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如何对治出离心时有时无

大安法师  2018/01/2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如何对治出离心时有时无

学佛要有智慧的观照。首先对于我们心理的状态,凡夫众生心散乱是正常的,凡夫众生是没有清净心的,所以你用正常的心态去看待它。

凡夫众生没有清净心,有清净心的唯有佛,菩萨只有程度不同的清净心,绝对的清净唯佛。现在问题就是,在我们散乱的、妄念的心里面,一定要投下一个菩提种子,在黑暗的内心有一束光明投进去,这就是要执持名号。

我们原来,不学佛之前,完全都是散乱的心,完全都是黑暗的心,完全都是狂躁的心,现在要在这里面投进佛号。投进佛号,它就有转化的功能,这句佛号就能够收摄我们散乱的心,让它逐步有序,逐步安静下来,制心一处无事不办,这是禅的境界。

原来我们对境,都是散乱的,现在我们把这个攀缘五欲六尘的心转换一个攀缘的对象,攀缘这句佛号。这句佛号就以这一念,来把无量无数散乱的念摄归在一念。这句佛号是阿弥陀佛的清净心,我们自己没有办法清净,然而这句佛号你去念、念、念,它就慢慢地,我们的心就会清净。

就像清水珠,有一个宝珠叫清水珠,清水珠是什么?一个很混浊的水,这个宝珠投下去,这个水就澄清了。这个佛号就像清水珠,投到我们内心,我们凡夫散乱的心、污染的心、生灭的心,就会趋向于佛的那样的清净心、平等心、禅定心,三昧心。

所以无论妄想、杂念多少,你把住这个名号就是方法,这是第一个问题。

第二就是出离心的问题,出离心也是要智慧观照的,有时候我们觉得碰到逆境;或者心清净,观照得比较清明的状态,出离心可能会比较好一些,强一点,因为出离心它实际上是般若智慧的一种表现形态。

但往往以后,散乱又来了,贪欲心又来了,瞋恨心又来了,或者顺境来了又贪念它的“刀刃上的蜜”,这时候好像出离心又没有了。所以这都在波动状态,这也是正常的。

那么怎么办?我们要常常保持一个出离的心,尤其对未法时候的众生,你说这个人有没有道心,实际上,就具体地看他有没有出离心?没有出离心,一切免谈。没有出离心,他所修行的一些善业,都会自然转化为人天福报。而这些都是魔的事业,都是出离不了轮回。

所以常常观照这个世间的一切有为法,它的苦难、无常、败坏、幻化相,不要被这些表面的、虚假的现象所迷惑;要观照到我们业力的身心,本质上的苦难感;要观照死亡随时的到临;要观照三界、地狱的剧苦,这样就会思地狱苦,思地狱苦就会发菩提心,菩提心里面就包含着厌离心,要从厌离心下手,这是一个,观照的方法。

第二是念佛的方法,常常念佛,阿弥陀佛知道我们出离心很难出来,于是弥陀名号的里面就具足了令我们产生出离心的功能。当我们念佛的时候为什么会感到悲痛?这种悲痛也是出离心的表现形态之一。

老实念佛。你既然是居士,也不要去想得太多,居尘学道,世间法并不妨碍我们念佛法门往生这样的成效,自古以来都有很多居士成就了往生之事。

所以你不要矛盾,你就在你现有的身份敦伦尽分,持戒念佛,求生净土。敦伦尽分就告诉我们,你要尽到自己的本分职责,你在家里要孝养父母;对待你的妻子、小孩,你都要尽到为人夫、为人父的责任;你在单位就得要把你的本职工作做好,对得起你的这份薪水;要做好一个人,这净业三福里面;要修行十善。

然后在这种情况下,实际上这世间的善业也是我们往生的基础,往生的资粮,然后深信切愿持名,随分随力地去念,时间多一点,就念的佛号多一点,时间少一点,就念少一点。实在是忙得过不过来,你哪怕一天十念法,它也是修往生一法。这样就叫随缘念佛,也就能够成办往生之事。要圆融,一定要有智慧,这样就比较好。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修净土要不要兼持楞严咒与往生咒

问: 修净土的人要不要兼持《楞严咒》与《往生咒》? ...

要趁身体强壮之时办往生大事

唯有西方极乐世界这个净土,才是究竟脱离轮回的捷径。...

万般将不去,唯有早念佛

傅大士云: 渐渐鸡皮鹤发,看看行步龙钟。假饶金玉满堂...

《观无量寿佛经》第十一观:势至观

【经文】 次观大势至菩萨。此菩萨身量大小,亦如观世音...

保家仙来干扰人怎么办

问: 有的居士原供养保家仙,持五戒后送出不供了,但...

外在的世界是你内心创造出来的

我们从世俗谛来看,从世俗谛来看,你从什么地方来。你...

对立心强的人,妄想就打的重

要改变自己就先了解自己,楞严经的七处破妄,十番显见...

诵经念佛妄想很多,是否都白念了

问: 诵经、念佛不能清净,时时妄想杂念,这样是否都...

唯识三十论颂

唯识三十论颂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 奉诏译 护...

【注音版】十善业道经

十善业道经...

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

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卷上 佛在罗阅...

【注音版】十小咒

十小咒...

大安法师:二力与他力法门是否一体的两面

问: 请问师父,二力法门与他力法门虽说法不同,但是...

烧香没有固定时间,请问这样是否不好

问: 我没有皈依,但我这十几年来,每天只要在家,一...

一切恐惧,为作大安

每个众生都有他不同内涵的恐惧的理解与表达。对于一个...

如何修忍辱效果最好

问: 许多居士认为,修忍辱最难。请开示,如何修效果...

【佛教词典】法侃

(551~623)隋代僧。荥阳(位于河南)人,俗姓郑。初...

【佛教词典】过量覆疮衣戒犯缘

亦名:覆疮衣过量戒犯缘 行宗记·释九十单提法:“文中...

地藏菩萨本愿经白话文

忉利天宫神通品第一 我亲自听到这么说:有一次,本师...

末法时代8个很重要的法门

消业第一 金刚萨埵法门 金刚萨埵佛尊因地时曾发如是大...

【推荐】我又没有罪,为什么要修忏悔呢

有一次和居士提及忏悔法门的时候,有居士问:师父,我...

万事皆有因

从前,徽州有个商人叫程伯鳞,他居住在扬州,非常信神...

征服自己的悲观情绪

一位著名的政治家曾经说过:要想征服世界,首先要征服...

同样一首歌,一个是生情执,一个是出道用

大家知道生在兜率天内院见到弥勒菩萨,那么这个胜境能...

持名念佛为往生净土之要

窃惟净土之为教也,肇始于释迦世尊,阐扬于历代圣贤。...

圣严法师《自我而非我》

以前我刚开始教禅、讲禅的时候,一开始就讲无我的观念...

不是念佛就表示修净土宗

不是你念佛就表示你修净土宗,修净土宗跟念佛,没有直...

临终助念必须谨记三大要点

临终关怀是一种比较人性化的世间法,陪伴临终人度过生...

圣严法师《禅修的要领》

身心放松 禅修者的第一个条件,是把身心放松。 头脑放...

诵经时注意的事项

经典即佛陀所宣说教法,经阿难等结集之,初以口传,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