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迷时妙法成生死,悟后三千性寂然

蕅益大师  2020/10/0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迷时妙法成生死,悟后三千性寂然

三界无安,犹如火宅。惟深入火光三昧者,能转烦恼业报之火为智慧火,于中游戏出没自在无碍,乃名妙安。夫烦恼火与智慧火,体一而异名者也。非烦恼灭而智慧生,以无智慧时,烦恼决不灭故。

亦非智慧生而烦恼灭,以有智慧时,烦恼已先谢故。如暗时无明,明时无暗,暗不障明,明不破暗。二法从不相到,以明暗无体,同以虚空为其体故,如是智慧烦恼无体,同以心性为其体故。

如火大缘于粪境,臭气逼人,缘于栴檀,馨香远彻。心性亦尔,缘利为三涂,缘名为修罗,缘五常十善为欲界人天,缘四禅四空为色无色界,缘无漏偏真为声闻缘觉,缘六度万行自利利他为菩萨,缘于实相则名为佛。夫心虽随缘具成十界,其性仍非十界,犹火随缘具有香臭,其性仍非香臭也。

夫十界法外,别无自心,而一一界心,还出十界,犹香臭草木外,别无火体,而一一草木火种,还烧一切诸草木也。法华三乘人天,龙女阐提,无不授记作佛,以一切草木之火,同一火性故也。

能知一火一切火,一切火一火者,不于烦恼火外,别求智慧火;不于业火外,别求神通三昧火;不于苦报火外,别求法性真火;并世间聪明而置诸佛法,是谓即烦恼火成智慧火。

用推人之手扶人,毁人之口赞人,怨憾人之心爱人慈人,是谓即业火成解脱火。知此根身器界,一一唯心,不作彼此人我种种情见,则镬汤炉炭剑树刀山,皆纳僧家乐意三昧,何况人间小小逆境恶缘,宁非磨砻性真之具。是谓即苦火成法身火,是谓火光三昧。偈曰:

迷时妙法成生死,

悟后三千性寂然。

寂然元不落空亡,

生死何尝有实体。

为实施权说迷悟,

开权显实迷悟绝。

迷情绝处悟无栖,

权实二名亦无寄。

非权非实法之本,

心佛众生性匪殊。

依此建立权实门,

及以本迹不思议。

譬如莲华不异时,

四微亦复无差别。

而说华因莲为果,

果又生因不可尽。

若人识得心莲华,

长在三界非界摄。

便能恒转如是经,

百千万亿无数卷。

序正流通及劝发,

一弹指顷功圆满。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蕅益大师文章列表

佛心本有

有一学僧请示盘珪禅师道:我有一个天生的毛病-气短心...

因忘自性弥陀佛,异念纷驰总是魔

解脱生死,念佛怎么解脱生死?平常研究佛法,知道一切...

如何以礼待人,显见自心中佛

礼是礼貌,待人的礼节,礼仪等,第一堂课已讲过。现引...

人生醒世恒言

见美女时,做狼虎看;见黄金时,做粪土看。此中享了多...

无为里面有真谛,平淡里面有道味

我们该有一种什么样的人生价值观及生活方式?要少欲无...

在人生道路上,如何才能随遇而安

我们在世间上,为了食衣住行的生活所需,每日多少的忙...

身与触即如来藏性

这个身根,是一个内处;外在的触尘冷热涩滑,是外处。...

没有找到真如自性,所以才会寂寞

下面把妄想作一个总结: 我非敕汝执为非心,但汝于心微...

唯识二十论

唯识二十论一卷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占察善恶业报经

占察善恶业报经卷上(出六根聚经中) 天竺三藏菩提灯译...

佛说阿弥陀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q)树给(jǐ)孤独园。与...

佛说佛顶尊胜陀罗尼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城逝多林给孤独园。与...

十念法费时短,而所得功德却无尽大

【原文】 净土之说,有理有迹。论其理,则见于日用之间...

人在三界,出离要紧

《法华经。警喻品》说: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

你这样去想,心惊胆战啊

用功的人,你晚上做梦是不是还知道用功,梦中有七八分...

念咒可以结手印吗

问: 念咒可以结手印吗?比如准提咒。 宏海法师答:...

【佛教词典】鸯输伐摩王

鸯输伐摩,梵名 Aj?u-varman。意译光胄王。为西元七世...

【佛教词典】风火未散

又作火风未散。风火,乃地水火风等四大之总称。四大为...

业力的累积,让我们看不到真相

我给大家讲一个记录在经典里面的真实故事,主角是佛教...

人人都往生到遥远的极乐,那人间有情众生有谁来度

问: 佛法是超世间,也是救世间的,若念佛人都往生到遥...

乌鸦和孔雀的故事

现在这个时代在佛经里边叫做末法时期,在末法时期有一...

每一项快乐都含带着日后的痛苦

日常生活里让人不如意、不开心、痛苦、烦恼的因缘那样...

佛说邪淫有十种罪

○三曰邪淫,彼或有父所护,或母所护,或父母所护,或...

牛头马面的来历与职责

民间常说的牛头和马面,一般都知道是地府中的两位官差...

星云大师《六波罗蜜自他两利之评析》

前言 佛教是举世公认的世界宗教之一,但是佛教的教义...

天台智者大师发愿文

夫欲念诵,灭罪障,助菩提,应须发愿。先净三业,十指...

经常梦见鬼神或已故的亲人是怎么回事

佛在《地藏经》中说,如果未来世诸众生等,或者在梦中...

尽心布施必解贫困

《法苑珠林》上记载:隋朝的时候,终南山有一位高僧,...

内心安详即大富之业

富不限于财物的富有,道德学问的修养是无形、无价的财...

难行能行的虚云老和尚

虚老是湖南省湘乡人氏,俗姓箫,父玉堂公,曾任福建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