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年轻人如何净化心灵的几点建议

大安法师  2011/12/2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问:您能否从佛教的角度对我们年轻人就如何净化心灵,克制物欲、私欲,排解各类烦恼,提出几点建议?

大安法师答:现在二、三十岁的年轻人出生、成长在我国改革开放时期,具有很强的现代意识,思想活跃敏锐,求知欲强,刻苦耐劳,有许多良好的品德。然而生长在这个市场与科技为主干的现代社会,面临着越来越强的社会竞争,现在年轻人的内心里或多或少存在着焦虑、迷茫以及一定程度的精神紧张。大学生的心理障碍乃至自杀的比率,也呈上升趋势。所以,现在的年轻人急需用佛法来调适身心,健全人格。兹略述四点,聊备大家参考:

1、相信因果报应。一个人穷富贵贱,不是偶然的,其命运贯穿着善恶果报的因果链。布施得财富报,放生得健康长寿报,嗔恚得相貌丑陋报等等,所以我们对自己命运的形成原因要有正确的观念。命中没有福禄,你费尽心机也得不到;命中本有的福报,你想不要也不行,这就叫“求之不可得,却之不可免”。如果有这样的知见,你就建立了非常健康、达观的人生观。逆来顺受即是知天,进德修业始名立命。存好心、说好话、做好事,命运便会向好的方面转化。

2、对世间现象要有空慧的正见。了知世间一切都是缘生法,并无实体。缘聚则有,缘散即无,如梦如幻。明了由业力感招的世相,多有逼恼。如果能如是了知,则我们处世就可随缘任运,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无適无莫,则无往而不受益。

3、由智慧生起积极的人生态度,完善自己,服务社会。如果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就必须全面提升自己的道德与智慧。以儒家“仁、义、礼、智、信”五常作为自己在世间做人的准则,力行“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之八德。在现行教育体制下,注重自我教育,加强心性的修养。对物欲、私欲要理性化,不可膨胀。淡然处之,心平气和,反而能得到自己所需。“君子乐得做君子,小人冤枉为小人”,我们应乐得做个君子,乐天知命、少欲知足,同时又积极进取、服务社会,使自己成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优秀人才。

4、信愿念佛,求生净土。我们几十年生命,亦是一项投资,宜投到有价值、收益丰厚的项目上。如是思惟,念佛求生净土是最佳选择。念佛能令我们获得安心立命的精神家园,能令我们身心康乐、智慧开发、事业顺遂。临命终时,因念佛故,蒙阿弥陀佛愿力加持,往生安乐净土,永脱轮回之苦,速成无上佛果。人生一大事因缘于斯庆成,愿当代年轻人于此深加瞩意。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怎样改善不如意的婚姻

问: 我学佛之前婚姻并不如意;现有心与丈夫和好,但...

大安法师:往生极乐要如何发心

问: 发菩提心是往生条件之一,出离心能不能等同菩提...

如何布施给乞丐才能更完满

问: 说到财布施,我们到路边给乞丐布施,朋友说到那...

烧香祈福的正确方法

按照我国的传统习俗,每年春节及农历初一、十五等日期...

「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如何落实

问: 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具体落实在念佛的时候,应该...

念佛人是否一定要吃素

问: 念佛人一定要吃素,这个观点是否是由佛陀亲口说...

难以老实念佛的症结在哪里

问: 怎样才叫老实念佛?人们为什么难以老实念佛,其...

病人临终神志错乱恶境现前,应如何开导

问: 病人于临终时,若神志错乱、恶境现前,比如:看到...

佛说当来变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俱...

右绕佛塔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及...

楞严经四种清净明诲

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

大宝积经之无量寿如来会

大宝积经卷第十七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 诏译 无量寿如...

奉行惜福节俭的生活

古往今来有很多道德君子,给我们做了惜福的好榜样。特...

念佛是众生出轮回的捷径

净土行人要努力让自己念出的这句阿弥陀佛,如沉舟溺子...

办厂开公司,如何请佛菩萨加持保佑

问: 办厂开公司,想请佛菩萨加持保佑,顺利开展,心...

静坐但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

佛教说:静坐但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孔子也要求人们...

【佛教词典】阿叉摩罗

(印相)Ak?amamālā,印相名。别名跢赊波啰蜜多印Da...

【佛教词典】五戒

【五戒】 为在家男女所受持之五种制戒。即:一、 杀生...

我们甘心做一只追石头的狗吗

我们先来问一句话,如果现在有人从你的旁边走过去,你...

时常做怪梦恶梦,用什么办法解决

问: 弟子时常做怪梦、恶梦,长久以来睡境难安,身体...

布施是助成佛之胜缘

布施有甚深的功德,是助成成佛之胜缘;布施的功德随着...

心灵的解放

一、 在你说任何话之前,先问问你自己,是否必要;若...

略说四种僧物

第三就是僧物。先在名相上进行以一些介绍,然后再谈用...

决定临终往生的力量

佛教认为人过世之后,是依四种原则决定他的去处。 一是...

除灭嗔恚得无忧

昔日佛住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时,城中有一位婆私吒婆...

只要念佛就好了,为何还要破妄显真呢

问: 有人说末法时期只要念佛就好了,为什么还要破妄...

恭敬赞叹地藏菩萨,即得超越三十劫罪

佛告普广菩萨:未来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是地藏...

弥勒菩萨的象征意义

到寺院朝拜过的善男信女都知道,在汉传佛教寺院的天王...

你是用什么道理来说服自己厌离娑婆的

我们读天台教观,关键在哪里呢?就是你的善根很重要!...

印光大师痛斥弟子少管闲事

马契西居士对佛法深信不疑,对印光大师更是佩服得五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