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阿弥陀经》的三部重要注疏

大安法师  2019/08/2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阿弥陀经》的三部重要注疏

古往今来《佛说阿弥陀经》有诸多的注疏,这些注解里面有三部我们要加以注意。第一是莲池大师的《阿弥陀经疏钞》,第二部是幽溪传灯大师《阿弥陀经略解圆中钞》,第三是蕅益大师的《佛说阿弥陀经要解》。

莲池大师的《阿弥陀经疏钞》被称为“广大精微”。“广大”就是:莲池大师主要是以《华严》的十玄门——华严的境界,统摄宗教,来加以注解。有它广大的一面。然后再回归到心性方面,有它“精微”的特点。这是一部重要的注疏。

幽溪传灯大师的《阿弥陀经略解圆中钞》,是用天台圆教的中道了义来对大佑法师的《阿弥陀经略解》作的一个钞。这钞是“高深洪博”,以一心三观的道理来阐释一境三谛的境界。这两部注疏都像日月升在空中,有目皆睹。有见识的人看到这两部注疏,都能得到甚深的法益。

这两部注解文字都很详尽,义理展示繁多,法义“边涯莫测”,有它好的一面;但是或许对于刚刚学净土法门的初机,看到义理这样地高深、奥妙,不一定能够理解。 理解不了呢,这个信心和愿力就很难生发出来。

再来看蕅益大师的《佛说阿弥陀佛要解》,用蕅益大师自己的话来说,他作这个注解,就是为“初机浅识”者来作的。蕅益大师谦虚地说,忘记了自己的平庸和愚钝,再次对这部《阿弥陀经》述要解,不敢与莲池大师和幽溪大师表明不同的观点,也不必与二位大师勉强相同。因为他所利益的是不同的人群。

所以这三部注解对《佛说阿弥陀经》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就好像苏东坡对庐山的一句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纵然庐山山峰的连绵起伏,横看和侧看不一样,但都是庐山的面目在不同角度上的展示,没有离开庐山真正的境界。同理,从不同的角度看《佛说阿弥陀经》,也是相得益彰,都是对此经很好地诠释。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阿弥陀经》与诸大乘经意义相通

复明通诸经者,与诸大乘经意义相通。如《净名》《法华...

古大德持诵《阿弥陀经》的感应

天乐迎空 在宋代有一位唐世良居士,他以诵《阿弥陀经》...

星云大师《从阿弥陀经说到净土思想的建立》

各位法师、各位护法居士: 今天我要讲的题目是:从阿...

《阿弥陀经》是以实相为正体

从天台家的观照来看,观照现前一念心性。一念心性,不...

《阿弥陀经》三种注疏的特点

第三个结构段是谈《阿弥陀经》三种注疏的特点。 古圣先...

劝持《阿弥陀经》

求其文简义丰,词约理富,三根普被,九界同遵,下手易...

佛为什么要说《阿弥陀经》

佛当时为什么要说《佛说阿弥陀经》?我们从八个意义上...

法灭之际特留此经,独留一百年

正入斗争者,前五百年,解脱坚固。渐次五百,禅定、多...

【注音版】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普门品(日诵式版本)...

【注音版】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

【注音版】大佛顶首楞严经五十阴魔章

楞严经五十阴魔章...

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皆得神足飞行愿

第九 皆得神足飞行愿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得神足,...

《地藏经》的檀波罗蜜音、尸波罗蜜音是什么意思

问: 《地藏经》里的檀波罗蜜音、尸波罗蜜音、羼提波罗...

如何帮助更多的众生离苦得乐

问: 弟子目前念佛求生极乐世界,也想尽自己所能为佛教...

发愿为先——愿立则道业可成

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三资粮:信、愿、行。信的内容:信...

【佛教词典】郁郁黄花

南朝道生法师(?~434)主张无情亦有佛性,曾以草木阐...

【佛教词典】钵盂

(物名)或作钵盂。钵为梵语,盂为汉语,梵汉双举之名...

顺逆皆方便,存乎一心

我们举一个例子来说,比如你现在桌面上有一个苹果。这...

病者应以「无所得」来调伏其心

俗话说吃五谷生百病,生、老、病、死是分段八苦的内容...

如此修行毫无意义

拜佛烧香 不断恶因 求佛改命毫无意义 赚钱积蓄 不行善...

法华会上为何会有五千人退席

这段经文,几乎所有的古德都是扣住两个重点在解释:第...

妄想本来是空的,清净本来是有的

我们经常忘掉我们心是清净的,所以一下子就被妄想牵着...

妄想不管烦恼不停,你修行什么呢

学佛的主要任务是戒定慧三无漏学,你仔细观察一下,昼...

【推荐】梦参老和尚:修行的方法

1、如何拜佛? 礼拜时要注意,如果礼拜时很轻慢,怀着...

明朝郑兴儿:不贪人财积德改命的故事

明朝初年,京城有个叫郑兴儿的人,他在一个姓王的部郎...

眼明心却盲

数年前,我在为佛学班上课时,学生中有一位弱视青年。...

造了五逆十恶,为何临终十念就能往生

修净土宗的人,他一定要强调生命是由思想来决定的。否...

【推荐】了生脱死的人一定要有与众不同的气魄

何不弃世事,勤行求道德,可得极长生,寿乐无有极。(...

未成佛前先结人缘

【后复载一僧,博通经论,所至无所遇。乃咨嗟叹息。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