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往生这桩事情,不要等死后再请人来助念

大安法师  2019/09/0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往生这桩事情,不要等死后再请人来助念

有一些磁带讲临终助念,当然精神很可嘉。也是有不少居士来提出问题,说那个助念团:他说他自己的愿力要超过这个病人的业力,要成立“念佛敢死队”,几十人几百人跪在那里念阿弥陀佛,要把阿弥陀佛念过来,把这个病人接走。精神可嘉,但这是不是符合净土的道理?这要思惟。

为什么我们要强调这个病人自己念?为什么《观经》的九品往生——特别是下三品往生,都是善知识要劝这个病人、恶人念佛求往生,介绍阿弥陀佛的威神力量,介绍名号功德,介绍净土法门的这种殊胜,极乐世界依正庄严?为什么要跟他介绍这些?就是要启发这个病人自己的信愿。

这个病人自己有信愿,他感通上了,他才往生。如果这个恶人、这个病人,自己没有信愿,你这个善知识自己有信愿,你这个善知识说“我把阿弥陀佛请过来,把他接引去”,这就不符合净土的道理了。

为什么叫助念?助念是帮助的行为,帮助这个病人自己产生信、愿、行的正念。不能喧宾夺主,不能:自己是一个助念的辅助行为,变成你唱主角。所以如果不是自己念,而是死了之后再请他人来念,那能不能往生就很难说,这时候他就进入中阴身阶段。死亡进入中阴身阶段,当然你也可以开示,也可以念佛。如果在中阴身阶段他能够生起信愿,也可以往生。

但是中阴身阶段,他的业力太大:他很难作主宰,他也会执著中阴身是他的一个真实的身体——漂浮状态。有时候信愿不一定能起来。他没有信愿,你再喊破喉咙,他也往生不了。所以这里引用经文:你死后——“身后”,请人来作功德,无论诵经、念佛、作超度,七分当中这个亡者只得到七分之一,六分属于助念的那个人所得;但如果生前自己来念佛,诵经,他就能得千百倍的善报。

所以往生这桩事情,一定要靠自己生前信愿称名。每天十声念佛,不要等到死了之后再请人来念。现在很多人确实就有一种投机取巧的心理。听说哪个助念团,经过他们助念,百分之百都能往生。他就觉得:“哎呀!好办了!我跟这个助念团搞好关系。我不念也没有关系,他能保证我往生。”哪有这么便宜的事啊?一定要自己感通啊!各人吃饭各人饱。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四十八大愿——(第46愿)自然得闻妙法

设我得佛,国中菩萨,随其志愿所欲闻法,自然得闻。若...

五浊恶世,唯有净土可通入路

原文: 教兴所由,约时被机,劝归净土。若教赴时机,易...

徐母杨太夫人生西记

原文: 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堪作佛,固无论天人修罗...

【推荐】传印长老慈母与胞姊出家往生记

1954年夏天,传印长老离开庄河老家,前往云居山。六年...

【推荐】对净土宗人的勉励

净土宗的人,我想我提出三点跟大家互勉, 第一个,你最...

只要老实下来,就能得到利益

【都言念佛是愚夫,得作愚夫亦已夫。龙树辩才还拙否,...

怎样的佛号才能产生往生的力量

我想很多人会问一个问题,说我们学佛以后,每天这样拜...

佛说人在临终时投胎到哪一道的现象

《守护国界主陀罗尼经》第十卷阿阇世王受记品记载:...

悲华经

悲华经卷第一 转法轮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尔时,无尽意菩萨即从座起,偏袒(tǎn)右肩,合掌向佛...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

楞严咒注音版

楞严咒注音版...

有文化知识的人特别要做钝功夫

印祖教我们修学念佛法门的一个方法,就是一门深入。 有...

如何去报佛恩?

问: 如何去报佛恩? 大安法师答: 要思惟佛对我们的...

孝道是什么,该如何弘扬孝道

问: 现在弘扬《弟子规》的朋友们也经常宣扬《二十四...

念佛得速疾解脱

得疾解脱者,《智论》云,有诸菩萨,自念谤大般若,堕...

【佛教词典】万历藏

Wanlizang   约在明万历十七年至清顺治十四年(1657...

【佛教词典】须臾

(杂语)俱舍论十二曰:百二十刹那为怛刹那量。腊缚此...

工作要赶不要急

我常说:「工作要赶而不急」,就是工作要有效率,虽然...

肾气充足的人脸上放光

肾气充足的人脸上放光,神采奕奕,相反,如果肾气亏虚...

修药师法门是否比弥陀法门好

问: 有人说弥陀法门是送死的法门,如果修药师法门,...

净界法师:皈依的意义与方法

我们今天跟大家讨论的主题是关于皈依的意义与方法。在...

牛头马面的来历与职责

民间常说的牛头和马面,一般都知道是地府中的两位官差...

增长生死有二种法,胆大欺心胆小偷心

出生死有一种法,名为直心,亦名信心;增长生死有二种...

本焕老和尚:念佛要有福德因缘

首座和尚、班首师父、各位执事、各位护法居士: 你们...

经常梦见鬼神或已故的亲人是怎么回事

佛在《地藏经》中说,如果未来世诸众生等,或者在梦中...

导致疲劳的七种病

如果你感到浑身没劲,不妨给自己23周时间,改变一下不...

亲近善知识很重要

学习佛法,应当向善知识学习。过去有一头驴子,它的主...

生命中的五颗球

几年前,在一所大学的开学典礼上,可口可乐的首席执行...

修行不必挂碍衣食 真修自有龙天护持

《佛藏经》上说,出了家的人,应该一心用功办道,随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