,究竟叫你干什么呢?

你读哪部经,弥陀经、金刚经、观音经、地藏经,你读哪部经,它都告诉你,你怎么样断烦恼,怎么样去做。

好多道友读了很多经,学了很多经了,学了很多论了,他还不知道怎么修行。有些这样问我,我说你是真的吗?是开玩笑吗?那你在干什么?你念佛有念佛的次第吗?你修观有修观的次第吗?你念哪部大乘经,哪部大乘经都告诉你修行的方法,你离开这个还另外找个什么方法?

金刚经告诉你,你平日间,不要执著,不要什么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你怎样把你心看好,怎么样住心,胡思乱想的时候,想贪嗔痴的时候,你怎样降服它,使它不想这些。

佛所说的教法,顺着佛所说的,完了去做,总持是什么意思呢?总一切法,持无量义,佛所说一切法它有一个道理,无量义只是一个道理,什么道理?

了生死、成佛,再发个愿,愿众生了生死、成佛,就是一个。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梦参老和尚文章列表

遇到逆境时,应存三种观想

我们看第三段的历事练心,转逆缘成菩提道。我们先念一...

虚云老和尚的修行经验与学经的主张

修行首重见地。确立圆满的见地,是修行的第一步。这第...

修空观的三种观法

智慧的观照应该怎么观照呢?就是我们遇境逢缘应该怎么...

修不净观会不会生病

问: 请问师父,修不净观如果说观到内脏腐烂的话,会不...

在寺院上早晚课的方法

对各位来说,现在在柏林寺做早晚课,有很多不适应。特...

观想佛陀的方法

(四)修观之法 是故应当一心系念、谛观彼佛,多陀阿伽...

诵经超荐有功效吗?能帮助脱离轮回吗?

常有人说既然轮回的现象是不争的事实,那么祖先亲朋去...

【推荐】念诵太过熟溜或不利于修行

不如法的念诵,就好像从前的留声机(一种通过唱针在旋...

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

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三十三天...

【注音版】金光明最胜王经

金光明最胜王经...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

【注音版】大悲咒修持仪轨

大悲咒修持仪轨...

菩萨一发菩提心顿断五欲

【善男子。若菩萨摩诃萨成就如是善巧方便大甲胄轮。从...

地藏圣号念上三年,能得到什么利益

【更能每日念菩萨名千遍。至于千日。是人当得菩萨遣所...

真心究竟在何处?就在念佛当中

圣人、佛、菩萨跟我们凡夫的差别,就在一念之间。为什...

地藏菩萨告诉我们要日日行忏悔法

【日日如是行忏悔法。勿令懈废。若人宿世远有善基。暂...

【佛教词典】烧香

梵语 dhūpana,巴利语同。谓于诸佛、菩萨、祖师像前燃...

【佛教词典】眼耳鼻三处各有二

【眼耳鼻三处各有二】 p1001 俱舍论一卷十三页云:眼耳...

娑婆不结娘生业,要作莲池自在人

彻悟禅师说:说着莲邦雨泪垂,阎浮苦趣实堪悲。世间出...

预知往生,分秒不差——胡松年居士往生记

灵岩山是个专修净土的道场。因此,除了数百个出家众以...

印光大师:来生做人比临终往生净土还难

又汝既皈依佛法念佛,当依佛教而行。佛教你求生西方,...

人趣之因与果报

一、人趣之因 (1)负债者互相追债 就是生了不肖子,要...

如何度过修行懈怠期

问: 我修行精进一段时间后,就会退步,功课也不想做...

一心称念观世音菩萨皆得解脱

观世音菩萨,现今极乐世界一生即可续补佛位的大菩萨。...

不退心

过去有一个人,虽然没有人开示他,但因为受世事的折磨...

【佛学漫画】是何因缘,一家八口,相继出家,同往净土

是何因缘,一家八口,相继出家,同往净土...

衍慈法师:开光的意义

一般人都会听过佛像开光。每当一座寺院落成或重修,佛...

佛法唯不遵佛教戒之僧能败坏

清末,世风日下,国家无暇提倡,僧众类多懈于修持,以...

诚信是做人的第一准则

公元前四世纪,意大利人皮斯阿司因犯罪被判绞刑。临死...

知恩感恩与报恩

所谓一日之所需,百工斯为备,一语道尽日用一切衣食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