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把骄慢转成谦恭卑下

梦参老和尚  2013/10/1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把骄慢转成谦恭卑下

有些人当他得势或是升官、发财的时候,他六亲不认了,他不了解,这些是不常的,反而傲慢得不得了。或者是他有学问,轻视没学问的;或是他有财富,轻视穷人。这些都不可以,要把骄慢转成谦恭卑下。 

例如说,战国时候,齐国的宰相晏子,为人非常的谦虚,小心谨慎,很怕说错话,或做错一件事情。那时候古来宰相,没有汽车可坐,他们都是赶着马车。给他驾御马车的御夫,就因他给宰相赶车,便骄傲得不得了。这位御夫的夫人,有一天在门缝,看见他先生给宰相赶马车那种骄傲的样子,他太太叹气了。他回到家后,他太太要求跟他离婚。他说:“为什么?我没有一点儿错,也没什么错事,你为什么要离婚?”她说:“因为你的行为。”他说:“我有什么行为不好?”她说:“你给谁赶车?”他说:“给丞相。”这一说,他那股骄傲劲儿又来了。她说:“你看见丞相是什么态度没有?”他说:“没注意。”她说:“丞相坐在车里,谦恭谨慎。你给人家赶车,坐前面,骄傲的趾高气昂,不得了了,不可一世。像你这样的男人,我跟你过一辈子太冤枉了。” 

这虽然是个笑话,涵义非常的深,大家想一想,没有什么可骄傲的。释迦牟尼佛为天人之师,我们看他的弟子,佛所教化的玉皇大帝、梵天王,他面对一切众生施舍的时候,都谦卑屈下。《地藏经》说得很清楚,国王、大臣、婆罗门、长者,如果他们布施的时候,谦恭卑下的给六根不全的贫穷人,亲手布施,软言慰喻,说着很柔软的话安慰他们。这样子才积福德,要是这样的来做,你就是佛弟子。 

你皈依佛门了,人家看看我们佛弟子是什么样子,现在我们佛弟子是什么样子?我不说了,大家可以看得到的。不说优婆塞、优婆夷,看看比丘、比丘尼又如何?应该不应该这样学?大家应该学谦恭卑下,当然我们认为这是正业,佛教我们要慈、悲、喜、舍,我们一定对一切众生有一个大慈悲心,慈、悲、喜、舍。这比我们保存的最宝贵的珍宝还珍贵,比我们的生命还珍贵,你绝不能骄傲,永远生欢喜心,看见一切都生欢喜,这都是我们过去世的父母、未来的诸佛,我们有什么可骄傲的呢?如果大家真正对佛法不怀疑的话,每部经都是这样教导的,一切众生都是未来诸佛、都是我们过去的父母,这样子你还能骄傲起来吗?这是转化你骄慢、愚癡、贪恋的心。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梦参老和尚文章列表

去掉傲慢和嗔恚才能成正果

在禅修的过程中,要排除傲慢和瞋恚的心理。傲慢是一种...

做个常不轻菩萨

佛经中一位常不轻菩萨,是我们生活中,学习的榜样!我...

是珍珠终归会发光

有一个自认为在学修方面都是全才的小和尚,到各地寺院...

出家人对穷苦信众不能生骄慢心

建立了寺院,一定会有想学佛的人来近,接待这些人要很...

不要以貌取人

回想起我年轻时,从台东要到花莲期间,曾在玉里的一间...

证严法师:骄慢是必除的杂草

昨天,有一群作家来访,他们说∶现在的社会中,要找甘...

妙莲老和尚:人最折福之处是什么

就是嫉妒障碍!看人家做好事总是眼红、心里不是滋味,...

难陀王与那伽斯那共论缘

难陀王是一位见识广博的聪明人,没有任何事能够难倒他...

佛说弥勒大成佛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摩伽陀国波沙山(孤绝山也)过去诸...

【注音版】楞严经四种决定清净明诲

(印光大师校印本)...

【注音版】大轮金刚陀罗尼

大轮金刚陀罗尼...

【注音版】佛说出家功德经

佛说出家功德经...

梦参老和尚:如何寻觅善知识

问:老和尚慈悲,弟子多年寻觅善知识,希望能够救济苦...

【推荐】地藏菩萨的咒语--具足水火吉祥光明大记明咒

【尔时地藏菩萨摩诃萨。即从座起而白佛言。大德世尊。...

没有至心,就跟地藏菩萨不相应

地藏菩萨跟我们娑婆世界特别有缘,依照经文的意思,我...

临死时现神通,才知道是地藏菩萨化身

【尔时世尊舒金色臂。摩百千万亿不可思不可议不可量不...

【佛教词典】沙弥受戒应问遮难

资持记释云:“初示处,既作单白,义是对僧。理下,次...

【佛教词典】公案

本义为官府中判决是非之案例。禅宗将历代高僧之言行记...

学佛之人当具择法眼

学佛之人,当具择法眼。佛法,法法都好,然须知有自力...

念佛要离憎爱二心

各位居士在家也念佛,可能念佛用不上力。用不上力的原...

把门关好

有个小偷晚上钻进一座寺院,想偷东西,但翻箱倒柜的都...

【佛学漫画】地藏菩萨的故事——光目救母

地藏菩萨的故事——光目救母...

行菩萨道必有护法神拥护

行至村中,忽遇一男子,手执文明棍,一见我面,碰统两...

【推荐】如何解决烦恼和妄想

问: 佛法不离世间法,我们在家二众在生活中修行时,...

人生只有两个东西

十二因缘的推动,它的核心在于我爱执。就是我们在业力...

三障未除,不可安眠

这以下分三段,别释当中分三小段,第一小段 约果报,报...

每天坚持诵五遍大悲咒,是对应着五佛部

接下来,这个出世间功德的第三条:就是能够灭罪和消业...

佛为病比丘灌顶获安记

过去,世尊住在王舍城竹林精舍时,有一位比丘全身上下...

【推荐】圣严法师对生死的对话

问:未来如果有人提起「圣严师父」,希望他们如何记得...

世间之道不能了生死

我们讲道,它有世间之道与出世间之道之分。 一、世间之...