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靠自力了生死之难

大安法师  2023/06/1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靠自力了生死之难

如来一代时教所说一切法门,皆令众生修戒定慧,断贪瞋痴。了幻妄之生死,证真常之心性者。然众生根有利钝,惑有厚薄。根利惑薄者,或可即生了生死,或二三四五生了生死。根钝惑厚者,十百千万生,或十百千万劫,犹不能了。此系依通途教理修持而论。乃仗自己修戒定慧力,断尽贪瞋痴烦惑者,其难也难如登天。任汝见地高,功夫深,功德大,智慧大。若三界内见思惑未尽,决不能出三界外以了生死。

《一切念佛人往生及不往生之证据》

这篇文稿从四个方面展开,第一是谈通途与念佛法门的异同,第二是举往生的事例来引《大集经》六处的验证——人死有六验,第三是念佛决定往生的依据,第四是临终助念的重要性。

先看通途佛法与念佛法门的异同。首先,先看通途佛法的表述。释迦牟尼佛一代时教,五时说法,三百余会,所说的一切法门,一切法门就包括藏通别圆这些四教法门,这些通途的佛法都是要修戒定慧,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的,这叫断惑证真。需要以般若智慧了知我们在这生死轮回也是如幻的,建立在我们妄念的前提之下的,生死是不真实的。

要透过虚幻的生死,契入到真常的心性。我们的如来藏性,叫妙真如性,是离生死、圣凡、是非的,清净无染污的,这叫真常的佛性。一代时教来宣说这个真相,我们现象界这一期的业报身是虚幻的,当下有大涅槃的生命的真相,要众生就路还家,回归自性。

但是,众生的根机有利根,有钝根;来到这个世间无明、烦恼的程度不同,有厚一点,有薄一点。根机利的、烦恼薄的,依照通途佛法修戒定慧,勇猛精进,或者可以了生死。了生死是什么情况?一定要断见思惑。断见惑是初果的圣人,还要七次往返天上人间;二果,还得一来——再来一次;三果,生到五不还天;四果阿罗汉,才能够长揖三界,不受后有。断见思惑,谈何容易!或者即生就了生死——即生就了生脱死,或者二三四五生了生脱死,这是指根机利的。

根机钝的、烦恼重的,或者十生百生千万生,或十劫百劫千万劫还不能了生死,就是见思惑很难断。这是依通途佛法教理修持而论,乃是靠自力——自己修戒定慧的力量断尽贪瞋痴的烦恼,这就是谈竖出三界。这条路子之难,可以说是难于上青天。纵然根机利,见地高,一闻千悟,禅定功夫深,修得定慧功德大,智慧辩才,般若氛围深厚,甚至可以大彻大悟、明心见性,但是如果三界内的见思惑未能断尽,是绝对不能出三界,了生脱死的。

自古以来这些根机利的人,或者在宗门教下都有很高的造诣的人,那很多了。比如《高僧传》讲的圆泽法师,他能够知道下一辈子投生的地方,那禅定功夫很深了,这就是“三生石”的故事;五祖师戒禅师也是明心见性的,但是由于见思惑没有断,转世成为苏东坡;海印信禅师转世成为朱防御(一个军官)的女儿;真如喆禅师活了九十五岁,夜不倒单,修行一辈子——修行七十年,他火化的时候,身上穿的纸袄都能烧出舍利子,这么大的功德,他一转世,投到大富贵处,做什么呢?就是北宋的最后一个皇帝宋钦宗。这些都是修行见地高、功夫深、功德大、智慧大的人,他没有了生死。可见,靠自力了生死之难。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念佛法门,他力易行,横超生死

凭自力修戒定慧的通途八万四千法门判为难行道。念佛法...

慧律法师:认识无常

认识生死轮回的本质,是学佛非常根本且重要的体认。生...

培养第二念的觉悟

我们一生当中你的造善造恶,就是第六意识决定了。当它...

人身难得而易失,良时易往而难追

四海波涛,孰计别离之泪。 在每一次这样迁徙的生命过程...

愿所有苦难众生,永不再流浪生死

这是我人生中的真实经历。 一场大病之后,我一直想把我...

劫运下的悲惨世界

编者按:本文选自倓虚大师《影尘回忆录》第十八章之科...

六道众生皆是父母

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无不从之受生...

惟五更可以勾当自家事

李廌,是苏东坡的门生,他在《师友谈记》中记载了这样...

早课(朝时课诵)

●大佛顶首楞严神咒 南无楞严会上佛菩萨(三称) 妙湛...

【注音版】地藏菩萨本愿经

根据弘化社《地藏菩萨本愿经》流通本印本校对注音。...

梵网经菩萨戒本

【依东林寺版本】 (举香赞) 炉香乍热。法界蒙熏。诸...

佛说无量寿经

佛说无量寿经卷上 我闻如是,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

大安法师:心情浮躁时如何通过念佛求得安宁

问: 我自己的一个问题,我心非常浮躁,怎么都静不下...

往生到极乐后,恶业最终会怎么样

问: 我们往生到极乐世界后,恶业种子不起现行,那这...

未证无生法忍,浊世度众无有是处

证到无生法忍,你是法身大士,你来这个世间就有宏誓的...

《无量寿经》开显的修行宗旨是非常精妙的

善导大师在注解上品下生的条件时只有一个但发无上道心...

【佛教词典】无喜足

【无喜足】 p1051 瑜伽八十三卷三页云:于少下劣差别所...

【佛教词典】师子光

梵名 Sijha-ra?mi。中印度那烂陀寺之学僧。依大慈恩寺...

增长业与不增长业

我们看到业果的相续跟不相续的两种因缘,接下来我们来...

比丘闻莲喻坚固道心

佛陀在罗阅只耆阇崛山时,一日,城中有五十位长者子亲...

佛经开头的「一时」到底是哪一时

问: 佛经开篇常常说一时佛在什么什么地方,与多少多少...

陪病人念佛的经验

以前我在医院当医生,发现很多的患者,不能够接受传统...

人相貌千差万别的原因

世上的人,长相千差万别,全世界的人找不出长相一样的...

83岁的老母很怕死,如何帮她进入信愿念佛的正轨

问: 我母亲八十三岁了,精神不是很好,时而抑郁,时而...

烦恼太重,是你想太多了

我们看第三段的烦恼浊。烦恼浊是由想阴引生的。想的意...

受菩萨戒后无法坚持,是否要堕地狱

问: 弟子2007年在东林祖庭受了菩萨戒,回家后只坚持了...

思惟罪业后要做的三件事情

思惟罪业之后,要做三件事情: 首先, 特生厌贱: 对于...

唯有念佛求生净土最为捷要

佛说修行出生死法,方便多门,唯有念佛求生净土,最为...

圣严法师《小时候的疑惑》

我想先谈一下小时候发生的三件事情,它们在我的学佛之...

念经时的妄想和昏沉,该如何去对治

很多道友说我念经的时候妄想很多。你若是念念经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