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你的目标是净土还是娑婆

净界法师  2015/04/0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你的目标是净土还是娑婆

诸位要知道:释迦牟尼佛在《阿弥陀经》当中,前后四次劝我们应当要发愿:众生闻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劝我们三次。

我们看佛陀在经典上,他讲一件事情,大部分都只讲一次。你要听,就听;你要不听,也没办法。很严重很严重的,再重复一次,讲二次;要讲三次,那是最严重的──事不过三。

但是释迦牟尼佛劝我们众生发愿求生净土,在《阿弥陀经》短短的经文里面劝了四次!这个地方值得我们深思!这个地方的意思就是说:整个净土法门成败的关键,就在于发愿。一棵树平常是往东边倾斜,它最后就往东边倒下去;它是往西边倾斜,它最后就往西边倒下去。

我们每一个人心中都有很多愿望,其实有时候你自己不知道,而这个愿望对你来说,会产生引导的力量。就是你今生不要只知道修资粮,你更要知道你这个资粮的方向在哪里!

一个人,如果你从来不知道你心中所发的愿,那你是非常危险的。因为资粮本身是没有方向性的,你布施、持戒、忍辱,这是一个强大的资粮,但是你可知道这个资粮的去处在哪里?

你说:我这个人是无所求,我也不发愿。其实你嘴上说不发愿,你心中一定是有愿望的,没有人是没有愿望的,除了阿罗汉在涅槃当中以外。所以,我们应该要发愿往生净土,来引导我们的生命,厌离娑婆、欣求极乐。

念佛的信愿,「愿」当然是生命的方向,怎么知道信愿具足呢?有没有判定的标准?

在日常生活当中,你的明了的心跟人事因缘接触,如果你很重视结果,事情的成败得失你还是很重视,那你的信愿没有具足!

如果你的心跟人事因缘接触以后,你不在乎结果,重点是我用什么心态来面对,你开始回光返照你的起心动念,而不是去看外境,表示你的信愿具足。

为什么这样判断?一个人在生命当中,如果对娑婆世界的得失成败还看得很重,表示你的心还是有所住!你的心有所住,娑婆世界对你产生一定的牵动的力量,你的心被娑婆世界绑得紧紧的!你怎么说厌离娑婆呢?

一个人在发愿以后,他的心是向极乐世界倾倒的时候,才是信愿行的开始,所以我们不要忽略心的信愿问题。

净土法门为什么要重视持名,重视信愿呢?因为你的观照力颠倒了,佛号就没有方向了!我讲实在话,佛号有再大的加持力,你一个人颠颠倒倒,贪恋娑婆,那你念这句佛号只得人天福报!这句佛号只有在觉悟的心中,才能产生大的感应和力量,所以我们一再强调“托彼名号,显我自心”,你自性颠倒的时候,佛号对你没有用!

为什么《阿弥陀经》这么多,「信愿」就讲三分之二的篇幅,就是你的观照力是你往生的重点!所以蕅益大师说:“信愿具足,临终十念就可以往生!”每一句佛号念念跟弥陀的本愿感应道交,每一句佛号都是真实的!如果你信愿不具足,心中颠倒,爱恋娑婆世界,就算把佛号念得“绵绵密密,风吹不入,雨打不湿,如银墙铁壁相似,亦无得生净土之理。修净土者不可不知也!”所以我们在念佛的时候要注意,你的目标在哪里,是净土还是娑婆?这是关键!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劝父母念佛书

爸妈: 愿二老展信欢喜! 您二老已皈依多年,可谓是老...

【佛学漫画】佛说阿弥陀经

佛说阿弥陀经...

为止口业,止语三年

原文: 德美,姓王,清河临清人。年十六出家,十九剃染...

临终这一念,不是侥幸就能达到的

阿祈达王临终,为驱蝇人以拂拂面,一念瞋心,遂堕为毒...

厌离娑婆标准在哪里

一个人到晚年,说是修净土宗要带业往生,带业往生当然...

相好凡夫皆具足 六通无碍异常伦

相好凡夫皆具足 六通无碍异常伦 佛的三十二相、八十随...

真能念佛,自得世间福报

【印光大师云: 须知真能念佛, 不求世间福报,而自得...

如何避免年纪大或病痛时,颠倒不念佛

问: 请益法师,很多人平时很用功念佛,但年纪大或者病...

【注音版】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注音版】文殊师利菩萨除淫欲神咒

文殊师利菩萨除淫欲神咒...

瑜伽菩萨戒本

《瑜伽菩萨戒本》 弥勒菩萨说 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禅秘要法经

禅秘要法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药师佛十二大愿变相图

药师佛,又作药师如来,被称作大医王佛、医王善逝或消...

大多数人其实并不在意你

有一句谚语说得好:20岁时的人,会顾虑旁人对自己的看...

达摩祖师《一心戒文》

一、于自性灵妙常住法中,不生断灭之见,名不杀生。 二...

短命的原因

常听别人说:夭寿这两字,不知其义?夭寿是如何构成的...

【佛教词典】四静虑中建立四支五支因缘

【四静虑中建立四支五支因缘】 p0471 显扬十九卷十二页...

【佛教词典】不还向补特伽罗

不还果向补特伽罗者,谓于修道中已断欲界第七第八品烦...

破戒还可以忏悔,破了见很不容易挽回

现在大家发心修,修的方式、方法、依照什么样去修,形...

懂得低头

被称为美国之父的富兰克林,一生功绩卓绝,这与他的一...

无常的含义

「景物依旧,人事已非」,这是一般人对无常的感叹。其...

一钵水使其福运增长

佛陀和弟子们们每日托钵乞食是为了解决自己的温饱吗?...

【推荐】种好你生命的福田

佛家讲三种福田:第一个福田叫做报恩福田;第二个叫功...

心乱就不要念佛持咒了吗

问: 师父,念佛时如何做到心定,静心。心无杂念的境...

一门出了七院士的钱氏家族

一门出了七院士,这在中国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为何会有「鱼鸟龟蛇」这类卵生众生

卵是因想生,就是说这个众生过去生当中接触六尘,他的...

怎样才能预知时至自在往生

问: 我们常常听说预知时至,自在往生,请指教我们怎...

调整心态养成佛陀的思考智慧

我们现在做为一个生死业障凡夫,第一件事情就是赶快调...

「十方佛」是哪十尊佛

十方,梵语 dasa disah,巴利语 dasa disā。为四方、...

福不可以享到尽头

现在的物质文明很发达,很多人都沉迷在物质的享受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