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往生西方是诞生,不是死亡

大安法师  2016/11/2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往生西方是诞生,不是死亡

有人说西方极乐世界的“西方”是肃杀的意思。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

当然,从称理和表法的意义上来说,这个“西”在季节上代表秋天,秋天有它肃杀的气象,但秋天也有澄清、清净的意思。西方极乐世界这样方位的建立,也代表着自性坚固的意思。在五行里面,这个“西”代表金,金是坚固的意思,比喻自性坚固的佛性。所以不要抓住西方代表肃杀的一面,就断定这是比喻死:死了之后,一切都空了,一切都“白茫茫一片真干净”了,就“堕渺茫”了,不是这个样子,这是断灭见。

很长时间以来有些人为什么不敢念佛?你劝他念阿弥陀佛,他就觉得:“哦,你要我念阿弥陀佛就是到西方去,到西方去就是死。”实际上生到西方极乐世界,是我们法身慧命诞生的那一刻。只要建立这一期业报身苦难、牢狱、茅坑的感觉,我们对西方极乐世界的那种富丽、辉煌、安乐,那种常乐我净,才有一种神往。这是生命当中非常重要的一点。

为什么人要有信仰,尤其信仰西方极乐世界?这样一种穷微极妙、华丽至极、至真、至善、至美的境界,就使我们每一个人——无论是年老的人还是年轻人,对于他未来的生命就有一种很美好的憧憬。如果没有这份信仰,人活得很黯淡。尤其是到了中老年,好像过完一年就离坟墓近一步,真的是很可怜。

有一年我们东林莲社弘法小组的几位比丘师父,到一个地方去慰问那里的一些安养院,回来跟我讲了此行的感受。他们先是到了一个由佛教居士作院长的安养院,那里的老人非常认真地念佛,笑得很灿烂,活得很阳光。这些老人都是念着佛号迎接他们,以后大家共同念佛,感觉很好。然后,他们紧接着就到了另外一个安养院,马上形成一个鲜明的对比。那个敬老院的老人不念佛,一个个显得没有精、气、神——无精打采、面色无光、阴气沉沉,很木讷的样子,见到出家人也都不知道恭敬。

所以说,让老人念佛是非常重要的。

我有一年到宁波居士林,他们的安养院办得不错。那里有一个念佛的殿堂,几百个老人早上都要去念佛。我跟他们开示:一天至少念三万声佛号。他们真的就认真地念三万声佛号。这些老人原来不念佛之前,天天盼着子孙后代前来看望。那这个时代的人又很忙,孩子们有时来不及看,老人就埋怨,关系搞得很矛盾。现在他每天要念三万、五万声佛号了,谈到子女反而会理解地说:“看不看没关系了,不来看也很好啊,看了还耽误我念佛,完不成任务了。”这个心态就比较好。

念佛行人对未来那种光明的憧憬,是把他生命的潜能、精神品格提升上来的一种强有力的力量。如果没有这份信仰,他以为死后什么都没有,他就恐惧,他就不安,他就无奈。

所以谈到西方极乐世界,绝对不能堕到那种渺茫、断灭的状态。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梦参老和尚《用普贤十大愿念阿弥陀佛》

和尚慈悲,诸位执事慈悲,大众师父慈悲,请坐下。今天...

念这句佛号就够了吗

诸佛功德智慧虽皆平等,而施化则有难易。净土成菩提易...

凡夫应当先求往生后才来度人

原文: 某居士去年去世,彼先妄发大心,要在此世间度人...

黑社会变莲池海会--佛号功德触动宿世善种子

这是发生在我当内科住院医师时的一件事那个月轮到我照...

净土宗三祖承远大师画传

一、祖籍绵竹 学道成都 承远大师(公元712802年),四...

不念佛则获罪无量

请看下面。第三十八段: 不念佛则获罪无量 由于菩萨有...

【推荐】一念相应一念生,宝池莲华已标名

净土宗祖师大德常常开示一句话:一念相应一念生,念念...

净土法门与诸宗之圆通

学习净土法门的义趣 二十多年来,学教、学戒,讲学、做...

地藏菩萨本愿经

觉林菩萨偈 华严第四会,夜摩天宫,无量菩萨来集,说...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天台止观有四本:一曰《圆顿止观》,大师于荆州玉泉寺...

【注音版】大佛顶首楞严咒

大佛顶首楞严咒...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

龙树菩萨与《华严经》

谈起《华严经》我们还得了解龙树菩萨的功德。龙树菩萨...

碰到紧急关头要记得佛号

念头一起来就是佛号,碰到紧急关头也是这个佛号。这个...

生命是赚是赔,你想过吗

对于一件事情,我们总会先考量利害得失后,才决定是不...

自己吃素,家人的煮饭问题怎么解决

问: 自己不吃肉,家人吃肉,煮饭的问题怎么解决? 大...

【佛教词典】诸趣

众生所往之国土,名为趣。诸趣,即总称天、人、阿修罗...

【佛教词典】晨朝

(杂语)一日分三时,第一云晨朝。而晨朝各于其本堂修...

懂得付出才能收获快乐

佛经中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位善生长者,一个偶然的机...

为什么要修般若波罗蜜

在修波罗蜜之前,我们要知道为什么要修般若波罗蜜。 《...

以心境来转逆境

人生的遭遇,不是好的,就是坏的。在佛法来讲,好的就...

不受他人控制之六法

不受他人控制之六法: 不成无有自由之奴仆; 不成夫妻...

容易分心,该如何用心

问: 「我很容易分心,在做事的同时,会操心下一刻的...

放下的感觉真好

有一个师父跟一个徒弟,在路上走,刚好有一棵大树倒下...

【推荐】学佛第一要知见正

学佛第一要知见正,我们学佛为的什么?先把目标订正,...

持大悲咒是不是更加消业障更灭罪呢

问: 阿弥陀佛!弟子的功课是早课《地藏经》或地藏菩萨...

圣严法师《如何调整常想换工作的心态》

在一些职场,工作人员不断增加,但同时也有许多人员离...

心灵的残缺

古时有一个裁缝,出门访友几天,归来后伙计呈上一份订...

古代出家当和尚的10个条件

很多影视剧里都有这么一个桥段,古人犯了法或杀了人,...

慧远大师定中三次见佛,归命安养

晋初祖庐山东林慧远大师赞颂 以特别法,永为世范。意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