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菩萨戒是尽未来际永为道种

大安法师  2020/03/2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菩萨戒是尽未来际永为道种

“尽未来际”,不是尽形寿。尽形寿是指声闻戒。

尽未来际,就是在你初发心到圆成佛果,要经过很长的劫数。在这个不断的分段生死的过程中,你受了菩萨戒,这个戒体永远是道种。

这道种还是摩诃衍的道种。摩诃衍的道种,就是透过种子最后起现行。就像一颗种子破土而出,长出树干、枝条、华叶,最终圆成菩提树果,这一切都是由这个种子开始的。

种子是正因佛性,以后能成就五分法身之香——戒香、定香、慧香、解脱香、解脱知见香,也能成就三身——法身、报身及应化身,还有佛在果地上的十力、四无畏、十八不共法。

所有佛果上的无上正等正觉的功德利益乃至相好庄严,都是由菩萨戒戒体这个种子所流现出来的,你看他是多么地尊严!

无作戒体的“无作”,就是不加造作、无为、无漏、无依、无著的本源自性,它能任运发挥作用。这和大乘佛法所讲慈善根力的无作妙用,包括八地以上菩萨显现的无作妙用是相通的。

有了这个本源的自性,这个戒体自然而然地止恶行善。

如果没有这个戒体,逢境遇缘,烦恼来时,就会做坏事、起恶行;有了这个戒体,就能够任运地止恶、行善。

如果没有这个戒体,你碰到慈善的事也想做,但只是想想而已,不会行动。但如果有了戒体,你就有了巨大的行动力,就会对一切众生的苦难感同身受,就会主动地去帮助众生,为诸众生作不请之友。

菩萨戒的戒体是非常神妙的,获得这个戒体,就能熏习我们的妄心,让我们任运地止恶、修善、度众生,最后圆成佛果,万德庄严。

这戒体是由大众增上善心来感得。增上善心就是指上品之心。

为什么要增上?

就是深知这个世间的苦难,不仅自己要了生死,成佛果,乃至要令一切众生到达大涅槃的境界,以如来灭度而灭度之,对一切众生要度他成佛,而度生的过程又无众生相可得。

虽无众生可得,又炽然地去做度众生的事情,大做梦中佛事,启建水月道场。

初发心菩萨虽然佛性还没现前,但我们透过持菩萨戒就能见到佛性,最终圆满这个佛性。

这不是一个小因缘,而是我们在这一期苦难的世间——五浊恶世得人身、闻大乘佛法、禀受菩萨大戒、直趋大乘佛果的大事因缘。

希望大家珍重,以至诚心顶戴受持这个千佛大戒。

至诚,就是在顶受的时候不能三心二意,不能打妄想。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缘起。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惟贤长老《三皈五戒是善因善缘善果之路》

一、四种因缘果的性质 在佛法来讲,有染因、染缘、染...

持戒与作善,功德果报天壤之别

戒法跟善法的差别。这是论它的性质,要是讨论它所成就...

持戒念佛,本是一门

【原文】 持戒念佛,本是一门。净戒为因,净土为果。若...

知见清净得证涅槃

古印度时,有一位比丘,从远处见到满愿子(即富楼那尊...

虚云老和尚《佛教律学入门》

甲、叙言 戒的意义,就是止恶生善的意思,止除十恶五...

犯淫戒与持不淫戒的果报

毁犯淫戒果报,三涂果报。余报:一、生死炽然。二、障...

受了五戒吃肉会影响往生吗

问: 法师,受了五戒就不能吃蜂蜜了吗?有的师兄说受了...

【推荐】念佛还要持戒

一、念佛,体会佛的心愿,就会照戒律去做 (一)以为受持...

地藏菩萨本愿经

觉林菩萨偈 华严第四会,夜摩天宫,无量菩萨来集,说...

【注音版】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普门品(日诵式版本)...

【注音版】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

提不起极乐世界的乐,应当怎么办

问: 弟子知道娑婆世界很苦,但是提不起来极乐世界的...

五蕴炽盛苦来得太厉害

五蕴就是我们的色受想行识五蕴,这五蕴,蕴就是覆盖的...

守此四法,结局通达

陈永寿问结局。菩萨示偈曰:节欲戒瞋,是保身法。收敛...

大安法师:念佛就具足了六度

我们在修行过程当中,总是会选择很多法门,在七觉分里...

【佛教词典】远离众魔

【远离众魔】 p1257 佛地经论一卷十六页云:如是净土离...

【佛教词典】纸冠

(物名)又曰额乌帽子。法师阴阳师等所著用者。又当死...

宝莲香比丘尼为什么会堕无间狱

世尊!如宝莲香比丘尼,持菩萨戒私行淫欲,妄言行淫非...

圣严法师《翻出如来佛的掌心》

有一个《西游记》里的故事:说一只猴子,神通很大,一...

清代高僧彻悟大师

各位有缘,大家吉祥。今天我们要介绍给大家的是,净土...

证严法师:眼明不如心明

人生大部分都在黑暗中摸索,有人眼睛雪亮,但心灵黑暗...

【推荐】糟糠之妻不下堂

糟糠之妻不下堂是我国古代流传很广的一句俗语,意思是...

知道一切影像,都是内心变现出来的

第一件事情就是断除你向外攀缘的心,断除你有所得心。...

一心念佛,切忌三心二意

今天才正月初十,大多数人都还在享受新年的欢乐,你们...

【佛学漫画】一代高僧悟公上人

悟公上人的一生建刹安僧,培养僧才,化导群迷,接引众...

佛号只是工具,你的心决定你的去向

古人讲,要往生必须感应道交。嘴巴念的佛号,是心在推...

佛学常见辞汇(七画)

【弟子】 徒众对老师的自称。 【伽蓝】 1.僧伽蓝...

显光老和尚:略述天台宗六即佛义

余四十年前,在苏州胥门外小日晖硚放生池(灵岩山下院...

印光大师《因果》

一、因果的普遍性 世无无因之果,亦无无果之因。喻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