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知恩感恩与报恩

见升法师  2018/03/1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知恩感恩与报恩

所谓“一日之所需,百工斯为备”,一语道尽日用一切衣食住行──大至居止处所,小至一针一线──都是他人点滴的心血,方得成就。佛法亦云,一切法都是众缘和合所成,也就是每一件事情都需要大众的共同努力才能完成。所以,若是知因识果者,便会懂得知恩、感恩与报恩。

现今的人们生活在充满物欲的世界里,烦恼与苦闷在加深,伦理与道德在沦丧,于是,社会乱象层出不穷,人们似乎已经不知道要将心安住在哪里。

其实,人之所以有烦恼,在于不知足。例如,有了一份工作后,经常想的是工作的种种缺点、计较工时,埋怨上司不知体恤、同事不配合……愈想就愈怨叹自己时运不济,想法愈负面,烦恼亦随之加深。假使能培养知恩、感恩的心,思惟:“这份工作是社会种种的因缘与助力所成就,得来不易,应当珍惜、努力才是。”怀有这样的心念时,自然会对一切人事物,存着一份感恩,心理上亦随之感到愉快和满足。由此可见,“感恩”能帮助我们转化烦恼,人生更加光明。

从前,波罗奈城附近有一个大池塘,许多动物生长其中,有一雁王统领着五百雁鸟。一天,雁王不小心落入猎人的陷阱里,为了不使仍在觅食中的雁群受到惊吓,雁王等到雁鸟们都吃得差不多了,才大声喊叫,要大家赶快逃离,以免被捕捉。雁群们惊慌失措地飞离时,唯有一只名叫苏摩的雁鸟留下来,欲救雁王逃离猎网。无奈苏摩试了种种方法,都无法救出雁王。

当猎人来时,苏摩着急地向猎人表示,愿代雁王一死,求猎人放了雁王。猎人因苏摩的忠义而深受感动,不但不杀苏摩,还放了雁王。被释放的雁王并没有马上离开,因为它认为猎人有一颗慈悲、柔软的心,所以想要报答他,便带着猎人去见素有交情的国王。国王听了雁王的说明后,马上赏赐许多宝物给猎人。猎人得到赏赐后,感佩雁王知恩、报恩的行为,不但将宝物布施给穷人,并发愿从此不再打猎。

雁王以真诚的慈悲与知恩、感恩的心,感动了猎人,启发了猎人的善根。假使,我们也能在日常生活中,以慈悲与知恩、感恩的心与他人相处,周遭必定是一片祥和,同时,亦能启发人人的良善本性,使家庭、学校、社会、世界更安定、更太平。

佛法言:“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就是告诉我们知恩、感恩、报恩的道理,了解父母师长、国家、众生及三宝的恩德,并进一步感恩、报恩。依此道理思惟,心中即得清凉,心开意解了,烦恼也就无从生起;心安定下来了,对于人事物的态度,就是积极、光明,人生就得到自在、解脱!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知足是内在的觉醒

常念知足。就是内在的觉醒,知道万法因缘生,不妄求,...

佛教对炒股的看法

首先,佛教不赞成甚至反对炒股,僧人更不应为之。因为...

女+马=妈

女+马=妈 为你做牛做马的女人就是妈,你怎能不爱她? ...

精进念佛--最殊胜的报恩方法

佛在楞严会上《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这么说;过去佛...

在惜福的心性中,让道念自然而然地提升

在佛门中的衣、食、种种资身的东西,都是由十方施主们...

拥有感恩的心

人生于天地之间,戴天地之大恩,时时保有一颗感恩的心...

内心要常怀感恩

佛法很高深,所以我们要学习。学的道理越多,在生活当...

人生相报十大恩

1、父母养育之恩。十月怀胎,冒险分娩,精心喂养,呕心...

【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品

(根据印光大师校定本校对)...

【注音版】礼佛大忏悔文

礼佛大忏悔文...

饿鬼报应经

尊者大目揵连,从佛在耆闍崛山中,游行恒水边,见诸饿...

【注音版】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阿弥陀」三个字意义重大

【阿弥陀】这三个字,在净土中的意义是非常重大的,这...

40道寺院素菜谱(图)

...

怎样理解一切法得成于忍

问: 师父,《金刚经》上讲一切法得成于忍中的这个忍...

为何五蕴的身心世界,本质却是真如本性呢

菩萨遇到因缘的假相,第一件事情,不是马上处理,先观...

【佛教词典】石火

(譬喻)燧石所出之火光。譬起灭之迅速也。万善同归集...

【佛教词典】净财易物不须更净

羯磨疏·衣药受净篇:“言净施钱宝,易得衣物,不须更...

得到不一定就是享受

这天早上,小和尚发现师父得到了6个馒头,大师兄也得...

参禅人的一念之差

我以前跟谛闲老法师学教,在他那里参学。听谛闲老法师...

跳脱爱欲轮回苦

佛陀在罗阅祇耆阇崛山弘化之时,国内有一位名尸利踬的...

学戒研教为何感受不到法喜

问: 弟子平时学戒、研教时,常感觉脑袋、眼睛很累,...

持戒之人,所求如愿;破戒之人,一切皆失

龙树菩萨的《大智度论》,对于戒为第一安稳功德住处,...

如何为去世的父母眷属超度增福

【复次观世音菩萨。若未来世有男子女人。或乳哺时。或...

道德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必要前提

道德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必要前提,亦是个体立身成业...

小偷与三皈依

从前有个老和尚,也没住在庙里,自己找了个破屋子单门...

梦参老和尚开示不净观修法

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之后,就要发菩提心,使你的心...

因忘自性弥陀佛,异念纷驰总是魔

解脱生死,念佛怎么解脱生死?平常研究佛法,知道一切...

圣严法师:四重恩是哪四恩

在佛法上要报的恩有四种:一是三宝恩,二是国家恩,三...

净土行人的深信之心

二者深心。言深心者,即是深信之心也。亦有二种: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