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修行不必挂碍衣食 真修自有龙天护持

广化老和尚  2016/05/1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修行不必挂碍衣食 真修自有龙天护持

《佛藏经》上说,出了家的人,应该一心用功办道,随顺佛陀的教法去修行,不要挂虑衣食资具的来处。只要我们一心向道,龙天自然会来护持。如果出了家,不置心于道业上,终日孜孜营营的为了衣食在奔波,龙天护法就不管你了,由你自己去找衣食。

我常对我的同学说:‘并不是我要什么有什么。’而是我出家的时候也想学‘一心行道,随顺法行,勿念衣食。’当时很多同事、朋友,莲友都劝我:‘您再等几个月吧!等国防部命令下来才退役,就有好几十万块钱的退休金可领,您自己不要,可以拿去造庙呀!’我说:‘我不要这些钱,我现在只想要赶快出家。’

在师父为我受沙弥戒前,我把从大陆带出来的金子,和来到台湾在军队上几十年下来的存款及身边所有的现金,全部一齐供养师父,那时候我觉得最轻松了,为什么呢?因为我十八岁就离开家乡参加抗日,那个时代只要你能做事一切优待,我只当了半年兵就升官,还一年一级,一直升到财政官的阶位,不是管钱就是管米粮,要不就是人事,反正数钞票的一定钞票一大堆一大堆,吃得好、睡得好,可是责任重得很。这下子出了家,身上一毛钱都没有,我自言自语的说:‘我真的尝到出家的味道了!’,就像飘到虚空中,没有一点压力,可见钱是最压迫人的东西。

后来那些同事,莲友有的也同样去修道,出家、在家都有,他们就等到领了几十万,等于现在的几百万退休金,有了钱也没比我好,一天到晚为钱在烦恼,恐怕人家偷了去,借人又怕不能还……古人说:‘一朝生死到,明日是他财。’也有人认为这是自己的钱,可以到处去玩,中国玩够了到外国去玩,怎么有时间修行?我说他们:‘你看事实证明了,你们当初说:我不要现在退,我要等到有这笔钱来退才好修道,你们有了钱修道了没有呀?’

所以,我告诉你们,一心修道不会饿死的,有龙天保佑,这不是我说的,是佛说的,不要担心吃从那里来,穿的衣呢?日用呢?你只要想到这些,就会去搅好多钱存在银行备用,你真正拥有那些钱的时候不可能好好修行了。祖师们认为、一个色、一个财、是道心的敌人、你要想修道就要把财、色放下。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广化老和尚文章列表

星云大师《行为平坦的道路》

各位法师、各位护法信徒: 从今天起,在这里我们将有...

不原谅别人就是不原谅自己

一天,艾子乘船在海上漫游。天渐渐黑下来了,艾子将船...

放弃工作在寺院长期做义工可以吗

问: 弟子的独子三十多岁,他不想成家,向往出家,停...

每日的课诵对居士修学尤为重要

修学佛法的过程就是不断破除无始以来的贪嗔痴等一切诸...

佛示导四天王守护世间之要

一次,世尊在密迹金刚力士宫殿演说法要,当时与会的二...

观心是成佛的捷径,观心时有十个重点

第二个是重点,何期自性,本自具足,就一心即假观。这...

十方丛林的警策格言

自古以来,丛林即是十方人士聚集之所,过去我国的四大...

惟贤长老《建立信仰并学菩萨》

一、建立信仰 你们参加法会做义工,你们都有信仰吗?...

解深密经

解深密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住最...

【注音版】礼佛大忏悔文

礼佛大忏悔文...

【注音版】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注音版】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佛开示外道与邪师的辨别法

《佛说金刚心总持论》: 文殊菩萨问佛:云何是外道六师...

能够这样念佛,一定可以了生脱死

修行人要求一生事办,疾出生死,只有念佛法门。因为念...

凡夫、外道、二乘人的过失

佛陀把我们一念心开出二本,一心具足二本:一个是杂染...

为何世俗的快乐会带动生死轮回的痛苦

我们每一个有情众生,在内心的深处都有一种天生的本能...

【佛教词典】业自在所依真如

【业自在所依真如】 修唯识行,第四修习位的十真如之一...

【佛教词典】阿落刹婆

(异类)Rāk?asa,玄应音义二十四曰:刹婆,或言阿落...

【推荐】如何才叫念佛有功夫了呢

前面说到我们最好趁年轻健康的时候把功夫准备好。什么...

念佛的八种相应法和三种不相应法

念佛八法 第一、摄心念:把心收摄起来,即所谓:都摄六...

做事要选好目标

一天,弟子们和禅师一起在田里插秧,可是弟子插的秧总...

对治愚痴,作善为业

三善十一者:无痴者,于诸事理,明解为性。对治愚痴,...

以折摄二门令起厌欣

原文: 激扬生死凡夫令起欣厌者:以诸众生沉迷自性,甘...

印光大师苦行略记

印光大师,关中人也。宿具善根,幼志圣贤。光绪七年,...

法照大师得文殊菩萨开示念佛法门

大历二年,莲宗四祖法照大师居住在衡州云峰寺,勤修不...

做个好人收益大、成本低

面对纷繁复杂的工作生活,人们常常产生做人难的感觉,...

染尘容易出尘难,不断尘劳总是闲

憨山大师(1546-1623),名德清,字澄印,明金陵全俶人...

取财有六种非道,不可为之

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在《善生经》中,对于取财有...

佛讲父母恩德

很多人对于佛教徒出家离欲十分不理解,而且认为佛教对...

解脱色身的爱缚

男子,依佛法出家,仍为爱心所缚,常以苏油摩身,用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