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净土法门的特点

大安法师  2020/01/2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净土法门的特点

由这个他力的救度特点,也就构成了净土法门与通途自力法门的许多的不同。比如通途佛法要谈修行,首先得要开悟,叫见道。见道,才能修道,修道才能证道,这是通途佛法必由之路,不能躐等的——信解行证呐。

但净土法门特别,就是没有开悟,没有见道,但是以信作方便。相信释迦牟尼佛给我们讲的“二有”: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彼土有佛,号阿弥陀。

相信有极乐净土,有阿弥陀佛,然后了解极乐世界无尽的庄严,生起了欣慕之心,生起了厌离娑婆之心,就以信愿持名,求生净土。那这个信心,不需要你去开悟,是以释迦牟尼佛的知见作为我们自己的知见,不必需要去求其他的开悟之门。所以,这里信心就很重要。

然而通途佛法一定要谈戒定慧三无漏学的——由戒生定,由定发慧,由慧断惑,由断惑来证真如法性,了脱生死。那净土法门就是信愿持名,没有断惑,烦恼还在,也能够蒙佛接引,横超三界,一到净土得不退转位。

通途佛法修行,一定要对业障——多生多劫的业障,乃至今生业障,要有极重的忏悔意识,要忏其现行的业障,否则这些业就会障道。

但净土法门他是带业往生的法门,能忏当然固然好,忏不掉也没有关系,能带业往生。你的业障就是四十里的大石头,放在航空母舰上,它不会沉到海底去。尤其是我们无量劫造作的恶业无量无边,尽虚空都容纳不了,我们又能忏除多少业障呢?

所以这个净土法门的特点:不断烦恼可以横出三界。往生到西方净土凡圣同居土,凡圣同居土又圆融上三土,往生凡圣同居土就等于往生到上三土,与诸上善人俱会一处。所以这样的法门就非常的捷径,而他所证入的效果又非常的胜妙。所以这也就构成了难信的特点。

而且这净土法门是修行径又径,是快速成佛的法门。那快速成佛的法门来自什么?还是来自于他力。没有他力,我们能够构成快速的这个效果吗?

比如十八愿,十念皆生彼国愿,只要至心信乐,欲生彼国,乃至十念,蒙佛愿力就能够到极乐世界去。一去极乐世界,就永远终止了在三界永劫的轮回了,因为我们在这里轮回不休。那乘十八愿的愿力,能够往生净土。那往生净土,乘十一愿,到了极乐世界,都能得到大乘正定聚,都能够必至得到大乘的涅槃。

那我们知道通途佛法,从初发菩提心修道,这个过程非常漫长。而且这个过程是进进退退,就是到了七地菩萨的水平,都有可能取证偏真涅槃,更何况其他的下地的菩萨。所以到极乐世界,就直捷直趣大乘的佛果,不会进进退退。

那这个菩萨一生补处愿也告诉我们,由于他力的加持,能够让我们“超出常伦诸地之行”,得到一生补处位。因为通途的佛法告诉我们,是要一个台阶、一个台阶走的。十信位开根本智,发菩提心,然后再圆教初住位——破一品无明得圆教初住位——由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这四十一个位次,是不能超越的。

那么净土法门,到了西方极乐世界就没有这样的位次了,在念不退当中就顿然超越了四十一个阶位,那就是一生补处菩萨,很快地成就佛果。

这些就告诉我们,一个修行人、一个业力凡夫从他离开无量劫的生死轮回,到他修行成佛的全过程当中,都自始至终地贯穿着阿弥陀佛的愿力的加被。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念佛之外是否可兼持经咒

修行用功,固宜专精。然凡夫妄想纷飞,若不加经咒之助...

人生怎样活才有意义

如果你真有信仰的话,这句话你就会有答案。当你还问出...

临终助念遭亲属反对,应该如何应对

问: 作为佛弟子,父母去世应以佛教方式助念送往生,...

如此捱到临命终时,自然正念现前

人生母子、夫妻、一家眷属,俱是宿世虚缘。暂时会聚,...

两个念头,酬偿两次生死

为什么要无住呢?它的理由是说,我们一念的清净的本性...

四十八愿中的天人、声闻、菩萨有什么区别

问: 《无量寿经》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中,有国中天人...

无所障碍,是从我们众生这边来说的

当知无障碍,约人民言,由众生与佛缘深,故佛光到处,...

沙元炳念佛往生的公案

沙元炳。字健庵,江苏如皋县人。其品德、操守、文章、...

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

【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弘化社32分本)...

【注音版】佛说盂兰盆经

佛说盂兰盆经...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卷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与大比...

以专修念佛来对治修行上的偏差

疏文:弥远者,厌生为患,亟欲灭生以归于无。而灭非真...

能够身心俱出家,才称为大丈夫之事

佛赞叹出家。这是中品上生,从这来看,他主要是针对僧...

具足十信心,往生便有把握

第一相信有出生必有死亡(普天之下,从古到今,还没有...

欲望的越位导致了很多问题

过去有一句话叫: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这句话是怎...

【佛教词典】法明道

(术语)众生之净心,生大慧光明,善照无量之法性,见...

【佛教词典】出世诸法差别

【出世诸法差别】 p0483 瑜伽六十五卷十四页云:又由五...

你要常常这样想,我相就没有了

自在是思惟修得来的,思惟修就是观,你这样做就是观自...

往生的最核心利益--阿鞞跋致

又舍利弗,极乐国土,众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其中多...

圣严法师:没有一样是靠得住的

有个女士以为结婚后人生从此有了依靠,结果先生却遗弃...

极乐世界有没有小酒和花生米

从前有一位读书人,去拜访老和尚,老和尚随缘转述西方...

盐在生活中的妙用

虽然食盐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放个几年不成问题,但是...

社会困乱之时,正是布施的好时机

印祖第三天开示,重要内容讲得差不多时,就谈了一下当...

如何清净如法受持八关斋戒

我们的同修,已经受了很多次八关斋戒了。如果你信愿持...

十大菩萨名号隐含的义理

大智,文殊菩萨: 文殊菩萨表智,文殊菩萨以智慧著称。...

善人则亲近,恶人则远避

善人则亲近之,助德行于身心;恶人则远避之,杜灾殃于...

母亲留给儿子的证明

有一个台湾的企业家,他是通过中国佛学院来找我。他有...

大象的故事

古时印度,有一只大象,年轻时非常强壮,打起仗来,神...

如何看待某人是菩萨再来

问: 请问法师,接触佛法以来经常听到这个人是法身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