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道德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必要前提

大安法师  2012/10/0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道德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必要前提,亦是个体立身成业的基石。

道德内蕴二重价值结构,“道”乃终极价值系统,无形无相,却充塞天地,蕴入人心,为一切行为价值之源;“德”乃工具价值系统,是道在行为层面的外显。道与德乃是体与用、理与事的关系。可知“道德”一词含摄着人类的终极关怀与现实的践履。纵观中外文化发展史可知,道德水平的高低与该社会的文明优劣呈正比例相关。

我国自古以来,素以道为尊,以德立国。受儒家文化浸润的国人,诚意正心,博施济众,明因慎果,慎独自律。中国传统社会赖此得以良性运转数千年。降至现代,我国社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道德无序状况(耳闻目睹以及传媒所载的非道德行为,兹不赘述)。导致我国道德滑坡的原因众多,其中最根本的一条就是:不少人不信因果,甚或嘲笑因果,认为诚实是傻冒,作恶即能干。由这种心态的支配,一部分人便滑入肆无忌惮、胡作妄为的邪道,即便有法律禁令,也会铤而走险。加之市场经济驱使贪欲的炽盛,更是冲毁着本已脆弱的道德堤坝。亡失“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八德者(俗称亡八字)越来越多,道德真空的现实触目惊心。能否重建当代中国道德文化,不仅关系到我国市场经济与现代化的发展,而且更关系到我们这个文明古国的存亡盛衰。

针对国人道德心态的败坏,价值观念的颠倒,首须倡明善恶因果报应思想。善恶因果律是儒佛圣人用来说明世界一切关系的基本理论,善因必产生善果,称为善因善果;恶因必产生恶果,称为恶因恶果。释尊晓谕:“诸天人民蠕动之类,欲为众恶,莫不皆然……不知修善,恶逆无道……故有贫穷下贱,乞丐孤独,聋盲喑哑,愚痴弊恶,至有尪狂不逮之属。又有尊贵豪富,高才明达,皆由宿世慈孝,修善积德所致。”(《佛说无量寿经》)意谓在这个世界中,天、人、畜生、饿鬼、地狱这五道的因果报应,种子与现行互熏的复杂格局,因果倚伏,了无差讹。作善得福,造恶得祸,祸福相倚,苦乐相继,都是自作自受,没有谁能够代替。善人行善,能够从快乐进入更殊胜的快乐,从智慧开启更深广的智慧;恶人造恶,将会从苦痛恶化为更惨的苦痛,从愚痴滑入更幽暗的愚痴。这些善恶报应的复杂情形,唯有五眼圆明的释尊方能洞悉,并慈悲地加以宣说。

自有佛教善恶因果律宣说以来,不知令多少乱臣贼子寒心,多少巨逆豪强落胆。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畏惧什么呢?畏惧身后的恶名。然如果不信前生后世者,这种虚名对其人并无由畏惧而生起的约束力。唯示以人命无常,死后必受报应,不忠不孝之人,化作畜生、饿鬼,乃知用尽奸心诡计,付之一空;他生万苦千愁皆我自造。回思虎斗龙争,争权夺利之谋,不觉冰消瓦解。可见因果报应之抑恶扬善的功用,甚深且巨。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恶口骂人的种种可怕报应

恶口的异熟果报是堕落三恶趣中。 往昔佛在世时,尊者满...

明一法师:吃亏勋章莫忽视

生活中各种各样的烦恼很多,因为吃亏而烦恼不断的情况...

生意财源不顺是何因

【复次善男子。若菩萨摩诃萨能尽形寿离不与取。即是施...

大安法师:明了因果和轮回的真理就能改命

明三世因果、六道轮回为什么能够救人?下面提出五个重...

喜爱调戏异性终受苦报

我老叔家的女婿,是个很热情的人,他虽然不是我的亲姐...

都是归于你

有一天,佛陀在竹林精舍的时候,忽有一个婆罗门愤怒恶...

不侵犯他人妇女,能得五种善报

佛言人于世间不犯他人妇女。 这个很重要哦。这个妇女还...

人生的劫数完全是自己造成的

【原文】 先曾祖润生公,尝于襄阳见一僧,本惠登相之幕...

【注音版】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大方广佛华严经(80卷)

大周新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序 天册金轮圣神皇帝製 盖闻:...

大般涅槃经

大般涅槃经序 后秦释道朗撰 大般涅槃经者,盖是法身之...

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大慈大悲悯(mǐn)众生,大喜大舍...

善导大师两种的深信

善导大师两种深信是对于观经,这种圆发三心的深心。深...

念佛行人,须敦伦尽分

念佛之人,必须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

能够念佛的人,是人中芬陀利华

亦名净除业障,生诸佛前, 就是你能够依《观经》来无论...

往生的根本靠的是什么

下面有一段蕅益大师非常独到的见地,就是站在我们凡夫...

【佛教词典】无量界

【无量界】 p1049 瑜伽五十六卷十页云:云何无量界?谓...

【佛教词典】六大城

佛世时,中印度著名之六大都城。南本涅槃经卷二十七举...

如何知道自己应该专修还是圆修

问: 请问法师,怎么知道自己应该专修还是圆修? 宏海...

南怀瑾开示准提法门修法

念准提咒,对于初学者,是否需要记数以及基本的遍数?...

菩提心所引生的出世间利益

我们看第二个,出世间的利益。 胜生无罪,乃至安坐妙菩...

净土法门发愿的重要性

发愿有什么重要性呢? 净土宗讲信愿时再再强调发愿的重...

修学佛法不要永远停留在「知道」

这个地方为什么讲勤修加行呢?古德注解上说,一个菩萨...

净土法门为何易行难信

净宗经典反复申言:净土往生法门是极难信之法。因净土...

别人伤害我们的时候该如何对待

现在的众生烦恼习气很重,很容易生气,乃至于说你随便...

知恩报恩的雁王

从前,在波罗奈城附近有一个大池塘。池塘里,有很多鱼...

莲池海会相与期,去去莫迟疑

一、反对下的学佛更有福报 曾经有学长告诉我,他学佛的...

住寺院应注意哪些问题

再接下来第三科是有缘暂宿等法。有因缘,像我们来到寺...

结夏安居——佛陀给修行人的一个大福报

农历四月十五起很多寺院悬挂了结夏牌,为期三个月的结...

五戒与十善

松赞干布时期,大臣吞弥桑布扎最初翻译的几部佛经中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