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佛慧明净日,除世痴暗冥

大安法师  2023/03/0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佛慧明净日,除世痴暗冥

佛慧明净日,除世痴暗冥。此二句,名庄严光明功德成就。佛本何故兴此庄严。见有国土,虽复顶背日光,而为愚痴所暗。是故愿言,使我国土所有光明,能除痴暗,入佛智慧,不为无记之事。亦云安乐国土光明,从如来智慧报起,故能除世暗冥。经言,或有佛土,以光明为佛事,即是此也。故言,佛慧明净日,除世痴暗冥。

昙鸾大师《往生论注》

佛慧明净日,除世痴暗冥。这两句是第十种庄严,“庄严光明功德成就”。光明就是佛的智慧。佛是契证一切种智的,是清净的法体。从法性理体当中生起的光明,非常的明亮、清净,就像杲日那样的灿烂、赫奕。第一个偈子是谈光明的体性。第二句就是能消除世间众生愚痴、黑暗、盲冥的烦恼,这是光明的德用,能除无明的烦恼。

阿弥陀佛为什么要兴起这样的庄严愿呢?是在他因地考察他方世界的刹土,比如我们这个世间,虽然众生头顶上也有日光的照耀,但这个日光只是能够温暖我们的身体,乃至于能够哺育树木花卉,但是它不能让我们心性开悟。我们每天沐浴日光,但内心还是愚痴的,还是无明的,还是一团漆黑的。我们这个世间的日月星三光的德用、妙用缺乏,没有心性上的作用。

所以法藏菩萨就发愿:在我住持的刹土当中,所有的景物、依正庄严所生起的光明都能消除一切众生的愚痴、黑暗。这个痴冥就是指无明状态。我们是由一念妄动,从妙真如性生起了能和所的对待,马上我们的心性的光明就被禁锢住了、遮盖住了,就不能明了我们本有的清净的心。无明,就暗冥。暗冥,里面就会造恶业,在暗冥当中充满贪瞋痴三毒烦恼,尤其是爱欲的烦恼能够滋润这样的恶业,于是我们就不断地在三界六道轮转。所以,我们轮回的本源还是这个无明。

所以,法藏菩萨就希望众生能够蒙光照触,能够契入到佛的智慧。佛的智慧就契证诸法的实相,拨云见月。再由这个智慧所生起的事业,就不是那种“无记之事”。一般讲业有三种:善业、恶业、无记业。当然一个人有佛的智慧了,他是超越善恶的对待的,也不会去做那些无善无恶的、空无利益的事情。包括对于宇宙人生的探究、外道的十四种问难,它都离不开有啊,无啊,亦有亦无,非有非无的这种戏论、对待的状态,所以十四种问难也称为十四种无记。不会再有这些事情了。

这样的德用是来自于极乐世界的国土的光明,乃是从阿弥陀佛的智慧的净业所生起来的。这个智慧跟断烦恼是成正比例的。一切众生都有如来的智慧,但是由于我们有见思惑,就不能显发一切智;有尘沙惑,不能显发道种智;有无明惑,不能显发一切种智。阿弥陀佛对治这些所有的烦恼,契证实相般若,生起了一切种智的这种光明。所以这样的一个智慧光明就有着消除世间众生无明、愚痴、暗冥的德能。

所以《无量寿经》《阿弥陀经》里面都在赞叹阿弥陀佛的光明。只要十方众生能够有缘接触阿弥陀佛的光明,都能够身心愉悦。纵然在三恶道里面,能够接触弥陀的光明,三恶道的苦刑能够终止。乃至于阿鼻地狱的众生,如果蒙阿弥陀佛光明照射,有净土善根的话,都能当下蒙光摄受,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

所以在大乘佛法当中,十方诸佛常常是以光明作佛事,就是以光明来觉悟众生,来拯救众生。《华严经·贤首品》就谈到佛菩萨四十四种光明来作度化众生的佛事。佛的每一种光明的德用,都是来自于因地当中的修行才能得到的。比如《贤首品》四十四种光明,其中有一种光明也谈佛慧问题——佛的智慧。“又放光明名佛慧”,这是标出这个光明的名称。“此光觉悟诸含识,令见无量无边佛,各各坐宝莲华上”,这是在阐释这个光明的德用。这个光明能觉悟九法界众生,他心开意解,就能见到无量无边的佛,这些佛都坐在珍宝莲华上。

下面就是“赞佛威德及解脱,说佛自在无有量,显示佛力及神通”。这三句是他得到这个光明的因地,他的修行的因。是由他在因地当中常常赞叹佛的威德及五分法身解脱的功德,赞说佛种种自在,无量无边,显示佛的十力和无量的神通。他有这样因地当中赞叹佛的智慧的威神功德。“是故得成此光明”,所以等他成佛的时候他也就得到了这种类型的光明。

在《无量寿经》里面讲阿弥陀佛有无量的光明,释迦牟尼佛概述了十二光如来。乃至于《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大势至菩萨在无量劫以前所遇到的那尊佛叫超日月光佛,他在一劫当中也是十二光如来的示现。这都是以光明作佛事的表达。阿弥陀佛的智慧就像明净的太阳,除灭世间的愚痴、暗冥。所以阿弥陀佛光又称为智慧光。

我们众生心里面有很多的无明黑暗,念佛跟这个光明产生了一个紧密的对待。《观经》讲阿弥陀佛光明遍照十方,遍照十方念佛众生,摄取不舍。佛光遍一切处,但是对念佛的众生摄取不舍,就是执持这个名号,就跟佛的智慧光明产生了一种交感,一种母子相忆相摄的关系。

所以,我们要接触到佛的智慧光明,就是要执持名号。执持名号,暗合道妙,巧入无生。我们现在可能很愚痴、很颠倒,没有智慧,念久了,念得比较相应了,我们智慧也会得以开发。何以故?是由于名号里面有佛的智慧故。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四十八大愿——(第46愿)自然得闻妙法

设我得佛,国中菩萨,随其志愿所欲闻法,自然得闻。若...

五浊恶世,唯有净土可通入路

原文: 教兴所由,约时被机,劝归净土。若教赴时机,易...

弘一法师的弥陀净土思想初探

弘一大师毕生钻研、探索、整理、流通南山律典籍,处处...

【推荐】传印长老慈母与胞姊出家往生记

1954年夏天,传印长老离开庄河老家,前往云居山。六年...

「清珠投于浊水」与「喊破喉咙也枉然」如何理解

问: 清珠投于浊水,浊水不得不清。佛号投于乱心,乱...

【推荐】念佛还要持戒

一、念佛,体会佛的心愿,就会照戒律去做 (一)以为受持...

千念万念为了临终正念

前面的阿赖耶叫摄藏;这个地方就是执持,有执取义跟执...

怎样的佛号才能产生往生的力量

我想很多人会问一个问题,说我们学佛以后,每天这样拜...

【注音版】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普贤行愿品...

【注音版】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大宝积经

大宝积经卷第一 大宝积经卷第二 大宝积经卷第三 大宝...

浴佛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城鹫峯山顶,与大苾刍众千...

修行还是以念佛为稳当

大家只要看看《楞严经》中讲的修禅定,色受想行识五阴...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方法

古人说,教育,要从最基础的、最早的时候开始。 教妇初...

幸得人身,幸闻净土法门

我们造什么业,就一定要得到什么样的果报又叫业报,这...

佛以大悲出此法门横截生死

救世最急者:末世众生,根钝障深,解脱禅定,甚难可得...

【佛教词典】罪处所法

亦名:觅罪相法 羯磨疏·集法缘成篇:“罪处所[法]者...

【佛教词典】四种扰乱

【四种扰乱】 p0429 瑜伽十九卷八页云:何等名为四种扰...

7美元买走了一整天的快乐

一位女士开车来到小城加油站,本应到自助加油泵那边加...

随遇而安是人生的一种境界

凡事都要随缘,人必须随着天定的因缘来处理事情。反之...

净界法师:皈依的意义与方法

我们今天跟大家讨论的主题是关于皈依的意义与方法。在...

挪用善款是否犯偷盗戒

问: 弟子每月都会代收善款,有时还挪用一些善款来应...

经书上的字读错了该怎么办

问: 听弘法流通站的居士告诉我,部分信众因为请的经...

诚实是随顺法性的善行

佛言:其四恶者,世间人民,不念修善。转相教令,共为...

亲近善知识很重要

学习佛法,应当向善知识学习。过去有一头驴子,它的主...

猴王救母

很久以前的一个夏季,佛陀在舍卫国与出家弟子们依例安...

傲慢,是对命运最大的挫折

很多人,都觉得自己很善良,也没有做坏事,但命运总是...

上香是上一支还是上三支

问: 上香上一支?还是上三支?还有红香和黄香,上哪...

不可用通途教理,衡量净土法门

修持法门有二种不同,若仗自力修戒定慧,以迄断惑证真...

常啖人间肉鲜美,谁知盘盏肠食毒

【猪肉】 味苦,性微寒,有小毒。牡曰,牝曰彘,子曰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