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莲池大师以十重法义别释净土教法兴起所因

大安法师  2023/06/2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莲池大师以十重法义别释净土教法兴起所因

序文

别则专就此经,复有十义:一、大悲悯念末法,为作津梁故;二、特于无量法门,出胜方便故;三、激扬生死凡夫,令起欣厌故;四、化导二乘执空不修净土故;五、勉进初心菩萨,亲近如来故;六、尽摄利钝诸根,悉皆度脱故;七、护持多障行人,不遭堕落故;八、的指即有念心,得入无念故;九、巧示因于往生,实悟无生故;十、复明径路修行,径中之径故。

此为教起所因之第二重法义,乃专门针对此《阿弥陀经》,具体阐释净土教法兴起所因。此别释乃由十重法义展开:

一者释尊大悲悯念五浊恶世末法众生,于此法弱魔强、圣贤隐伏之暗夜,开启念佛一法,为业障深重遭遇剧苦的末法众生,作度越生死苦海之津渡桥梁。

二者在佛一代时教所宣说的无量法门中,特别拈出最胜特异之念佛往生净土一法,饶益安乐一切众生。

三者以信愿慧光,激扬生死凡夫,令其生起厌离娑婆、欣慕极乐之愿心。

四者教化引导二乘行人往生极乐,令其生起无上菩提心,圆成大乘佛果。

五者劝勉策进初发菩提心菩萨往生净土,亲觐弥陀,证无生忍,还来此方秽土,化导刚强众生。

六者净土一法三根普被,利钝全收,平等普度九法界一切众生出离分段、变易两种生死苦海,悉皆圆成无上菩提。

七者阿弥陀佛以大悲愿力光明,六字万德洪名,加持末法多障行人,令其远离种种魔障,菩提路上修行一帆风顺,避免于此烦恼险道,坠堕三恶趣。净业行人恳切持名,感通佛力,带业往生,永脱轮回。

八者净土一法,专持佛名,直截简易,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即念即佛,不必舍念,得入无念之实相。

九者净土妙法,指方立相,住相证果。善巧指示因于往生净土,见佛闻法,即悟无生。又或于此土精进念佛,理一心不乱,即悟无生。

十者净土法门与一代通途教法相较,乃由仰靠佛力护念加持故,是为修行径路。又念佛法门有通四种,即实相念佛、观想念佛、观像念佛与万行回向。而持名念佛,用力少,收功极大,但持洪名,直登不退转地。是为捷径中的捷径,又称径中之又径。

此十重名题法义,和合建构净土一法“方便中第一方便,了义中无上了义,圆顿中最极圆顿”(蕅祖语)之特质。

莲池大师《弥陀疏钞》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推荐】往生这桩事情,不要等死后再请人来助念

有一些磁带讲临终助念,当然精神很可嘉。也是有不少居...

感应道交是大学问,很难相信

感应道交可是大学问,可是很难相信的。感是什么?感是...

有什么障碍可以障住佛光

彼佛光明无量,照十方国,无所障碍 一切的经典,只是一...

五时说法都有净土法门的施设

我们说末法众生有个特点,不知恩不报德,很多众生对释...

智者大师《五方便念佛门》

一凝心禅。二制心禅。三体真禅。四方便随缘禅。五息二...

惟贤长老:净土教的殊胜和修法

各位师父、各位居士: 我于四月二十六日由重庆到蓬溪...

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

【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若子逃逝,虽忆何为...

大安法师:如何合理安排慈善和念佛

问: 如何合理安排慈善和念佛,对那些认为做慈善会影...

【注音版】佛说疗痔病经

佛说疗痔病经...

佛说当来变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俱...

大宝积经之无量寿如来会

大宝积经卷第十七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 诏译 无量寿如...

【注音版】佛说无量寿经

(印光大师校印本)...

助念可以围着亡者边绕行边念佛吗

问: 助念的时候,助念人员围着亡者边绕行边念佛,可...

《阿弥陀经》的三大注疏

古来注疏,代不乏人,世远就湮,所存无几。云栖和尚著...

佛的十力与四无畏

云何得处非处智力、过未现在业报智力、根胜劣智力、种...

真有极乐世界吗?没有见过无法相信怎么办

世间上没有见过而真实存在的东西太多了。你见过孔子吗...

【佛教词典】那烂陀僧伽蓝

【那烂陀僧伽蓝】 p0697   西域记九卷十六页云:城南...

【佛教词典】能熏四义

【能熏四义】 p0894   成唯识论二卷十五页云:何等名...

求生西方净土与唯心净土本性弥陀,互相矛盾吗

问:净土法门摄受各类不同根机的众生,果然是很广大的...

用数息观来念佛

佛开示我们一种方便,叫出入息观。出入息观就是观出入...

公平分配财产

在百喻经中有一则很有趣的短文:有一位父亲,年老多病...

倓虚大师《念佛论》

佛法发源于印度,流传于中国,乃至世界各国。其目的无...

明海法师《八大人觉经》

我们来看这部经,题目叫《佛说八大人觉经》,东汉安世...

临终十声念佛与一生五逆十恶孰轻孰重

临终念佛十声就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他一生都在造五逆...

佛教里面哪部经最殊胜

问: 常听说开悟的楞严,成佛的法华。又常听人说某某...

佛门的七众弟子

一、比丘(Bhiksu):是男众出家后,受具足戒者。 二、...

办公室的两舌与中伤

虽然每个人都知道,妄言、绮语、恶口、两舌,对人对己...

打坐要学会调理,不然就会出毛病

打坐要学会调理,调理什么呢?调理行动,调理出入息,...

请法师到自己家供养,这样是犯戒吗

问: 弟子这里有法师来,可是有师兄却说是奔他而来的...

请您做胎儿的观音菩萨

请原谅我的冒昧,虽然我们素昧平生,但是当我知道在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