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大安法师对初学佛居士的问答开示

大安法师  2012/02/1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问:我们是刚学佛的居士,今天来是请法师指点迷津。对什么是净土法门,我们还不了解,请法师慈悲开示。

大安法师:净土法门就是要念阿弥陀佛,求生极乐净土。首先,对净土法门要有信心,要相信是真的有西方极乐世界,相信有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是发了大愿要来救度我们,让我们在这个世间得到身心的安乐;在我们临命终时,来接引我们到西方极乐世界去。

说起来很简单,但阿弥陀佛大愿所建立起来的理论是很深广的。说起这些理论,对于我们这些凡夫来说,是很难理解的,所以只有靠信心。我们要相信阿弥陀佛,相信只要愿意去西方极乐世界,信愿具足执持名号,阿弥陀佛就能解决我们的所有问题,让我们安隐地到达极乐世界。每天念“南无阿弥陀佛”,少则几百声,多则几千声,几万声。如果有时间可以做个早晚的定课,没有时间念十声也可以,早上十声,晚上十声。

想要了解净土宗,可以请一些相关的书籍、光盘。看完后,基本上就能了解为什么要念佛,念佛能解决我们什么样的问题。

问:净土法门有四十八大愿。这个愿望是对世人的一个要求吗?或者还是一个希望呢?

大安法师:阿弥陀佛大愿的核心是大慈悲心。这种慈悲心就是要解决众生的苦,要众生离苦得乐。阿弥陀佛对众生是没有任何要求的,只是希望众生能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最后得到解脱。对于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的详细讲解,可以看看我们的光盘。

问:对于不想脱离工作、出家修行的人,该怎么去处理工作与念佛的关系?

大安法师:在所有的修行方法当中,唯有念佛能最好解决工作与念佛的问题。念佛不需要出家,也不需要占用很长的时间,只要具足信心、愿力,然后随分随力地念。在工作中不动脑筋的时候可以散念,在家的时候也可以念。每天至少念十声,能念几百、几千、几万声就更好,越多越好。

问:念佛的目的是让自己的心平静下来,还是希望阿弥陀佛听到我们的念佛声?

大安法师:我们只要念佛,阿弥陀佛就能听到我们的念佛声。念佛的终极目标,就是在我们临终时阿弥陀佛接引我们到西方极乐世界去。同时念佛可以使我们越来越清净,这样就能够开发智慧,增强我们的道德力量,使我们的身心安稳。我们就能把世间的事做好,家庭也就更和谐了。

问:刚才法师提到慈悲心,是不是念佛是一种形式,但最主要的是要把慈悲心调动出来?

大安法师:慈悲心对于刚开始信仰佛法的人来说不一定有那么强。慈悲心是在念佛的过程中激活起来的。念佛不要去求什么,你念南无阿弥陀佛名号的时候,自己要念得清楚,听得清楚,把平时随缘念佛的功德回向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就可以了。

问:念佛是要排除杂念吗?

大安法师:具足信愿,一心念佛。排除杂念是在念佛的这个过程当中水到渠成的,不要强求要排除杂念。有杂念也不要害怕,平常心对待。而且有杂念是正常的,因为凡夫都有杂念。

问:我看过法师的书,《净土宗教程》。看过了但不能说是理解了,我还会继续看下去。

大安法师:我们修净土的人,对阿弥陀佛要有信心。主要看净宗祖师的书,尤其是《印光法师文钞》。为了帮助理解祖师的著作,可以配合听相关的光盘。作为一个净业行人,重在具足信愿执持名号,这样就能在临命终时得到阿弥陀佛的接引,如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日常工作中也能蒙佛光照触,身心安乐,诸事顺遂。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大安法师:临终昏沉,有人助念能否往生

问: 总想去东林寺闭关,一直也没有去成。几年来经常...

「见诸相非相」应如何理解

问: 佛于《金刚经》中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断疑生信修善法

问: 近来遇到朋友圈发来的各种为重症患者募捐的信息,...

这些是我们前世欠他的吗

问: 法师您好!我母亲因有外遇,导致家庭破裂。之后...

各宗要略——三论宗

史略 宗是宗旨,一人所主张的学说,一部经论的理论系统...

圣严法师《怎样做一个居士》

在家人信仰了佛教,通常被称为居士。 那么,做一个居...

学佛必读的经典

人们往往用浩如烟海或汗牛充栋等词汇来形容佛经数量之...

什么是世俗谛与胜义谛

问: 什么是世俗谛、胜义谛? 宏海法师答: 世俗谛,...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qi)梵(fn)游化诸国,至广严城,...

在家菩萨戒本

在家菩萨戒本(六重二十八轻读诵仪轨) 香赞 炉香乍热...

【注音版】妙法莲华经

妙法莲华经卷第一 妙法莲华经卷第二 妙法莲华经卷第三...

【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心是恶源,形为罪薮

【为佛弟子,常于昼夜,至心诵念八大人觉。第一觉悟:...

灭佛的因果报应非常大

在中国历史上历代的帝王、将相都在护持佛法,但也有一...

转五浊而成清泰

【疏文】 上言灵明湛寂之体,本无清浊向背,毕竟平等,...

不离秽土而生净土

原文: 又以愿门广大,贵在知先;观法深玄,尤应守约。...

【佛教词典】俱不极成过

因明用语。俱不极成,梵语 ubhayāprasiddha。为因明三...

【佛教词典】劫贝

(植物)又作劫波育,劫波罗,劫婆罗,劫波娑,劫波萨...

情重是堕三恶道之因

佛在楞严经中指出六道轮回中的众生:纯想即飞(生天)...

精力专注念佛时为何昏沉

问: 我每当精力专注能念佛时就会昏沉,反而是妄想多...

志公禅师:十四科颂

菩提烦恼不二 众生不解修道。便欲断除烦恼。烦恼本来空...

只能观善知识的功德,不要去观他的过失

我们现在来去亲近善知识僧呀,他也是有一些,怎么讲呢...

人生修养的四大选择

佛法住世二千五百年就说了四件事:你要信仰佛法僧三宝...

最好的年龄

几岁是生命中最好的年龄呢? 电视节目拿这个问题问了...

世间有许多苦恼,佛菩萨为何不蒙垂救

问:大士寻声救苦,是救于果者也,何以世间仍有许多苦...

能够身心俱出家,才称为大丈夫之事

佛赞叹出家。这是中品上生,从这来看,他主要是针对僧...

心术不正的人,寿命是一定被消减的

俗话说好人不长寿,祸害活千年。真的是这样吗?真实的情...

信愿的力量要敌过贪恋尘劳的爱力

只要将猛,不怕贼强。若果希求心切,系念心专,则贪恋...

不遇净土法门,一亿菩萨退转

阿逸多①!如是等类大威德者,能生广大佛法异门。由于...

八大地狱

八个大地狱。地狱大约分为三大类,即根本地狱、近边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