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尽形寿皈依三宝

静波法师  2022/05/1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尽形寿皈依三宝

佛在《佛说大名经》中说:

受皈依者,先要恳切忏悔,生恭敬心、清净心,长跪合掌,在皈依本师前,依师长教,自己立下誓愿说:“我弟子某某,尽形寿皈依佛,两足尊;尽形寿皈依法,离欲尊;尽形寿皈依僧,众中尊。”(三说)

“愿大德忆持,慈悲护念,我是优婆塞(夷),我从今者乃至命终护生。皈依佛竟,皈依法竟,皈依僧竟。”(三说)

三说就是要说三遍,一定要牢记不忘!忏悔就是“昨日种种譬如昨日死,今日种种譬如今日生”,告别过去,把握当下,创造未来。不告别过去,就不会走远!

让我们来分享一下:

所谓“尽形寿皈依佛,两足尊”:尽我一期的身体和寿命,我都要皈依佛。皈依佛怎么样?所谓“两足尊”,我们要修福,要修慧。修福,就要去努力行动,不怕吃苦和吃亏;修慧,就是身心轻松自在,没有烦恼挂碍。通过修福中去修慧,通过修慧中去修福,福慧双修!

我们现在有一些人,只有福报,没有智慧;还有一些人,只有智慧,没有福报。这是两个极端,不是学佛!这是什么原因呢?如果不付出,不结缘,那么,怎么能有福报呢?福报不是发财树、貔貅兽、财神爷、水晶球……而是布施!但如果只有福报,而没有智慧,那么你也不会花钱!你是有很多钱,但你胡乱地花,最后怎么样?出事了。这样的事情很多,所以一定要两足尊。

所谓“尽形寿皈依法,离欲尊”:尽我一期的身体和寿命,我也要皈依法宝。皈依法宝怎么样?离欲尊。如果明白了无常、无我、解脱的道理,那么种种诱惑对我们来讲,不起作用:不攀缘,有就有,没有也无所谓。这个自在!离欲尊,不是没有,而是不执着,是没有希望和企图,如此,人生就会无怨无悔。

所谓“尽形寿皈依僧,众中尊”:尽我一期的身体和寿命,我都要去皈依僧宝。皈依僧宝怎么样?众中尊。为什么众中尊?别人爱的,我们不爱;别人贪的,我们不贪。我们能够割爱辞亲,剃除须发,息心达本,能够去担当,去负责,去弘法,这就是众中尊。这个尊,不是骄傲,是我们必须这样去做,身份决定义务。而我们做了,觉得心安理得;如果没有做,就会羞愧难当,不务正业!因为名正言顺。

就像护法居士,护的应是佛教正法,在需要的时候应该站出来!这是他的责任。但现在的很多信徒,在需要的时候找不到人,而且护的不是佛教正法!那就称不上护法居士了。皈依的人很多,但是能够担当负责护持佛教正法的人很少,甚至有些人挟佛挟僧,借教敛财。这个是值得我们注意的不正常现象!

所谓“愿大德忆持,慈悲护念”:愿大德来加持我,接受我,护念我。当然,我们在皈依时说的内容可能不一样,但是意思相同。

所谓“我是优婆塞(夷),我从今者乃至命终护生。皈依佛竟,皈依法竟,皈依僧竟”:所谓护生,就是爱护生命,不但要护生,而且还要护法。你不能说,你学佛了还杀生,那不可以。佛教不是说你皈依之后不能吃肉,但是不杀生是一定要做得到的。

皈依三宝是在家信徒入道的戒法,同样,也是出家信徒必备的功课!所以应从证明师求受。

证明师,就是三师七证。三皈依时最好是三师七证,而不应该是一个人,所以极乐寺的三皈依一直都秉承着三师七证的规则来完成。这样的话,这个仪式就比较庄严,也比较隆重,当然,也不是太复杂。因为这个仪式,让你深深地记住这样的一个情景,无论什么时候回忆起来,都去反思反省,都去扪心自问:我有没有担当?有没有负责任?对于皈依三宝的内容,我有没有过毁犯?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静波法师文章列表

皈依者应注意的事项

一般人求师证明受皈依后,则称皈依某法师,其实所皈依...

印光大师:为在家弟子略说三皈五戒十善义

(本文摘自《印光大师文钞》卷四) 悲哉众生!从无始...

用钱来供养三宝,你的罪就能消吗

大家道友聚会在一起,乃至跟师父一起闲聊天,把很好的...

皈依的三宝有两种

我们在前面讲到皈依的两种内涵,这个地方讲到我所皈依...

三皈依时应该要这样观想

第一遍的皈依拜下去,要这么观想: 观想对十方世界十法...

四十八大愿——(第37愿)归依感动天人

我成佛时,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的诸天人民,闻信...

不孝父母不敬三宝的苦报

地藏菩萨首先说到南阎浮提典型的罪报情形,不同于其他...

住持三宝与理体三宝

住持三宝是基础,理体三宝是目标。 住持三宝: 这是外...

【注音版】楞严经四种决定清净明诲

(印光大师校印本)...

【注音版】佛说出家功德经

佛说出家功德经...

楞严经四种清净明诲

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

【注音版】朝时课诵

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

静波法师:斋天法会开示

各位功德主: 极乐寺今天早晨搞了次斋天法会,《华严...

豪贵学道难,英雄到老皆归佛

所谓豪贵学道难:意思是,富贵的人,他不关注无常,不...

内心有障碍有烦恼该怎么办

我们有了障碍、烦恼怎么办?应该要用佛法来战胜它。这...

末法时代女众比男众的成就多吗

问: 现在有人说,末法时代在家成就女众比男众成就的...

【佛教词典】烦恼林

(譬喻)烦恼繁茂,譬诸树木,故曰林。往生论注下曰:...

【佛教词典】交梭

资持记·释二衣篇:“交梭,即绫罗纱縠等。仪云,即如...

鸽子的未来世

西边天际的夕阳,放射出最后的余辉,将与大地吻别。就...

省庵大师的净土情怀

每年的农历四月十四日是净土宗第十一代祖师省庵大师的...

短期出家须慎重

有人问我说短期出家,你有什么看法?佛教本来没有一个...

虔诚一念包含无限

《阿含经》里有一则故事,是记载小小一粒米饭的力量相...

一家人,各有各的业力

我们无始劫以来,众生的第八识有很多很多的这个界,这...

用智慧去观照,才能照见五蕴皆空

五蕴:色、受、想、行、识。 (一)色蕴: 凡一切物质...

如何才能生起厌离心

一、厌离心来自智慧的观照 信、愿、行,愿这个科目就是...

人为什么痛苦?

人从哇哇坠地到老死病榻最多不过百年,这在历史长河里...

【推荐】一碗面给予的启发

十五年前的除夕夜,一家面馆老板正准备关门之时,一个...

教化儿童

佛陀住在舍卫城的祇园精舍时,有一天,在行化的途中,...

盎覆不吉虫喻

过去有三兄弟,都说自己高大健壮,某次三人一起守夜,...

药师法门的特质

《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唐玄奘、义净法师等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