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静波法师:千佛忏法会开示

静波法师  2010/12/1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第一常怀感恩之心

大家辛苦了,在这样炎热的天气里大家来拜忏,首先我们感谢佛陀,我们都是三宝弟子,我们不能忘本,因为我们拜的是“千佛忏”所以要感谢佛陀,然后我们感谢慈法老和尚,为什么呢?因为最初的时候我们可能单纯为了纪念这位老人家,现在看起来我们已经超越了这样一个局限,因为这样一位老人家示寂四周年的纪念日,我们大家能够在一起做佛事,在利他中完成自利,也就是说已经超越了我们自身的局限,所以我们要感恩这种因缘。接下来我们也感谢我们大众师父,也感谢我们的护法居士能够共同来参与这样的一个殊胜佛事。《楞严经》说“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这是用音声来做佛事,所以《华严经》说“音声海”我想这个声音是可以的。佛种从缘起,这就是一个因缘,所以说值得感谢,值得欣慰的祝贺我们拥有的这一段佛缘,我们大家通过“千佛宝忏”,我相信能够改变我们心中的执着,挂碍和烦恼,包括我们心中的恐惧。我相信一定能,这是一种殊胜的因缘

第二法舍利的重要意义

第二点,我们重视骨舍利的同时更应该重视法舍利,我曾经拜过北京西山八大处佛牙舍利塔的佛牙,我曾经也拜过西安法门寺的佛指骨舍利,我也曾经到九华山拜过肉身菩萨,我也曾经到南华寺拜过六祖真身,包括前些日子我应邀到望奎,去看了两位肉身舍利。包括最近几天炒的沸沸扬扬的阿育王塔里的佛顶骨真身舍利。我想要说的是这些所有的舍利包括真身他都是戒定慧修持的结果,绝不是空穴来风,如果我们对这件事感兴趣,或者是顶礼膜拜没有错,但是我们一定要知道来源,怎么样才会有这种结果?——那就是法舍利。那是佛陀证悟的经验,修行的心得,那就在我们的佛经里面。所以我们今天更应该重视法舍利。如果你只重视那个外表,你却忽略了这个过程,那怎么可以呢?你光看到一个结果你有吗?——没有,我们可能就是一个看热闹的,凑热闹的人,所以我希望大家从我们的佛经里面能够感悟到真正的解脱之法。在“千佛忏”后面已经告诉我们了,我们拜“千佛忏”,能够灭无量阿僧祗劫的重罪,这确实就是忏悔,能吗?真能,改变我执,一定能。但是现在我们的我执太重了,所以我们痛苦,我们烦恼,我们生死轮回。我们不快乐原因就在这里,所以我们重视骨舍利的同时更应该重视法舍利,

我们是可以有方便的,这场佛事就是方便,怎么样方便呢?我们以前拜忏的时候我们拜得很快,但是这一次拜的很均匀,很如法。那么什么原因呢?我们有方便啊,我们先唱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然后再拜佛号,我觉得很好,这也是方便,不失根本。我们先唱弟子求忏悔,依然我们还是要回到佛号上来,佛名上来。我们先唱现在贤劫千佛名,然后我还是回到佛号上来,所以我觉得很有意义。我们可以有方便,但是方便是为根本服务的,如果没有根本我们就是瞎胡闹。一个佛教徒有没有信仰,他的根本就是皈依三宝,没有皈依三宝就不叫佛教徒,所以我们希望我们珍惜我们的法舍利。

第三何为如法

现在我讲一下随众和如法,什么叫如法?法就是规则,三法印就是规则,皈依三宝就是规则,什么叫如法?大家拜的时候按规则拜,刚开始大家突然来拜,哪怕你原来拜过,你都不一定很如法,不一定很守规矩,肯定是要乱的,拜来拜去大家很如法,所以我希望来到庙里大家要如法,什么叫如法?大家按规则做,别乱。一乱,就闹心,一闹心就没有功德,这个大家一定要注意。如法,按规则来,一定要按规则来,佛教徒不守规矩能行吗?我们既要守法还要守戒还要守寺院里的规则,前面怎么做我们就怎么做,如法的同时就要随众,一定要随众,随众也就是如法,人家前面怎么做你就怎么做,你不能单挑,所以我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是个过程中的故事,本来大家去拈香前面怎么拈你就怎么拈好了,他非得跪在那里非得顶个礼然后才走,这样是不是乱了呢?我们回向的时候大家路过那个佛像,路过那个牌位大家都随众往前走,你非得来个问讯。不必要,你心里要有佛这很重要,如法随众嘛 !见到法师过来非得给我一问讯,我非常感动,但你不要这样,你只要规规矩矩的,你比问讯还有意义,我们这个寺院里需要规范,大家都规范了,一定能升起恭敬心,所以规规矩矩的,如法如律的,这就是佛事。如果你不这样做,闹闹轰轰的,乱七八糟的,你觉得你会有欢喜心吗?——你不会有。所以我也希望我们的出家师父,如法随众,我同样希望我们在家的佛教徒也要如法也要如律,也要随众,这样才会功德无量,大家欢喜,龙天欢喜,因为我们今天做的佛事是什么?是利他中完成自利的,是需要结缘的,我们没有规则,你有规则你就执着,如果这个规则是利益大家的,能令大家欢喜的我们就遵守,身为佛子当做佛事,不做佛事不是佛子,怎么样做佛事呢?如法随众,希望和大家一起来共勉,阿弥陀佛。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静波法师文章列表

虚云和尚开示录

二十二日,师开示云:修道不难,但能放下万缘,人法双...

慧律法师《2007年新春开示法语》

1 心量有多大,人生的舞台就有多大。 2 放下,是一条...

妙湛老和尚法语开示集

1、勿忘世上苦人多。 2、于平常处见禅境。 3、为人要真...

七位高僧大德的临终开示

印光大师 印光大师临终时当晚对身边的弟子说: 净土法...

圣一法师禅七开示

十二月初八日 释迦牟尼未成佛时,称为悉达多太子,出...

梦参老和尚在93岁寿诞上的法会开示

2007年7月15日〈农历6月初二〉,适逢梦参老和尚寿诞,...

修行的三点开示

第一点,修行一定要依照佛祖的言教。 以佛祖的言教作...

净慧长老与企业家机锋对答三则

本月,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净慧长老在柏林禅寺时,记者...

【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赞

普贤菩萨行愿赞...

文殊菩萨心咒

文殊菩萨心咒: 嗡ong 阿a 喇la 巴ba 札zha 那na 谛d...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诃罗译 如是我...

【注音版】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通过外在的浴佛,来改变我们的内心

在浴佛法会的时候,我们要诵一个偈子,我今灌沐诸如来...

心里有正念,就能够抵御外境的诱惑

【佛言:慎勿视女色,亦莫共言语,若与语者,正心思念...

当代佛教徒要具备这3种意识

忧患意识 在佛教的经典中告诉我们,这是一个末法时代。...

拔苗助长急功近利,都是有副作用的行为

佛法告诉我们的是:向佛陀学习,常随佛学。现实需要提...

【佛教词典】袈裟十二名

指依袈裟对出家者之不同意义而有之十二种异称。据佛制...

【佛教词典】钵罗吠奢

(术语)Prave?a,译曰入。十二入之入也。因明大疏一曰...

找一条真正的成功路

对于出家人而言,成功本来就是一个妄念,是世间人的游...

唯有佛法能超越生死

生命的真相是无尽的轮回 人们在世间奋斗几十年,虽能拥...

好的命运从哪里来

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有一个好的命运,能够受人尊重、...

抢不走

一日,临济禅师跟随老师黄檗禅师一同下田工作。临济禅...

如何理解对财神的供养和礼拜

「大吉祥天女神咒」,大吉祥天女咒出自大藏经化字函《...

如果有人不理解素食,你可以这样回答

01. 只要心地善良就好了,为什么一定要吃素? 答:听...

文珠法师《无边的愿行—普贤菩萨》

无边的愿行普贤菩萨 今天讲的题目,是无边的愿行。愿...

星云大师语录

1、人生最大的悲哀,是自己对前途没有希望;人生最坏的...

素食打造不长癌的碱性体质

善养生者和,无寝食,后医药。清黄凯钧《友渔斋医话一...

极乐净土去此不远

没有得念佛三昧的众生,带业往生的众生,他临终感应道...

念佛生净土的三大资粮

念佛求生净土,则须具足根本,最关键的三大往生资粮:...

皈依时可以请人代替吗

皈依有翻邪三皈、五戒三皈、八戒三皈、十戒三皈和具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