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发菩提心的十种因缘

大安法师  2016/03/2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发菩提心的十种因缘

此菩提心,诸善中王,必有因缘,方得发起。今言因缘,略有十种。何等为十?一者,念佛重恩故;二者,念父母恩故;三者,念师长恩故;四者,念施主恩故;五者,念众生恩故;六者,念死生苦故;七者,尊重己灵故;八者,忏悔业障故;九者,求生净土故;十者,为念正法得久住故。

省庵大师《劝发菩提心文》

省庵大师谈到发菩提心的十种因缘时,每一种都以“念”字开头。念就是系念,铭记不忘。

首先,念佛恩。佛对我们有重大恩德。释尊来到这个世间示现成佛,并非小可因缘,而是一大事因缘(即让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佛陀不但在此世间示现八相成道,还以无量的化身善巧度生,拔济众生脱离苦海,从而得到涅槃解脱成佛之乐。

这种救护不仅仅是今生今世,而是多生多世,未有一刻舍离暂忘。佛的深恩厚德,我们往往不懂得感戴,只是通过读诵佛经,或善知识的开导,才知道原来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佛,才了解佛对我们的恩德深广难量,纵然粉身碎骨,不能酬答。所以要念佛恩。

第二,念父母恩。对于这点,也许大家都感同身受,心有戚戚。然而感恩父母的心,能够真正的生发起来也不容易。人在懵懂少年时,往往叛逆,父母对自己刻骨铭心的关爱,多无动于衷。通常是自己成家为人父母的时候,才会真正回想起父母当年对自己的恩德。

第三,念师长恩。父母给予了我们身体,世间的师长教授我们礼义道德,而出世间的师长则带领我们修习佛法,滋养法身慧命。在成长的过程当中,我们离不开师长的教导,所以要时常念师长恩。

第四,念施主恩。这主要针对出家人而说。因为出家后,不从事生产、贸易,修道所需的生存条件大多是由施主来成就的,所以要感念施主恩。

第五,念众生恩。对这一点可能大家比较陌生,其实众生对我们恩德很大。在无量的生命长河中,每一个众生(包括六道轮回中的所有众生)都曾经作过我们的父母,都曾有恩于我。即便是从现实中,我们也能感受到,如狗帮我们看家护院、牛为我们耕田种地、鸡给我们报晓,这些都是恩德。

前面五种因缘都是对外而言,是谈感念恩德,提出要知恩报恩。第六种开始,就面对自己来思惟的。

首先是念生死苦。无量劫来,我们生生死死、死死生生的轮回于苦海。只有深念巨苦才能生起强烈的出离轮回之心,发起求生极乐之愿。

第七,尊重己灵故。要了知我们现前一念的灵灵不昧的自性,与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平等不二,所以应当“尊重己灵”,尊重我们本具的佛性。

第八,忏悔业障。思惟我们无量劫以来业障深重,智慧浅薄,如果不真诚忏悔,菩提心的萌芽就被严重地遮碍,不能生发出来。

第九,求生净土。要思惟我们即便能够初发菩提心,但要圆成菩提佛果,在这个世间很难,只有求生净土才能顺水扬帆,快速圆满佛果,切实成就菩提心。

第十,为令正法久住,这里的“正法”是指佛法。

末法时期,法弱魔强。正法时代,教、行、理、果都有。即有教法,有修行,有证果;像法时代,有教法,有修行,证果少;到了末法时期,只有教法,修行和证果都谈不上了。

但佛法是靠人去弘扬的,如果真有一批发了大菩提心、真修实干的人,那么佛法也能通过这样的人来灯灯相续,发扬光大,正法也会因此得以长住在这个浊恶的世间。

最后这一条正好和开头呼应,第一种因缘是讲念佛恩,那么怎样才能报答佛恩?令正法久住就是最好的报佛恩。

这十种发菩提心的因缘,从感念佛恩开始,到自己闻法修行,报答佛恩,中间离不开父母、师长、施主,众生的种种施恩。我们通过一系列的知恩、报恩引发悲悯心,慈悲心,最后把菩提心的种子唤醒。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大安法师:菩提心的八种相状

大乘行人发菩提心,由于当人的根性与时节因缘的差异。...

佛陀造像的最初因缘

释迦牟尼佛出家成道后第八年,渴思报答母亲摩耶夫人生...

三解脱门证入无上菩提

三法印跟实相印,理论上的统一前面讲过了,在实践上也...

菩提心

菩提心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的简称。菩提二字,是古...

拔提释王作比丘缘

释迦牟尼佛夜半踰城出家,雪山苦行六年,最后于菩提树...

世间荣华富贵,哪比得上菩提大道

原文: 昔人有言。虽有驷马以先拱璧。不如坐进此道。予...

一切外境只是因缘的暂时和合而已

当情绪的波浪生起时,学会做一个观察者,不分别、不评...

凡夫外道对缘起的五种邪见

于阿赖耶识中,若愚第一缘起,或有分别自性为因,或有...

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

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

吉祥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祗陀园给孤独精舍。时已深夜...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香赞: 炉香乍(zh) 爇(ru) 法界蒙熏 诸佛海会悉遥闻...

佛说出家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舍离国。食时到,入城乞食。时毘...

慎独知于衾影

慎独知于衾影,这就谈慎独问题。这个就进一步谈得细微...

不想念佛,烦躁不安该怎么办

问: 不想念佛,烦躁不安,身口意各方面都守不住,怎...

不信净土的人有这四种特点

那怎么样才能信净土法门呢?前面的偈颂谈到多生多劫以...

业因为何会增长广大

问: 业因为何会增长广大? 大安法师答: 业因就是你...

【佛教词典】香尘

(术语)尘者染污之义。色声香味等为污人之情识而覆真...

【佛教词典】象鼻

(杂语)讥下垂衣之一角者。毗奈耶十曰:着泥洹僧不得...

连佛都不肯保佑的事

以前有个村子,生活着两个信佛的兄弟,他们依靠着种植...

倓虚法师开示烦恼的由来

六种根本烦恼 这烦恼有多少种呢?可就多啦,略略地我就...

真正穷不是没有钱,而是没有能力付出

我的童年成长在摆路边摊的流动摊贩家庭,居无定所,很...

有爱才有财富与成功

一位妇人走到屋外,看见前院坐着三位长着又长又白胡须...

85岁星云大师:践行人生三百岁

在大陆推出《宽心》、《舍得》等一系列人生课图书后,...

印光大师:对治色欲的方法

【原文】 色欲一事,乃举世人之通病。不特中下之人,...

念佛法门只是老太婆修的吗

学佛的第一步就是要解决人生问题,了生死。了生死的法...

诚实比说谎更容易

俗话说诚实赢得千家赞,虚伪招来万户嫌。诚信是与人交...

所有的身心世界都是无常变化的

我们先来看第一个,诸行无常。这是无常概念的建立。 一...

四种食

就是我们这个生命体要有营养,这个生命才能够住持下去...

持诵金刚经得定要诀

六祖闻客诵金刚经有省,谒黄梅五祖,为说金刚经而大彻...

印光大师的嘉德懿行与对净土法门的贡献

时光如梭,在不知不觉中,一代宗师印光大师(1861-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