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世俗谛与真谛对生命问题的看法

静波法师  2015/09/1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世俗谛与真谛对生命问题的看法

我们讲第一个问题:世俗谛与真谛对生命问题的看法。什么叫世俗谛? 就是世间人一般的看法,正常人一般的看法,这是世俗谛。真谛,就是站在佛法的角度去看问题,也就是站在事物本来面目的角度去看问题。那么如果我们仅仅说,你站在佛法的角度去看问题的时候,你回避了一般人看问题的那种方式和方法,那是错误。因为如果你不能立足与当下,立足于现实的话,那你就无法解决人的问题。你老是站在地上说天上的话,那谁听呢?没人听。

释迦牟尼佛来到世上,四十九年说法,说实话,他完全是根据人的习气,毛病,烦恼,障碍,来对其说法。事实上,他是最好的老师。他是针对你的问题,解决你的问题,让你从观念的狭隘走出来,然后一下豁然开朗,自在,就解脱了,解脱就证果了。然后这个过程是很艰难的,因为人们总是按着世俗的,人性的角度来学佛,那么你就没有办法来成佛。

如果你按真谛的角度学佛的话,也就是从佛性的角度学佛的话,那就应该说你就有因缘,你就有机遇,所以我们可以从这两个角度去探讨,佛的意义是开悟者,也就是醒来的人,或叫智者。大家也知道,开悟的,就如同是从睡梦中突然醒来,就像书上说的,如睡梦觉,如莲花开,突然间醒来。睡梦中,你突然醒来了,然后你才发现,你做的这个梦,都是不可靠的。要不然的话,你原来认为梦中的一切都非常可靠。

至少现在的有的佛教徒,还在关心他的梦,这是一个错误。你从睡梦中醒来,如果你再相信你的梦,那么就说明你白日做梦。你就不能再做梦了。醒来了,原来是梦,梦就是假的。所以佛教讲,金刚经说: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哪个是实在的?不实在的,你就自在了。当你自在的时候,看别人不自在的时候,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个佛教徒,绝对应该是自在的。那么觉悟宇宙人生真理之后,对生命直观的阐述。生命是什么样,就是什么样。所以说他不挂碍,不执着,烦恼不了他。

为什么?他有定力呢,因为他有智慧。为什么他有智慧呢,是因为他学了佛。有佛法,就有办法对治自己的烦恼,情绪,生死。这就是办法,这就是佛法。所以有佛法就有办法,请问你有吗?你说我也有,我念佛,你念的是不是妄想佛呢?是不是分别心的佛呢?这都是个问题。

当你对生命有深入的认识之后,你才发现这个佛法是怎么会用,才是最契机的,这才是最关键的。那么有世俗谛和真谛两种不同的角度,有世俗谛的认识,有真谛的认识,世俗谛就是诠释也就是解释世间的法,世俗就是世间一般人的认识,他正常,为什么他正常?因为他看到这个红的,他就说它是红的。他看到那个绿的,就是绿的,这就是正常。你正常,你必须这样。

佛教徒也要正常,那是红的,你就要说那是红的。那是绿的,你就要说那是绿的。那是男厕所,你就说那是男厕所。那是女厕所,你就说那是女厕所。你就是正常。世间人就是这样的,你必须和世间人有最基本的交流,那就是说你也要认同这个游戏规则。你不认同这个游戏规则,你就不正常。

像我们某些佛教徒,但是是个别的,他老是能看见别人看不见的东西,老是听到别人听不到的东西,他还自以为荣。那他已经业障了,实话实说。前几天半夜有居士打电话,他睡不着觉。他为什么睡不着觉?他说老有人跟他说话。我说有人跟你说话,你也不寂寞啊,挺好的啊。他说受不了了。他就自己瞎折腾,没事找事。越敏感的人,就越烦。为什么这样讲?业障太重。

人们在印尼海啸中,或许能发现这样的问题。动物没有死亡,人类死了十五万。事实上是这样啊。有人说动物真好啊,那你变动物啊,因为动物非常灵敏,非常敏感。有风吹草动,它马上跑了。人很迟钝,他认为没问题,但是是大问题。你说做人好,还是做动物好?我告诉你,做人好。动物很烦恼,你不是动物,你不了解动物。

动物就是很敏感的。再敏感,它没有智慧,它逃脱不了人对它的掠夺,生命的掠夺。我看报纸,没有动物的死亡。你说动物很了不起嘛,确实了不起。了不起是了不起,但你不要学它。有的佛教徒,看见对一只大龟在念佛,甚至去礼拜,那很荒唐。你怎么办啊,将来要做龟啊?你很佩服它,你就要注意了。就是那么一回事,它很了不起,于是将来你就变成它。事实上是这样啊。

当年佛陀在世的时候,有人持牛戒,持狗戒,持鸡戒,为什么持牛戒啊?它吃草,一看牛将来能升天,他就吃草了。狗升天了,他也是吃粪便。金鸡独立,他就在那里立着,天天如此。有人甚至学向日葵,太阳从东面出来,他就朝那里坐着,不断折磨自己,结果怎么样啊?轮回。所以佛告诉他,你要是学鸡,你就变成鸡,你要是学牛,你就变成牛。你要是学佛,你将来必定成佛。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静波法师文章列表

一袋宝石

早上一大早,太阳还没有出来,一个渔夫到了河边,在岸...

潇洒人生,坦然面对死亡

生命,是人类永恒的话题,也是一切宗教、哲学、文学、...

【推荐】生命面临着两个抉择

你的生命面临着两个抉择: 第一个,你把你今生布施、持...

人生因选择而精彩

有人说,人生就是由一个又一个选择组成。的确,我们每...

金明法师《用佛法来剖析人生》

主席、各位同学: 今天承贵大学佛学会之约,来此演讲...

于凌波居士:佛教的人生观

在明白了我人本具的佛性,和因妄想执着而起的妄心;认...

人生成功的原则--不忘初心

我们为人处世,永远保持刚刚出来的那个心情。譬如现在...

没有这几个经历成就不了大事

《孟子与尽心篇》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

瑜伽师地论(100卷)

瑜伽师地论卷第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

【注音版】朝时课诵

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

悲华经

悲华经卷第一 转法轮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

静波法师:入不二法门品

各位法师、各位居士: 承蒙慧雄大和尚的盛情邀请,来...

不能悟得「空」,必然会起情绪变化

佛经中说四大苦空。这就是《八大人觉经》的第一觉四大...

为什么有人越学佛越苦恼

佛言:当念身中四大,各自有名,都无我者。我既都无,...

佛门中这六条你能做到吗

我们现在的很多人恐怕已经很麻木了,已经不知道六和敬...

【佛教词典】三摩地及解脱说有前后不同

【三摩地及解脱说有前后不同】 p0225 瑜伽十一卷三页云...

【佛教词典】法显

(340-426)晋时之高僧,平阳武阳(位于山西)人,俗姓...

星云大师:前世来生,干卿底事

有一些人基于对前世的好奇,他追忆探求自己的前世到底...

怨天尤人只会让自己更痛苦

有一天我去法鼓山工地踏勘地形,一路上都有带刺的藤、...

两鬼争尸的故事

优波鞠多尊者,有一天,有一个人,有个年轻人,要拜他...

不可甘心苦趣束手死门

遂使垂手徒勤,倚门空望。上孤佛化,下负己灵。今生以...

另类的放生人

以前我去买小鱼小鸟,总是对卖主不屑一顾,有一种高傲...

弘一大师《授三皈依大意》

授三皈依大意 第一章 三皈之略义 三皈者,皈依于佛法...

祭祀祖先应该用素食

食肉一事,大是怪事,但以习行既久,不知其非,反以为...

【佛学漫画】念安般

念安般是诸佛的入道初门,其中不光有简单的观呼吸,如...

白昼举烛

古时候有一位梵志,通达多种经典,很有学识,是位颇具...

回光返照是观照什么

我们在修首楞严王三昧的时候,就是我们讲的称性起修,...

用钱修佛像还是用钱来帮助穷人

很多时候,我们看到有人用比较大的钱做佛像建寺院,很...

放下自作多情所捏造的妄想

佛印禅师有一天跟苏东坡在散步的时候,看到一个少妇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