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见佛生欢喜得生天

2014/12/1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见佛生欢喜得生天

过去南印度有一个习俗,家中未成年的女孩必须早起,将庭园及家门内外打扫干净。城中一位长者的女儿在晨起扫地时,正巧佛陀从门前经过。当她看到相好庄严的佛陀,心中非常欢喜注视着佛陀及弟子们经过。这个女孩的寿命很短,没多久命终,便投生到了天上。

凡是生天者,都会作三种思惟:‘我的过去生是何身?’他知道了自己过去是人身;‘现在投生在哪里?’也知晓自己投生到了天界;‘过去做了什么事,得以投生到天道?’天女知道了自己过去因见佛欢喜的善业,才感得生为天女的果报。感念佛陀的大恩德,便来到佛所,以恭敬心供养佛陀。佛陀慈悲为她开示法要,天女一心谛听,当下证得须陀洹果。

比丘们欢喜赞叹此一殊胜因缘,请示佛陀:‘世尊!这位天女是由于什么因缘,今生得以投生天界呢?’佛为比丘们开示:‘这位天女过去生在人道,当她还是个小女孩时,有一天清晨在门口打扫,刚好遇到佛陀经过家门。因见佛心生欢喜,瞻仰如来目不暂舍。因为这样的善业,所以得生天道。现又以感恩心来到佛所,听闻开示后,心开意解而证道果。’

典故摘自:《杂宝藏经·卷第五》(六三)童女因扫地见佛生欢喜生天缘

省思:

一心生十法界,一个念头就是一个法界,因心成就业缘,便会招感相应的果报。小女孩见佛而生欢喜心,因此感得投生天界之善果。佛法讲‘随喜功德’,随着见闻的善法因缘,以欢喜心助成或称扬赞叹,自能成就种种良善果报。因此,在日用待人接物,乃至读诵经典、布施供养、持戒行道,若能以平等、恭敬的心,欢喜看待一切人、事、物,便能成就随喜之功德,增长无量之福德。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孝顺的人,总是处处感召万物成全

一 我的公公有两个儿子,我老公是他的小儿子。我和我老...

为何有人先富后贫,有人却先贫后富

复有业初乐后苦。若有众生。为人所劝。欢喜行施。施心...

【推荐】同样是布施,但所得果报却不同

佛教的基本思想,是建立在诸法因缘生,因缘生就是说,...

【推荐】父亲临终的惨状让我深信因果

我叫李小英,今年27岁,父亲李明裕,祖父李根阳。家住...

诸恶业中,唯色易犯,败德取祸,亦莫过此

【原文】 汪舟次曰。诸恶业中。唯色易犯。败德取祸。亦...

如是因,如是果,如是报

有一位高僧行脚于各个寺院、去礼拜参访。有一回,他来...

佛教徒为什么不可以在佛像前随便坐

问: 佛教徒为什么不可以在佛像前随便坐呢? 答: 归敬...

命运把握在我们自身手里

世间上的人都明白冥冥之中有命运的存在,而更多的人认...

佛说佛顶尊胜陀罗尼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城逝多林给孤独园。与...

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

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

吉祥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祗陀园给孤独精舍。时已深夜...

观无量寿佛经疏

观无量寿佛经善导疏重刻序 印光法师 人生世间,祸福吉...

满地泥泞与繁星璀璨

瀑布的壮观是在没有退路的时候形成的,繁星的璀璨是在...

佛陀十大弟子中阿那律尊者来由

阿那律:又译为阿那律,阿那律陀,阿泥卢豆,阿楼駄,...

阿弥陀佛时时刻刻都在护念着我们

今天和太太(指奶奶的母亲,系我们当地的习惯称谓)通...

不要忘了感谢你的「仇人」

与一位作家朋友聊天,我问是什么促使他不停地写作?他...

【佛教词典】十种演说

(名数)善财童子南询第二十参遍行外道对童子自说为一...

【佛教词典】本母

(术语)梵语曰优波提舍Upade?a,此译论议。又名摩怛理...

老人痴呆或失忆症的人能否往生

问: 有两个疑问请解答。第一,如有老人痴呆症或失忆...

首楞严王三昧对治的重点

《楞严经》前面的三卷经文,佛陀等于是讲到了大乘佛法...

星云大师《佛教的忠孝观》

各位法师、各位护法信徒: 感谢佛陀的慈光加被,能够...

【推荐】如何正视福报与建立福报呢

我们常说要福慧双修,如何正视福报与建立福报呢?经过...

凡夫菩萨欲于恶世度生,无有是处

《智论》云,具缚凡夫,有大悲心,欲生恶世救苦众生,...

受得一分委屈,消得一分业障

第七委屈难受者。 此语,乃无知者言之。稍有程度者,断...

迷时妙法成生死,悟后三千性寂然

三界无安,犹如火宅。惟深入火光三昧者,能转烦恼业报...

死心念佛,莫换题目

莲池大师,净土宗的第八代祖师。他早年是读书人,有深...

净界法师:牺牲今生安乐,保护临终正念

我曾遇到一位一贯道的道友,他问说:师父啊,你们寺庙...

修庙不是和尚的事儿

北宋年间,大慧宗杲禅师提倡参念佛是谁,为什么呢?念...

人善土地就丰壤,人奸地就薄

佛在《地藏经》上讲,如果有人能在南方清洁之地,供养...

证严法师说故事《五浊恶世度有情》

佛陀的苦行因缘 每个人与生具来皆有那分能分辨是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