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怎样使自己的气息调柔

净慧法师  2017/12/0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怎样使自己的气息调柔

在禅修当中,每天要注意的一件事就是怎样使自己的气息调柔。气息调柔是用功入门的关键,心粗气浮进入不了禅定。用功有种种方便,所谓调饮食,调睡眠,调身,调息,调心,这叫调五事。调五事的中心是调息,呼吸在我们人体内部是以风的状态存在。人身体的组成部分是地,水,火,风,此为四大。身体内部如果没有风,身体就会停止活动,人的生命也就结束了。当然,四大都是如此,不能缺乏任何一大,所以用功又要四大调和。四大调和是以气息作为一个关键,也就是说要使身体内部的风大周贯全身,然后又要和外部大自然的空气相交流。能如此,生命才能存在;能如此,做功夫才有基础,才有前提。

讲到修禅的具体法门,色法是一门,息法是一门。从色法入手,修不净观;从息法入手,修数息观。虽然这两个法门在下手的时候有区别,但是在中间的运用过程中,色不离息,息不离色。因为息的基础是色法,是物质。色法也好,息法也好,最终落实在什么地方呢?落实在心法上。修不净观,修数息观,最后要解决的还是我们心的问题。我们的心蒙上了种种尘垢,自性的光明不能发挥。所以要用种种方便来扫除心地上的尘垢,这些尘垢就是以无明为本的各种各样的烦恼。在下手的时候,使气息调柔,在用功的过程中就不至于产生焦虑,就不至于上火,就不至于心烦意乱、坐立不安。所以气息调柔是用功的一个关键。

气息调柔有许多先决条件,比如说调五事。开始的时候先调饮食,然后调睡眠,调身。把饮食、睡眠、身体调整到适合修定的状态,调息才有前提。例如调饮食,吃得过饱昏沉重,不利于修定;食量不足,内心感觉虚悬,也不适合修定。过饱和过饥,都不利于调息、修定。不合自己饮食习惯的食物,过寒或者过热的食物,都对身体有影响,都不适合修定。所以在打禅七的时候,一方面,每一个参加坐禅的人自己要晓得怎样来调饮食,怎样来把自己的饮食习惯和进食严格地配合起来。那些不适应于自己饮食习惯的食物千万不要吃,吃了很可能造成身体的不适应,打坐的时候坐不下去。另一方面,从寺院、从常住的角度来说,有典座师,每一餐的饭菜怎么安排、搭配,要想尽一切办法使饭菜适合参加禅修人的需要。

不能有太多燥火的食物,也不能有太多凉性的食物。只有平常在饮食方面不寒不热,不焦不燥,才能保证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才能够坐得下去。比如说,油炸的东西、辣椒,像这种食物在禅修的时候尽量少吃,每个人自己要注意。有一些喜欢吃辣椒的人,适当少吃一些可能没问题,最好是不吃。当然,在寺院里面不会有葱、蒜、韭菜这样的食物,但是在家庭禅修的时候,葱、蒜、韭菜、鸡鸭鱼肉这些都不能吃。吃了以后坐不下去,味道不好闻,有刺激性,油腻太重。修禅的人,要求做到清心寡欲。清心寡欲一方面要从思想上着手,另外一方面要从生活上着手。

再就是调睡眠。睡得太多打不起精神,睡得太少也打不起精神。睡眠不可放纵,也不能节制得过分。根据年龄的不同,可以自己掌握。掌握到什么程度呢?每天早晨起来,很有精神,不至于睁不开眼,不至于下不了床。年轻人保证 8 小时的睡眠,这 8 小时是指入睡的时间,不是指躺在床上的时间。 50 岁以上的人 6 小时差不多。不过有的年老的人身体不好,入睡很慢,那就会影响睡眠的时间。

一个人的身体好坏,可以从饮食上检查,也可以从睡眠上检查。凡是入睡比较快的人,不管是年轻还是年老,那一定是身体很好的人;凡是躺在床上,辗转反侧睡不着的人,不管是年轻还是年老,都是一种病态。用功也要练睡眠的本事。躺在床上,没有妄想,心安定下来,就很快睡着了,这也是一种功夫得力的表现。所以睡眠多少,质量如何,直接影响到气息,影响到修行打坐。

调身,主要是指睡眠的姿势和打坐的姿势。行住坐卧各种规范的姿势,就是调身的要领。从修禅期间来讲,坐的姿势非常重要,不要前倾后仰,不要左依右靠,这样有利于气息的畅通。有个别年老的人,坐下来,背朝墙壁上一靠,自己感觉很舒服。实际上,那是一种最危险的姿势。因为,气息的流通不仅仅依靠呼吸器官,周身的毛孔都是呼吸的窗口。我们背靠墙壁,背部接触墙壁的那一部分身体的毛孔就受到阻碍,不但是气息不能畅通,血脉也不能畅通,对修禅定影响极大。所以打坐的时候一定要练习,身体是孤立的,四面不靠。身体的姿势就像对意念的要求一样,意念要孤立起来,身体也要孤立起来。意念要求专注当下一念,正念分明,这样坚持下去,意念就孤立起来了。不想过去,不想未来,历历孤明,观照当下一念。身体也是一样,也要让它孤立起来。没有阻碍,全身的八万四千毛孔都在呼吸,全身的血液流通不受任何障碍,这样有利于气息的调柔。

修禅有许多要领,每个人要在自己的修行中结合修禅阅读相关的书籍,自己好好地体会、把握。中心的一条,就是心要调,气要柔。气柔到什么程度呢?就像平地上的一条小溪,上流不急,下流没有陡坡,缓缓地流淌,要像那种状态。这一溪水不流动,就是死水;这一溪水清澈见底,但是也在流动。气息总在运动,气息的运动要不急不缓,绵绵密密,若有若无。所以说调气息的时候要掌握一个 “ 柔 ” 字。掌握了柔字的要领,然后在修禅中运用、观察、体会,慢慢就能够进入修行的门槛,进入修行的状态。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慧法师文章列表

真理战胜邪恶

有一回,佛陀在拘睒弥弘法,受到外道的嫉妒,故意收买...

做人如水,做事如山

做人如水:能适应任何环境,就像水一样,能包容万物,...

禅师的笑

唐代一个疯和尚名叫寒山禅师,别人看他语无伦次,东一...

如何防治禅病

人身四大所成,生老病死人人难免。人的一生就是被老病...

动静不断用心,一年多后工夫得力

一九五七年云居山有一位星明师,四十八岁,原是军人,...

修行是否进步的五个参考标准

一、智慧有没有增长、烦恼有没有减少? 果然有进步,...

【推荐】从朝至暮,一句佛号不令间断

无论在家在庵,行住坐卧,穿衣吃饭,从朝至暮,从暮至...

星云大师《如何正心诚意》

人与人相处,总希望留给别人好的印象,让别人觉得我们...

【注音版】妙法莲华经

妙法莲华经卷第一 妙法莲华经卷第二 妙法莲华经卷第三...

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

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三十三天...

【注音版】毗尼日用切要

毗尼日用切要...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

净慧长老化身窑开启 初拣出血舍利

净慧长老化身窑开启 进行舍利分拣 将初步拣出的净慧...

一坐坐定,不执著一切境界

问: 我学坐禅的时候,我用的是数息法,但是我没有按照...

净慧法师:正信学佛的四个核心

一、以三宝为正信的核心 我们信仰佛教,信仰的核心就...

入禅之门第六讲:生活禅

今天是最后一讲。我说过多次,禅是修的、证的、参的,...

【佛教词典】四相

1、生相、住相、异相、灭相。生相即由无而有;住相即成...

【佛教词典】龙头

指梵钟最上端以供悬挂用之钩纽。又作龙首。又韩国钟之...

缘起性空

弥兰陀王非常尊敬有过禅悟的那先比丘,那先比丘从禅修...

九缘皆具,方成不可悔之大妄语

《梵网经菩萨戒》云:若佛子!自妄语,教人妄语,方便...

《地藏经》的二十八种利益

【 佛告虚空藏菩萨。谛听谛听。吾当为汝分别说之。若未...

别把生命的能量,都消耗在享受上

修道如果懂了《黄帝内经》,你就会更加谦卑,知道自己...

佛陀为什么没有主动说法,而是等待众生祈请

我们知道,佛陀在出家的过程是远离人群的,这个过程是...

命苦如何才能消业

有人问 :我这辈子苦得要命,要如何才能消业呢? 证严...

在家诵《地藏经》容易招感不好的东西吗

问: 师父,我原来诵《地藏经》,有的居士说在家诵不...

持戒现世都会有趋吉避凶的效果

广化老和尚的《五戒相经笺要》讲到说,过去在湖南有一...

「美丽」的危险

《三慧经》中说:山中揭鸟,尾有长毛;毛有所着,便不...

遇到横祸突然去世,能不能往生

再介绍另一位潘谢映梅老太太,本来末学不认识她,是除...

三世因果与六道轮回

我经常讲,佛学的基础是建立在三世因果,六道轮回。什...

大安法师的出家因缘

社会上也说,人有一点隐私嘛,就算我是一点出家因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