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阿罗汉的三个含义

大安法师  2017/10/0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阿罗汉的三个含义

《疏》阿罗汉含三义。一应供,为人天福田,乞士果也。二杀贼,断烦恼尽,破恶果也。三无生,不受后有,怖魔果也。——《弥陀略解圆中钞》

《佛说阿弥陀经》中出现的大比丘众一千二百五十人在声闻教里是最高的果位,叫“阿罗汉”。阿罗汉是梵语,也是多义不翻——因梵语有多种含义,汉语又不能仅用一词去对应、去涵盖,所以不翻。

从字面上来说,“阿”是“无”或“不”的意思,“罗汉”是“生”的意思,合起来就是“不生”或“无生”;另一种解释,“阿罗”是“贼”的意思,“汉”是“破”的意思,合起来就是“破贼”。

阿罗汉是声闻果地的称呼,叫果号。比丘是因地的名称,阿罗汉是证果的称号,所以比丘和阿罗汉属于修因证果的两个名称。

而且比丘的三个含义跟阿罗汉的三个果上的含义正好一一相对,“如影随形”,不会有一点差误。

比丘的第一个含义是“乞士”,对应的阿罗汉果地是“应供”。比丘外乞食资身,内乞法炼心。有了这个因地的修行,才能够获得阿罗汉“应供福田之果”。能够证圣果阿罗汉,就堪为“人天福田”,如果人天的众生供养到一个阿罗汉,那他的福报就很大,这是肥沃的田地,种一得万报的。

比丘的第二个含义是“破恶”,对应的阿罗汉果地是“杀贼”。杀贼是怎么来的?是前面作比丘时有“破恶之因”。比丘持戒对治见思惑,才能最终断见思惑。断见思惑,就是杀烦恼贼的果,这就叫杀贼。

比丘的第三个含义是“怖魔”,对应的阿罗汉果地是“无生”。就是比丘出家时,白四羯磨,让魔王波旬惊恐,有这个“怖魔”之因,最后断尽烦恼,证人我空,就获得了“无生”。“无生”是九次第定,证人我空,不受后有。“不受后有”的这个果报,这叫“怖魔果”。

这是显阿罗汉证位的三个含义。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信徒与固执的比丘

获得世间利益的方法和证得涅槃的修行方法绝对不同,佛...

昼夜念佛四十年,八十八岁留偈往生

道乾。字世禅,嘉禾(浙江)双溪陈姓人家的女儿。年十...

罗汉鞋的鞋洞有什么含义

平时在与信众的接触中,有很多信众对出家人穿的罗汉鞋...

「阿弥陀」具有哪些含义

阿弥陀是印度话,阿翻成中文叫做无;弥陀翻成中文叫做...

改过修行,终得往生

比丘尼了定,俗姓崔,安徽人。幼时跟着做官的父亲在江...

五百女子矢志出家,佛陀无奈立八敬法

佛陀暂住在尼拘陀林中,有一天,佛陀的姨母摩诃波阇波...

佛教中的「五行」有哪些含义

我们常说的五行为五元运行之意。指水、火、木、金、土...

佛教四众弟子的称呼及含义

佛教徒有四众之分,就是出家男女二众,在家男女二众。...

【注音版】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香赞: 炉香乍(zh) 爇(ru) 法界蒙熏 诸佛海会悉遥闻...

【注音版】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嘉兴藏流通本)...

佛说玉耶女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长者给...

夜夜伴佛眠,朝朝还共起

阿弥陀佛之身,是与诸佛同一法身;阿弥陀佛无心,是以...

是不是有些时间段不可以点香呢

问: 原早晚课已定好,但特殊情况过了时间,晚上几点...

出家作比丘尼的障碍

汝但谛思,自知取舍。至于不能出家,即欲舍命,此念虽...

为什么要我面对这宿命

问: 请问法师,从我出生,爸爸就不要我,不养我,那...

【佛教词典】四具足

在佛前常供养香、花、灯明等用具,若由二只花瓶与火舍...

【佛教词典】大灯国师语录

凡三卷。全称龙宝开山特赐兴禅大灯高照正灯国师语录。...

你有没有为现在做一些功课呢

有一位女居士,她学佛以后,还是很苦恼。有一次就说:...

不要怕错,只怕不做

人往高处爬,水往低处流。是必然的理则,否则将滞留停...

占察轮相对修行有很大的帮助

占察与世间算卦的不同算命的一般不给出家人算,因为修...

打佛七的由来及利益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

百病从心生

人保持健康,不仅要认识病从口入,而且不要忘了我们的...

将错就错,西方极乐

生亦无可恋,死亦无可舍。太虚空中,之乎者也。将错就...

【推荐】妈妈在,家就在

妈妈在,家就在。但凡有妈妈的孩子,大都有一个可以回...

身相既离,心亦如幻,示疾者谁

示众:豁开正眼,千圣罔测其由;一句全提,万别千差路...

如何把一句佛号不间断地念到专注

问: 我知道阿弥陀佛的功德不可思议,所以每天走路静坐...

广修福德,相好庄严

《大方便佛报恩经》说:「佛的身体有三十二相、八十种...

赞佛偈的因缘

久远劫前,娑婆世界的教主名弗沙佛。当时,释迦牟尼是...

临终接引愿,预设的护佑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发菩提心,修诸功德,至心发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