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净慧长老的晚年感言

2013/11/2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净慧长老的晚年感言

我很幸运地出生在一个非常贫困的家庭,一岁半被卖入尼庵,换了一担谷子,养活了一家人。那么小就能为家庭作出贡献,我感到非常高兴。

我们生在福中要知福惜福。我80年的生活中有50年在痛苦中度过,尽管解放以后生活安定一点,但由于自己天真幼稚,不懂事,乱说话,被错划成“右派”15年。有一年在家乡过春节,除夕晚上被命令到一个荒村野地的机房去守夜。没有油灯,更没电灯,窗户也没有糊纸,只是用稻草堵住,我就一个人在稻草里打坐。晚上风很大,不停地吹着窗户上的稻草,心里倒也不是怕,只是担心万一有比我更“坏”的坏人来抢东西,这个责任我可负不起,我就尽量提起精神不敢睡觉。那一夜北风呼啸,一个人坐在稻草堆里,偶尔生起一丝凄凉的感觉,我马上提起正念。

在我的人生遭遇中,尽管这样的经历只有一次,回想起来,却让我受用无穷。没有这些经历,就不知道人生的痛苦有多少;没有这些经历,就不知道失去自由有多痛苦。那时我已经快40岁了,我的信仰很坚定,知道这一切都是暂时的,一切法无常,痛苦也是无常的,尽管“右派”帽子戴了15年,但在整个人生的历程当中还是很短暂的一段岁月。

不过在那种生活当中,人的脸已经磨成死皮了,不管你怎么说,这张老脸已经扎不出一滴血来。也正是这段生活,磨练了自己的性格,使身心变得越来越调柔,越来越坚强。

像这样的苦,十天半月都说不完。我讲这些经历,是想告诉人们今天这一切都来之不易。我们要十分地珍惜,万分地珍惜,惜福惜缘。

“变者不变”是真心

人命无常,光阴荏苒,最近由于身体不好,年老多病,不能进堂和大家一起共修。面对这样的现实状况,我们要深深感到生命的痛苦。各位正在年富力强、春秋鼎盛之际,要努力找到自己生命的安顿之处,千万不要等到老了再来修行,那时没有精力,想修行也不赶趟儿了。

前段时间一直咳嗽不能讲话,影响了坐禅。总有人命无常、朝不保夕的感觉。无常,是一个客观存在的规律,我们每天都面对着生命的无常,面对着种种生灭不停的变化。我们要在变中找到一个不变的规律,所谓“变者不变”,这件事难以体会,如果能够体会到“变者不变”,真心认可,契入其中,安住其中,我们人生的问题就解决了。

财、色、名、食、睡,这些东西困扰着我们,使我们不得解脱。要想从财、色、名、食、睡五条根中拔出来,那就要找到“变者不变”的真理,并安忍其中。“变者不变”就是我们的本来面目,就是我们的佛性,就是我们的真心。在用功的时候,既要找到它,又不要执著它。

从佛法的究竟意义来讲,娑婆世界与极乐世界是零距离,就在同一个世界上。前一念觉悟,我们就在极乐世界,后一念迷失,我们就又回到娑婆世界。我们天天就在娑婆与极乐两个世界中翻来覆去地挣扎,在打拉锯战,正念胜利了,极乐世界出现了;妄念占了上风,又回到了烦恼重重的娑婆世界。

“无常”带来欣欣向荣

很多人恭维我会活到120岁,但我想如果每天都生活在病苦中,真是生不如死。现在买房子的使用权是70年,我这座“房子”已经用了80年,想想老病的痛苦,还是早点换个新房子可能更舒服一些。

平常讲生、老、病、死、苦,觉得很抽象,没有具体的体会。现在看到一个老人想说话却咳嗽不止,想坐禅却精力不支,就是一幕无常的“活报剧”。

这几天我们围绕无常的话题讲了很多内容,请各位不要仅从消极方面去理解无常。实际上,无常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正因为“无常”,万物才会有新陈代谢,才会有前途无量的发展。如果一切事物都是凝固不变的,天地万物就没有希望了。旧的事物永远存在,新的事物就无法出现;世界全是老人,老人都不让路,新人就无法产生,世界又怎么能容纳得下那么多老人?“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换旧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无常”是一种积极的、发展的、欣欣向荣的规律,无常就是发展,就是运动,就是变化,就是不断地升华。如果万物都没有变化,时序就没有春、夏、秋、冬,事物就没有生、住、异、灭,世界就没有成、住、坏、空,人也没有生、老、病、死,那是违反事物发展规律的想法。无常就是旧的事物一定会消亡,新的事物一定会产生。新陈代谢、生灭变化,这是天地万物生生不息的规律。这种本来如是的规律,就是佛教讲的缘起性空的道理。

禅在生活中修行

我一生没有得到别的东西,只明白了一件事,那就是“生活”。生活如同大地,我们没有一时一刻脱离大地。一切事情成由它,败也由它。禅在生活中修行,算是真正找到了修行的切入点。找到了“生活”,我才感觉到这80年没有空过。

以感恩的心面对世界,以包容的心和谐自他;

以分享的心回报社会,以结缘的心成就事业。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慧法师文章列表

打佛七不是「打佛吃」

1977年,第一次见到广钦老和尚,当时老人家没别的开示...

北周高僧静蔼大师

今天我们介绍给大家,净土宗的一位祖师,是特别的奇和...

略记一代高僧明学长老的慈悲与智慧

明学长老德高望重,慈悲为怀,平易近人,心胸宽大,大...

莲宗六祖永明延寿大师画传

一、诞生丹阳,少诵法华 永明大师(公元904975年),讳...

那一班子人都是开悟的

现在天气热一点,没地方躲。你躲到房里边,也不行,躲...

「钢梁磨绣针,功到自然成」的晒蜡法师

过去我在观宗寺时,闻谛闲老人有一最器重的学僧持律法...

柴夫一炬,弘公三弹

弘一大师前来承天寺后,遂与转尘上人领数人上山。弘公...

元照律师由轻谤净土,转为专志西方的心路历程

大智律师简介 大智律师,即宋代灵芝元照大律师,他是南...

吉祥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祗陀园给孤独精舍。时已深夜...

观无量寿佛经疏

观无量寿佛经善导疏重刻序 印光法师 人生世间,祸福吉...

【注音版】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印光大师校印本)...

普贤行愿品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在生活中转烦恼为菩提

人生除了生活以外,没有第二件事。穿衣、吃饭、人来客...

净慧长老化身窑开启 初拣出血舍利

净慧长老化身窑开启 进行舍利分拣 将初步拣出的净慧...

入禅之门第六讲:生活禅

今天是最后一讲。我说过多次,禅是修的、证的、参的,...

戒定慧在一念间

居士到寺院是为了学习佛法而来,为了修行而来。修行就...

【佛教词典】分证

谓初地以上菩萨次第修行,断除一部分烦恼而证悟部分之...

【佛教词典】信顺

(术语)信受所闻之法而随顺之也。无量寿经下曰:应当...

拜忏的方法

我们看拜忏的方法: 一、请圣明证。二、说己罪名。三、...

为什么中医提倡五点钟早起

早睡早起占人体健康的百分之七十,心态、饮食、及时调...

阿伽陀药,万病总持

原文: 予昔在炼磨场中。时方丈谓众云:中元日当作盂兰...

不要用情绪来解决事情

不能控制自己情绪,便会被情绪控制自己。情商不高的人...

佛教有哪些佛事

在寺院中所举行的佛事,要以水陆法会为最盛大,以焰口...

圣严法师《健康的工作态度》

人类为了生存活口,必须赚取活命的衣食,农耕时代的人...

他「死于」53岁,但一直活到98岁

约翰D洛克菲勒在33岁时赚到了第一个100万美元。43岁时...

莲宗助念的殊胜利益

莲宗助念利益之殊胜,非世俗送终陋习所能比。对有缘的...

口念弥陀心散乱,这样能不能往生

问: 请问法师,龙华三会的第三会得度的都是释迦牟尼佛...

唐代中原著名高僧一行和尚

一千二百六十年多前的唐开元年间,一位身披袈裟的和尚...

你的目标是净土还是娑婆

诸位要知道:释迦牟尼佛在《阿弥陀经》当中,前后四次...

调伏对色身感受的爱取

其实整个思惟苦谛、调伏爱取的方法,正修就是四念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