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四种念佛法门的难易特点

大安法师  2024/08/0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四种念佛法门的难易特点

疏文

念佛复有多门者,如后文中所开实相念佛四种,乃至万行回向等。实相之佛,虽云本具,而众生障重,解悟者希。下此数门,观像,则像去还无,因成间断;观想,则心粗境细,妙观难成;万行,则所作繁多,重处偏坠。唯此持名一法,简要直捷,但能继念,便得往生。古人谓:“既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则不期实相而实相契焉。故念佛为修行径路,而持名又念佛中之径路也。《弥陀疏钞》

此段疏文乃是较量多种念佛法门与持名念佛的高下优劣。念佛一法,因依众生种种根机,又可细分诸多法门。如《华严》五十三参中,德云比丘向善财童子除总说自己所修“忆念一切诸佛境界智慧光明普见法门”外,又向善财别说二十一种念佛法门,所谓智光普照念佛门、令一切众生念佛门、令安住力念佛门……乃至住虚空念佛门。此二十一种念佛门,亦属略说,若广说者,亦有无数之念佛法门。

然就此释迦本师一期所说念佛法门,可概略例分四种,即实相念佛、观像念佛、观想念佛,乃至万行回向念佛等。下面缕述四种念佛门的难易特点。

其一,实相念佛。实相即一切众生自性天真佛,我等众生虽云本自具足,无欠无余,然积劫业障深重,信解觉悟此自性者,万中难得一二。《首楞严经》二十五圆通章中,除大势至根大圆通,其余二十四圆通修法,均属实相念佛。如观音耳根圆通,我等业力凡夫依之修习,入流亡所,断六结,证三空,契入圆通常自性,如是修证成就,难得其人。

其二,观像念佛。即观想阿弥陀佛三十二相、八十种随形好,从足下千辐轮相到无见顶相,或顺观或逆观,一一观想明了。然镇日坐对佛像观想,尚可依稀仿佛,系心观想。若佛像不在眼前,系缘之像便成间断。散乱心中,佛之相好难现。即便就一种相好作观想,如但观白毫相,极令明了,亦殊不容易。

其三,观想念佛。乃依《观经》修定善十三观,观想极乐世界依报庄严,若日想观、水想观、地想观……乃至杂想观。兹因业力凡夫能观之心粗劣,所观之极乐境界微细,是故妙观难以成就。

其四,万行回向念佛等。即净业行人发无上菩提心,广修种种大乘菩萨行,若《观经》所示净业三福、《华严》普贤十大愿王,乃至六度万行等,以此万善庄严净土,回向往生。然初心菩萨修习万行时,因身见我执未空,难免夹杂虚荣心、胜负心、名利心等。以此布施、持戒等道力,下一世或作王臣,富贵自在,或依此权势福报广作众罪,由此堕落三恶道,风险不小。

诚如省庵大师警诫一大德居士云:“苟不以生死大事为急,而孳孳为善,所作善事如须弥山,皆生死业缘,有何了日。善事弥多,生死弥广。一念爱心,万劫缠缚,可不惧耶。”(《省庵法师语录·与茅静远居士书》)与上列四种念佛门相比较,唯此信愿持名一法,至简易至精要,直捷了当。但能都摄六根,继念名号,便得往生安养。称名一法,不择贤愚,不拣男女,若贫若富,若贵若贱,皆可修之。苟有信愿,往生极易。如渡生死苦海,既得阿弥陀佛大愿船,又有释迦本师发遣之良导,加以十方诸佛护念之顺风,必能疾速运载净业行人,抵达极乐彼岸。

诚如永明大师“禅净四料简”中所述:“若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意谓仰蒙阿弥陀佛愿力接引,往生彼土七宝池中,莲华化生,觐见阿弥陀佛,当下即悟明自性,作阿鞞跋致菩萨,速证一生补处位。证知信愿持名,暗合道妙,巧入无生,不作意悟证实相,而法尔自然地契入实相;不期望观佛相好,而阿弥陀佛相好光明觌体呈现;不企观想极乐依正庄严,而名号中自然显现极乐依报庄严。

若持名念佛三昧成就,即实相念佛、观像念佛、观想念佛,乃至万行回向念佛等诸多念佛门,悉皆成就。一法具足一切法,六字洪名乃总持陀罗尼,不唯是四种念佛门之总持,乃至是释尊一代时教大小乘一切法门之大总持。是故,念佛四门与持名念佛相较,四种念佛为修行之径路,而持名念佛又为诸径路中的径路,故称径中之又径。持名念佛之功德,大矣哉!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没有好好念经修行,最后能靠愿力往生吗

问: 如果皈依了,但是没有好好念经修行,最后靠自己...

愿诸人以净业而为急务

莲池大师(一五三五-一六一五)是明末中兴念佛法门的...

助念时应三班相续佛声不断

三班相续,佛声不断。病人力能念,则随之小声念;不能...

念佛要用真心来念

一九四零年,我们也是打佛七,慈舟老法师打佛七开示:...

往生既得不退转

净土法门之所以异于通途法门而被称为特别法门或易行道...

阎王也怕阿弥陀佛

再说这位黄太太,又告诉大家一则阿弥陀佛的伟大,连阎...

李炳南老居士:最简单的净宗早晚课

一、南无大慈大悲本师释迦牟尼佛 (一称一拜或只合掌...

百千万劫难遭遇——佛法难闻

各位有缘,今天是我们这个这次福慧慈缘一直举办的这个...

阿閦佛国经

阿閦佛国经卷上 发意受慧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

【注音版】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印光大师校印本)...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

大乘起信论

大乘起信论序 扬州僧智恺作 夫起信论者,乃是至极大乘...

念佛能得到命中没有的福报

现在年轻人面临着很多的诱惑,是很容易走向歧途的。生...

学佛是为了比别人好吗

问: 学佛是为了各方面都比别人好吗? 大安法师答:...

菩萨戒的核心精神

《梵网经菩萨戒》谈到一个重要的事情,就是菩萨戒的核...

【推荐】观男女二根极其污秽,才能破除淫欲之魔

现代人把这个婚外恋,还认为是一个很浪漫、很时尚、很...

【佛教词典】贪

【贪】 p0976 瑜伽八卷三页云:谓由亲近不善丈夫,闻非...

【佛教词典】正使

与“习气”相对称。略称使。指现起之烦恼正体(主体)...

快活烈汉性空禅师

性空妙普禅师,汉州(今四川广汉)人。出家后,自号妙...

世话、戏论、愦闹的二十种过失

《大宝积经》云:菩萨应舍愦闹乐于寂静,舍诸世话观于...

【推荐】财色名三法,就像狗啮枯骨

唯心识观,这个地方我们讲一下。唯心识观就是说, 当你...

让生命每一刻都变得有意义

一切依发心而定 懂得如何过日子极为重要。我们必需知道...

惠空法师《从佛法观点谈感情问题》

感情问题,从佛法立场来看,势必从生命现象的角度分析...

妙莲老和尚:人最折福之处是什么

就是嫉妒障碍!看人家做好事总是眼红、心里不是滋味,...

为何现在的佛教一天不如一天

常说雪峰的饭头,沩山的典座,堂里参禅堂外参禅,总是...

永远都是自己的错

我们的生命中,可能还是有很多众生、有很多缘并不是投...

以真诚不妄之心来待人处事

说谎话欺骗他人称为妄言。现在社会上一般人为了做生意...

何可心静,何可忘情

问: 何可心静,何可忘情?心燥由万事起,情却为一人...

做任何事情都要善用其心

诸位菩萨慈悲,诸位道友慈悲。凡是发心的到了这个法会...

见佛生欢喜得生天

过去南印度有一个习俗,家中未成年的女孩必须早起,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