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面对五浊,我们负有责任

大安法师  2017/10/1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面对五浊,我们负有责任

大家要常常思惟何为五浊恶世,劫浊,劫是个时间的概念。这个时代各种浊染的法都聚集在一起。从人心来看,自私自利。放纵贪、瞋的欲望,导致了生态、环境、饮食安全、道德、战争等诸多问题,这些聚集在一起,就是劫浊。

见浊,知见上的邪谬。见浊一般讲五种,身见、边见、见取见、戒取见、邪见。首先我们错误地认为有个真实的我。这个身见一定要破,我们到哪里去找一个“我”作主宰啊,到哪里去找一个真实的实体,真实的主宰呢?

我们解剖我们的身体,身体是由地、水、火、风构成的。地、水、火、风这些元素有它的主宰吗?没有。那么我们的心有主宰吗?我们现在是八识的虚妄心,也是缘起法,集起为心。你去解剖这个心在哪里?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了不可得。

我们这个身心都是虚妄的产物。首先要把这个破除。然后对那些执著有啊、空啊、无啊的边见要破除,要有一个中道的正见。尤其对那种拨无因果的邪见,不信轮回、因果,要把它破除。

这个时代是种种学说蜂涌的时代。在教内,种种似是而非的知见困惑着我们。所以在见浊里面给我们的修行带来很大的困惑。因为修行是要在一个知见的指导之下去做的,但往往正确的知见在这个时代很难建立。

人的执著,修道人最大的执著就是知见上的执著,相互斗诤也是知见上的斗诤。所以这个时代知见上不要太复杂,要非常简单透过去,念南无阿弥陀佛,超越见浊。

烦恼浊,贪、嗔、痴、慢、疑、淫欲的心、瞋恨的心;这些在此时越来越炽盛。众生浊,由于有这种见浊、烦恼浊,感得我们身心都很陋劣,我们的长相越来越不庄严,心里充满妄念,一刻也不安宁。这就是众生浊。

众生浊导致的就是命浊,寿命短暂。在减劫的时代,众生的寿命是越来越短,一代不如一代。

面对五浊我们要负有责任,这是我们的共业所感。要超越五浊不是很容易的事情。就好像我们坐在这个椅子上,要把它举起来一样。

五浊,很多都是我们心里对它染著,喜欢看好看的、听好听的,我们本身就没有想超越的意向。对这种生存状态,我们自心要知道它的浊染,要生起厌离之心。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不经多劫,得疾解脱方便

不经多劫,得疾解脱方便。疾,就是快速;解脱,就是离...

你是用什么道理来说服自己厌离娑婆的

我们读天台教观,关键在哪里呢?就是你的善根很重要!...

熏习这颗念佛的种子

这个娑婆世界五浊恶世,实际上就是个大染缸。如果我们...

佛陀为何把成佛之道分成两阶段

佛陀来到人世间以后,他看到了两件事情:第一个,就是...

要有速求往生之心

众生的共业都在面前,我们也没有能力去扭转狂澜。但平...

我拜了三部楞严经,消了不少业

我以前在佛学院读书的时候,还没有遇到《弥陀要解》之...

界诠法师三十多年的出家心路

我本来是1978年农历七月初五来到平兴寺,准备出家,师...

厌离五欲,方能出离轮回

我们业力凡夫无始劫以来,都有一个特点:被这个五欲所...

【注音版】八大人觉经

八大人觉经...

称赞净土佛摄受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住誓多林给孤独园,与...

【注音版】无量义经

无量义经...

永嘉证道歌

君不见。绝学无为閒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 无明实性...

学佛的人可以练气功吗

问: 学佛的人是否可以练气功? 大安法师答: 学佛的人...

【推荐】光阴不虚度、精神不浪用

我们怎么面对时间和精神?世间最可珍重的莫过于精神,...

开发超级记忆力的窍决

有人发心念经典,欲度群迷超彼岸, 虽立是愿不思议,旋...

善根深厚的人,不会投生在这个世间

念佛不是要等的,这个因循等待可能就耽误了我们自己。...

【佛教词典】塔院寺

位于山西五台山显通寺之南。又称大宝塔院寺。五台山为...

【佛教词典】宾菲

(Benfey, Theodor; 1809~1881)德国之梵文学者。西元...

三种念佛方法

念佛的方法有几十种, 今天我提出二、三种供大家参考...

「修死之想」是一切念想中最殊胜的

修死之想是一切念想中最殊胜的。 净土法门特别谈到出世...

八个与人相处的技巧

人在世间生活,不可能不和人接触,接触就要讲究相处之...

要为儿女树立榜样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如佛陀,他为我们树立了榜样,今...

苦的定义就是逼迫,它来自三个方向

我们先看第一个示相。什么是苦呢?我们先知道,这个苦...

历代净土圣贤传一(白话)

往生比丘 晋朝慧远大师(莲宗初祖),雁门楼烦人,小...

【推荐】来讨债的婴儿

吃素而长寿健康的人,比比皆是,像虚云老和尚、广钦老...

肥胖者的减肥佳品

1. 冻豆腐 豆腐经过冷冻,能产生一种酸性物质,这种酸...

【佛学漫画】阿弥陀佛为何一直站着

若不举足以救迷,业系之牢何由得免?为斯义故,立撮即...

百年后到地狱去

有几个世俗人到寺院里参访,他们不信佛,态度傲慢,东...

每一天都要能够痛念无常

深信因果,一方面是世俗正见,业果如理取舍。深是指深...

嗔恨心的危害

许多人在遭遇不如意的对境时,例如别人做了自己不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